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优9号水稻在福鼎市的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_ta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早优9号是籼型三系杂交早稻新品种,2015—2016年福鼎市种子管理站引进作双季早稻示范种植,田间表现为生育期适中、分蘖力中等、株型紧凑、穗粒数多、着粒紧密、高产质优等特点。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育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水分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杂交稻;早优9号;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福建福鼎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4-0022-01
  早优9号是由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早丰A为母本、R49为父本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4007),适宜江西、湖南、福建北部、广西桂北稻作区、浙江中南部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福鼎市种子管理站于2015年引进该品种在福鼎市店下镇示范种植1.7 hm2,表现为生育期适中、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等特点。2016年示范种植70 hm2,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其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产量表现
  2011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早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 572 kg/hm2,较对照金优402增产4.0%;2012年续试,平均产量7 630.5 kg/hm2,较金优402增产8.2%;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 601.25 kg/hm2,较金优402增产6.1%;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 903.5 kg/hm2,较金优402增产6.2%。2015年在福鼎市店下镇种植1.7 hm2,平均产量达到7 773 kg/hm2,较当地主推品种早丰优402增产6.7%,2016年示范种植70 hm2,平均产量8 052 kg kg/hm2,较当地主推品种早丰优402增产8.1%。
  2 特征特性
  2011—2012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早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全生育期113.5 d,株高87.3 cm,穗长18.0 cm,有效穗数345.0万穗/hm2,穗粒数107.9粒,结实率85.1%,千粒重26.5 g。2年区试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为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稻米品质检测结果:垩白度6.9%,垩白粒率43%,胶稠度58 mm,整精米率49.8%,长宽比2.9,直链淀粉含量17.4%[1-2]。
  2015年在福鼎市店下镇作早稻种植,3月28日播種,全生育期115 d,分蘖力中等,株型紧凑,有效穗数288万穗/hm2,株高87.4 cm,穗长19.5 cm,穗总粒数127.3,结实率88.6%,千粒重26.4 g。2016年示范种植全生育期112~115 d。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种子催芽
  种子在播种前进行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催芽等处理。先用清水浸种12 h,沥干水分,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2 h,再在清水浸种24 h至种子吸足水分,控温控湿催芽。芽长半粒谷、根长1粒谷即可播种。
  3.2 适时播种育苗
  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肥力中上等、排灌方便的田块作秧田。冬季秧田翻耕晒垡,3月下旬秧田施45%复合肥375~450 kg/hm2作基肥,全层撒施,水耕水整,做成1.5 m宽的秧畦。播种前1 d耥平畦面。大田用种量30 kg/hm2,秧田播种量225 kg/hm2,定畦定量均匀播种。
  播种至1叶1心保持秧畦湿润,薄膜严密封闭,创造高温高湿环境,促进扎根立针。一叶一心期至三叶一心期,控制膜内温度25 ℃左右,做好通风透气工作,防止烧苗、徒长。三叶一心期后,选晴天下午揭膜炼苗,揭膜后注意保持畦面湿润,防止出现因生理性失水而造成青枯死苗。二叶一心期施断乳肥,施尿素15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插秧前7 d左右依苗情适施送嫁肥,可施三元复合肥75 kg/hm2。注意预防飞虱和螟虫。秧龄25~30 d即可移栽。
  3.3 合理密植
  早优9号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应适当密植,插足基本苗。插植密度为20.0 cm×16.7 cm,丛插2粒谷,一般插植30万丛/hm2,基本苗120万株/hm2,做到浅插、匀插。
  3.4 科学施肥
  按照“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后期严控氮素”的原则,中等肥力田块,施纯N 150 kg/hm2、P2O5 90 kg/hm2、K2O 105 kg/hm2。钾肥分2次施入,分蘖肥和穗肥各施50%;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氮肥分3次施,即作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其比例为5∶3∶2。基肥结合整地全层施,施碳酸氢铵45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或含氮量相当的水稻专用肥;移栽后7 d左右施分蘖肥,施尿素112.5 kg/hm2、氯化钾90 kg/hm2,拌除草剂施用;幼穗分化初期晒田复水后施穗肥,施尿素52.5 kg/hm2、氯化钾90 kg/hm2;齐穗时,结合病虫害防治,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作粒肥[3-4]。
  3.5 水分管理
  水管原则是寸水返青,浅水分蘖,及时晒田,有水壮苞抽穗,后期干干湿湿,不脱水过早。插秧至返青,田间寸水护苗,促进返青;分蘖期,浅水灌溉,促进低节位分蘖。当苗数达 300万株/hm2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分蘖高峰期正值福鼎市雨季,及时开沟排水。水稻孕穗期光合作用强,植株生长旺盛,对水分需求较大,缺水会导致颖花败育和秕粒增加,土壤应以湿为主。后期做到干湿交替。成熟收获前7 d断水,让其自然落干[5-6]。
  3.6 综合防治病虫害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结合田间病虫实际发生情况,做到对症下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早稻病虫害防治重点以纹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等为主。早优9号高感稻瘟病,特别要做好穗颈瘟的预防。
  4 参考文献
  [1] 孟华兵.浙江湖州吴兴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6(17):83.
  [2] 曹玉霞.露地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16(3):32.
  [3] 孙丽.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上海农业科技,2016(2):30-31.
  [4] 黄自聪.水稻机插秧的优势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3):34-35.
  [5] 孙焱.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北方水稻,2008(6):53-55.
  [6] 孙春梅,陈宗明,杨彩云,等.机插秧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1-382.
其他文献
该文分析了单相电力电缆的故障,认为石河子地区的土壤热阻系数应取30Km/W,施工时应注意电缆的排列方式。
对苏北地区2017年引进的花生新品种及市场上广泛销售的花生品种进行统一示范种植。结果表明,11个花生新品种在田间抗病性、适应性和品质方面均表现良好,丰产性及综合农艺性状
电网企业须全额收购包括水力发电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电量。《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已经通过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并将于9月1日起正式
期刊
期刊
通过不同模式玉米秸秆覆盖种植马铃薯,探讨不同覆盖模式种植对土壤水热和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筛选出定西旱作农业区玉米秸秆覆盖马铃薯种植的最佳模式。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对土壤表层的温度和水分调控明显,能够降低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水分,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与传统露地种植相比较,秸秆覆盖栽培平均增产15.6%,马铃薯商品属性提高。
期刊
从理论上讲,目前我国配电网的基本建设程序是:投资决策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阶段(简称设计阶段),工程实施阶段(简称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LW3—12系列户外交流高压六氟化硫(以下简称SF6)断路器从1982年研制开发,小批量试生产至今,已历经二十余个春秋。产品设计经历了从不完善(雏形)到基本完善,再到完善的过程;产品质量经
2014年12月12至15日,新兴钢铁新一钢红矿磁化炉焙烧项目顺利点火烘炉,并在15日全面投产。新兴钢铁红矿焙烧项目自4月开工建设以来,在各单位的通力合作下,工期进展顺利,煤气发生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