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通俗普及的坦途——《懦林外史辞典》评介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rn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装帧精美的《懦林外史辞典》摆在笔者的书案上,它是南京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工具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懦林外史》的大型综合辞书。说起《懦林外史》这部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稍有中国文学史常识的人,都不无自豪地承认;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学艺术宝库里的瑰宝;早在新中国建国前就有片断的英.法、德、俄、日等语种译本问世,
其他文献
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也必须结合本国的国情,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各个地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和时序不一定完全相同。从2005年底起,以昆山为代表的苏南地区陆续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指标,率先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水平,正向基本现代化迈进。苏南的实践证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陈汉生(Chad Hansen)认为,先秦哲学中未将句子与其他词项区分开来,也未意识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先秦文献中没有相对于句子的所谓“语旬信念”,而只有相对于字词的所谓“词信念”。先秦哲学中所谈论的心在陈汉生看来,是个具有各种区辨能力以及具有指导人的行为之作用的官能。对他而言,先秦所谓的知识就是技能之知,因此既不涉及信念也与真理概念无关。基于上述看法,陈汉生认为真理概念在先秦哲学中不扮演任何角色;他有时甚至宣称先秦哲学中没有真理概念。以语言哲学、知识论与心灵哲学的角度,去检讨陈汉生此一不同寻常的看法,就会
香港在回归过程中十分热闹,内地更是掀起了一投香港热期,伴随而来的是大量有关香港方面的图片、介绍书籍等的出版。据笔者观察,内地出版的有关这方面书籍、画册有一百多种,这类出版物的共同特点是通俗性、介绍性以及香港知识的普及性。而国世平教授著的《香港经济平稳过渡及未来繁荣》一书则在大量有关香港的出版物中独树一帜,是其中的佼佼者。该书系作者耗时四年有余,几十次赴港查阅资料和走访香港问题的专家,
作为国家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规划项目的(中华民国史).由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宪文教授领衔撰著。该书的特点在思路新、史料新、方法新、观点新。全书从近代中国人民渴望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现代化中国的目标出发,真实地再现了民国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历史场景,
刘智的《天方性理》很大程度上受到后苏菲主义,特别是伊本·阿拉比学派(Ibn Arabf)和库布拉维学派(Kubrawf)传统的启发。与伊本·阿拉比的名字紧密相连的教义之一便是“完美之人”(al-insan a1-kamil/the perfect human being)。虽然《古兰经》中并没有出现此种表述,但这却是《古兰经》里的基本教义。《古兰经》告诉我们,人生的目标就是顺从真主;那些达到这个目标的人就是先知和圣人,并且后来习惯上被称为“完美之人”。
刘智的《天方性理》是18和19世纪中国回回穆斯林最广泛阅读的著作之一,但该书后来逐渐被某些穆斯林学者批评为偏离了真正的伊斯兰教。 即便在今天,那些阅读过此书的穆斯林或非穆斯林们都为这样的事实所触动,即它与通常描述的伊斯兰教义完全不一样。他们多半会问:这本书是如何谈论伊斯兰教的呢?穆斯林文本赖以得到确认的标志在哪里呢?比如从《古兰经》、先知穆罕默德和大权威作家那里引用的内容在哪里?礼仪的教导、教规和制度、穆斯林信仰的认主学阐述又在哪里呢?为什么刘智使用了如此多的理学术语?
聂耳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创作对于理解20世纪中国艺术与音乐的发展及其走向政治化的历程十分重要。探讨聂耳关于艺术的角色及现实对于艺术与艺术家之重要性的见解,讨论他的音乐如何传达中国现代民族主义和革命精神,有助于理解中国的现代性与革命的共生关系。聂耳将不同的艺术观念综合一体,在吸收西方音乐技巧和创造中国新型革命艺术方面取得了成功。对聂耳进行研究可以为30年代中国左翼知识社群的意义和影响予以重估,他的创作——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都代表着中国革命音乐的巅峰,并可为其后的几代歌曲作家充当样本。
《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一、堪称“双璧”的“835建言”和“863计划”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科技界有两件堪称“双璧”的大事、佳事。其一是“835建言”,即1983年5月15Et四位著名大学的名誉校(院)长匡亚明(南京大学)、刘丹(浙江大学)、李曙森(天津大学)、屈伯川(大连工学院)联袂向中央提议“加速建设一批重点大学”并“将50所左右高等学校列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得到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赞同。1985年5月,国家计委正式发文,将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5所高校的建设列为国家“七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努力
曾经热闹过一阵的关于史学危机的讨论已经平静下去了。或许学者们认为危机已经过去.对此问题无须再加讨论了。但是,史学危机是确实存在的客观现实,有无勇气正视这一危机,是否采取措施使史学研究摆脱危机而重新焕发青春,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史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