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枚克氏针与双固定螺钉治疗末节指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的比较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gmx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微型双固定螺钉临床应用于治疗末节指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取得一定疗效,但与传统双枚克氏治疗比较,哪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更优,鲜见相关研究报道.目的:对比分析双枚克氏针与双固定螺钉治疗末节指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到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就诊,行手术治疗的末节指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患者共71例,其中双枚克氏针治疗组36例,双固定螺钉治疗组35例.记录患指的伸屈活动度、疼痛度、满意度及并发症等,采用Crawford评估患者的总体疗效,采用Buck-Gramcko评估患者治疗后主观疗效.结果 与结论:①双枚克氏针组获随访6-15个月,平均(8.89±1.75)个月;双固定螺钉组获随访6-16个月,平均(8.77±1.70)个月;②两组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依据Crawford疗效评估,双枚克氏针组优良率为34/36(94%),双固定螺钉组优良率为30/35(86%),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Buck-Gramcko评估主观疗效,双枚克氏针组优良率为33/36(92%),双固定螺钉组优良率为31/35(8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双固定螺钉组术后指甲畸形发生率、锤指畸形复发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大于双枚克氏针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双固定螺钉组线结外露发生率明显高于双枚克氏针组(P=0.025);双枚克氏针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小于双固定螺钉组(P=0.029);⑤结果表明,采用双枚克氏针与微型双固定螺钉治疗末节指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疗效相当,但微型双固定螺钉治疗存在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尤其是线结外露比例偏高.
其他文献
背景:人体骨骼具有非线性强、骨质分布不均匀等特点,不同的弹性模量赋值导致静力学结果差异性大.目的:分析3种材料属性赋予方法在椎体数值模拟分析中的差异性.方法:基于逆向工程原理,通过图像分割建立腰椎L4、L5及椎间盘模型,对椎体模型赋予3种材料属性:①灰度值赋值:通过Mimics利用灰度值进行梯度赋值;②均质及灰度值混合赋值:对椎体前端皮质骨进行单一弹性模量赋予,对前端松质骨及后端椎弓根、横突、棘突等利用灰度值进行赋予;③皮质骨及松质骨赋值:采用皮质骨及松质骨两种弹性模量.对3种赋值方法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轴
背景:浓缩生长因子富含多种高浓度生长因子,可以诱导牙髓细胞增殖,促进局部牙本质的修复.目的:对比浓缩生长因子及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在体外对人牙髓细胞存活、增殖及矿化的作用,进而评估浓缩生长因子用作直接盖髓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采集健康成年人外周血,离心提取浓缩生长因子.采用改良组织块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牙髓细胞,分别采用浓缩生长因子膜片浸提液与iRoot BP材料浸提液处理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将人牙髓细胞分别接种于浓缩生长因子膜片与iRoot BP材料表面,检测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细
背景:预防或减少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可提高肾移植手术移植物的存活率,因此需要寻找更为安全、有效、廉价的科学药物来预防或治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目的:探讨积雪草苷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积雪草苷组及积雪草苷+鸦胆子苦醇组,每组10只,后3组夹闭肾蒂45 min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积雪草苷组、积雪草苷+鸦胆子苦醇组预先给予大鼠积雪草苷混悬液灌胃4周,积雪草苷+鸦胆子苦醇组于造模前5 d连续腹腔注射核因子E2相关因子2特异性
背景:大多数膝关节单侧间室病变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翻畸形,若下肢力线矫正过度,容易增加外侧间室应力,造成外侧间室骨关节炎;若矫正不足,因受力不均将会导致假体松动.目的:观察活动平台内侧单髁置换后下肢力线矫正对患者早中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行单髁置换治疗患者137例,年龄45-83岁,置换后第3天拍摄X射线片评估冠状位下肢力线情况,分为明显内翻(5°-10°)组11例、轻度内翻(1°-5°)组59例、标准中立位(0°-1°)组65例、轻度外翻(外翻超
背景:介孔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容、孔径连续可控等特点是优秀的缓释载体材料,其在骨修复领域应用广泛.目的:总结介孔材料在骨修复领域中的应用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年1月至2021年4月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Mesoporous nanoparticles,Biological materials,Control release,Bone regeneration,Mesoporous materials,Support mat
背景:环状RNA在越来越多的疾病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近期有研究显示环状RNA在膝骨关节炎中存在异常表达,因此研究环状RNA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对阐明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作用.目的:探讨circ_0040646调控miR-188-3p对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irc_0040646在膝骨关节炎患者和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以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正常软骨细胞为对照.在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分别转染si-NC(低表达circ_0040646对照组质
背景: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 IFNG-AS1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发挥调控作用,但是其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仍不明确.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IFNG-AS1调控miR-376b-3p/AKT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3,AKT3)轴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外基质降解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关节炎和非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组织中IFNG-AS1、miR-376b-3p和AKT3的表达;CCK-8、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分析细胞增殖、
背景:治疗股骨颈骨折一直是临床的研究热点,股骨颈交叉系统微创固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微创,但存在长期随访的不足.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使用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创伤骨科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2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使用内固定材料不同分为2组,股骨颈交叉系统组14例使用股骨颈交叉系统固定;中空螺钉组10例使用传统中空螺钉固定,术后均进行对症治疗,并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下肢功能康复训练.结果 与结论:①术后随访6-20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问题或骨折
背景:椭圆形根管的严密充填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生物活性封闭剂GuttaFlow Bioseal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性能,其充填椭圆形根管的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评估生物活性封闭剂GuttaFlow Bioseal充填椭圆形根管的根尖封闭效果.方法:90颗离体椭圆形单根管下颌前磨牙于牙颈部截冠保留牙根14 mm,采用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至F3,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A组(n=20)以AH-plus+热牙胶技术充填,B组(n=20)以iRoot SP+单尖技术充填,C组(n=20)以Gutta
背景:蚯蚓血红蛋白分子稳定性和血管毒性反应优于哺乳动物血红蛋白,聚多巴胺改性可能进一步发挥其作为血红蛋白氧载体的优势,目前国内外尚未报道.目的:制备聚多巴胺修饰蚯蚓血红蛋白纳米氧载体,并检测其性能.方法:从赤子爱胜蚓分离提纯血红蛋白,以牛血红蛋白为对照,分别与盐酸多巴胺按1:2质量比在pH=8.5-8.8条件下完成修饰改性,分别构建聚多巴胺表面修饰蚯蚓血红蛋白纳米微粒(PDA-HrNPs)与聚多巴胺表面修饰牛血红蛋白纳米微粒(PDA-BHbNPs),检测PDA-HrNPs的纳米微粒直径、离散度、Z电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