小学中国画教学如何落实好三维目标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xing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中国画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画理论教学与绘画实践练习,两者相辅相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教师在小学中国画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实际,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开展中国传统绘画理论、技法教学。该文探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小学中国画教学三维目标的角度与具体措施,并探索验证小学中国画教学三维目标落实效果的方法。
其他文献
新时代,人们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保护、传承非遗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2006年5月,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扬州雕版印刷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习雕版印刷的知识,了解雕版印刷中的传统文化与技能,引导学生认知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发扬民族精神,进而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历史感及认同感.
在小学阶段,学生无论是学习能力、智力还是审美能力等,都有待进一步发展。小学生往往对色彩、线条等比较敏感,其审美能力有待进一步开发。在小学中高段的美术教学中,水墨画教学可让学生在创作中展现自我,逐步形成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该文论述小学中高段美术水墨画教学的意义,分析小学中高段美术水墨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小学中高段美术水墨画教学策略。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成孩子。为了人的福祉,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各有其位,各安其位,按照人的天性处理人的欲念。” ——卢梭《爱弥尔》  小学六年级时,在国外工作的父亲给家里寄来了一台彩色电视机。在那个年代,这的确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那时候,有电视的
期刊
美术欣赏活动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关键在于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教学目标,通过物质、心理、环境、认知等方面的支持策略嵌入幼儿美术欣赏的导入、讲解讨论、指导与评价环节,激发幼儿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极其深厚,语文里渗透着文化基因。语文的教学过程传承着文化,引领着学生进行跨文化思考,在广泛吸纳的基础上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形成多元评价,实现不断的自我拓展与文化更新。  “文化自觉”是关键,是语文教学的命脉,是新课改的发展趋势。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
期刊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越发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造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宣传语,它已经成为社会意识,并深入各个领域。美术课程是中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是视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构建更为完善的教学体系,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
教学活动中对一名教师来说,恰当地表扬与批评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施教手段。表扬绝不是吹捧.夸张和投其所好,而是实事求是.诚心诚意,以达到调动其积极性的目的。批评则是对其缺点和错误的分析和否定的过程,批评不是讽刺挖苦,而是善意公正的帮其纠正错误,接受教训。掌握了表扬与批评的艺术,就能与学生在思想、心理、认知等诸多方面,形成良性互动,使学生比较顺从地认可教师的教学理念,较好地实现促进学生学业
期刊
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语文教师迎来了新的挑战。首先是观念的挑战,思想的挑战,语文课程标准突出的是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再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体现了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崭新要求;其次是对旧的教学模式的挑战。语文课程标准重视感性层面,重视培养语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期刊
【策划人语】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教育科研越来越凸显出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教育科研能够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为探索教育规律和教育实践提供指导,能够促进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能够促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期刊
美术活动具有人文性、艺术性,在创作技巧、感性思维等层面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凸显艺术教育的价值,而且要根据既有的教学经验推陈出新,在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同时,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发现新的审美元素。为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该文探究如何在小学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