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故事:雷猴!香港!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erkangg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猴”是“你好”的粤语发音,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的纪念日。鼹鼠老师想带着大家穿过庆祝的烟火,在一个个感动人心的细节里,体味东方明珠的风云变幻,并站在时光的长河里祝福香港:青春向上!踏浪高歌!在盛世中开拓更加美好的明天!
  2秒的尊严之争
  78岁的安文彬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外交官,从事外交工作38年,先后在中国驻加拿大和美国使领馆工作达18年之久,曾担任中国驻加拿大温哥华总领事、中国驻美国洛杉矶总领事(大使衔)和外交部礼宾司司长。香港回归那天,他就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的现场。
  作为外交官,安老先生参加过许多高级别的国际性会议,但香港回归依旧是与众不同的。这个仪式规格非常高,全球有45个国家政要、43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参加仪式观礼和参加仪式本身的共有8000多人。
  回归前,安老的工作主要有两项:做好和英国人谈判的准备,协调参与仪式的各单位。与英国人的谈判并非一帆风顺,双方共谈判二十多轮,单就国旗的升起时间就谈判了十六轮。
  1984年签订的中英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中说:香港的主权于1997年7月1日回归。因此,中方要五星红旗第一时间在香港升起。
  安老的谈判对手是英国的大使,叫戴维斯,他提出来,零分零秒升国旗不过是一个学术命题,在实际操作上是不可能的。但中方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们:中国人能。英国提出各让一秒。英国国旗保证6月30日59分59秒降下来,中国的国旗什么时候升起来不关他们的事。
  面对这样的辩解,安老忍无可忍,“香港被英国殖民者掠走占有150多年,中国人强忍心头的痛。今天香港的主权终于要回归中国了,我们只要求你给我们两秒钟。”
  升国旗同时是要奏国歌的,奏国歌军乐团是要有指挥的,指挥棒抬起来一秒、落下去一秒,这就是安老要争取的两秒钟。但这两秒的要求却被英方无理拒绝,百般刁难。安老说:“如果我明天召开记者招待会,我向世人宣布,我们150多年的和两秒之争,这一公理的要求,请你想一想,将如何回答世界人民。”戴维斯听后,最终承诺将于6月30日59分58秒前降下英国国旗。
  在国旗升起的那一刻,代表团鼓掌相庆,安老却哭了,那一刻的激动、感动和扬眉吐气啊,他自言自语道:“你终于回来了。”
  素材运用方向:如今我们所享受的每一刻,都有无数人在为此拼搏。在“为国争光”“民族尊严”“国家利益”等作文中可运用这2秒之争。
  士兵与历史
  20年间,一批批解放军官兵驻守在香江畔,守护着特区的安全。
  1997年6月30日晚上香港政权交接仪式,23时58分,我方指挥官谭善爱和英方的艾利斯中校,面对面走到相隔4米处立定。艾利斯中校向我方敬礼报告:“谭善爱中校,威尔士军营现在准备完毕,请你接收,祝你和你的同事们好运,顺利上岗。长官,请允许我让威尔士亲王军营卫队下岗。”听完他的报告,谭善爱声若洪钟:“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
  黄合明是驻港部队汽车连的战士。用地方驾驶执照、挂地方牌照进港的第一辆运输保障车就是他驾驶的。1997年7月1日,在茫茫大雨中军车驶过,白岩松站在罗湖桥上激动地为电视机前的观众直播,香港市民在大雨中对着解放军欢呼,香港社会组织送上“威武文明之师”的牌匾……黄合明回忆起运送人员进港的场景依然自豪不已,“从深圳福田到口岸再到香港沿路,街道两边全是挥着手臂、旗帜的市民,我们就在夹道中匀速开进。当时大雨滂沱,为了和市民打招呼,就一直开着车窗。大雨吹进来,我们浑身都湿透了……”
  1997年7月1日零时,驻香港部队总部添马舰营区升起第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冯冠臻对儿时第一次在电视里看到升国旗的场景记忆犹新,“那个甩国旗的真帅。”他甚至偷偷对着镜子,模仿着挥过手臂。十八岁时冯冠臻参军,穿上了在电视里看到的绿军装。2013年。香港回归16周年,驻港部队举行军营开放。看着一批一批香港市民不断进场,在练习过无数次、洒过无数汗水的旗杆下,冯冠臻经过千百遍训练的肌肉近乎完美地呈现每个动作。当国旗升到顶端时,他的信心“秒燃”,自豪之后有种抑制不住的想哭的冲动,“我成为一名真正的国旗手了。”
  韩港归一来到驻港部队就出了名。“我家港归在1997年7月1日出生,现在又在驻港部队当兵,还是特种兵呢!”港归妈妈说。1997年7月1日晨,港归呱呱坠地。此时,五星红旗正在香港上空缓缓升起,医院外面是隆隆的鞭炮声。医生们都围过来看这个在重要时刻出生的漂亮男孩。“不如就叫‘港归’吧!” 因为这个特殊的缘分,港归在教育课上常常被点名:“请韩港归同志用自己的故事讲讲香港回归的历史……”当战友们齐刷刷地看向自己的时候,韩港归总是又害羞又自豪。
  素材运用方向:20年,是婴孩到少年的成长。对于香港来说,这回归的20年何尝不是一种成长呢?“荣誉感”“军人的自豪”“中国人的骄傲”等作文可运用这些小故事。
  熟悉的旋律
  许多内地年轻人对香港的第一印象是从香港歌星和流行歌曲开始的,香港音乐,始终是华语乐坛的一面旗帜。
  陈明憙,90后,自诩为一个有趣的灵魂,不断寻觅属于自己的音符。1997年,她5岁,无忧成长。2016年个人首张全创专辑《童装高跟鞋》发行以来,其音乐受到各界的一致认可,在各个平台获奖无数。2017年,斩获全球华语榜中榜年度新人女歌手奖。
  陈少琪,香港知名音乐人,叱咤乐坛三十载,填词作品早已超过三千首,除了曾参与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的多首歌曲创作外,更是唯一一位为香港和上海两个迪士尼乐园创作主题歌的音乐人。与他合作过的歌手从早先香港的天王巨星达明一派、张国荣、梅艳芳、张学友、林忆莲等,再到后来内地、台湾地区歌手孙楠、那英、张靓颖、周笔畅等,陈老师可谓跨越不同年代,搭建起两岸三地音乐沟通的桥梁。近期,陈老师凭借自己多年来对音乐、影视等方面的影响力,被《亚洲周刊》评选为“全球杰出青年领袖”。2007年,他为香港回归10周年主题曲《始终有你》作词,表达香港人要在小天地创造大奇跡;2017年,他参与创作的《风云创意音乐剧》正在内地巡演,场场爆满。   从1997年到2017年,20年时光荏苒,这对才华横溢的父女,一个继续谱写经典,一个初绽光芒。陈明憙说,她在不同的城市长大,踏过许多桥,也望过许多云朵,被不同的文化感染。香港与内地可能工作模式、文化习俗会有差别,但正是这些差别让她学到更多。而对于陈少琪来说,20年间最大的改变就是内地给他很多机会,他做了很多大型的作品、活动,这种机会是以前没有过的。
  香港乐坛每一个成熟的音乐人、歌手都在与内地乐坛更加频繁的交流中找到新的机会。一颗又一颗潜力新星正被发掘,一代阳光自信的音乐新力量正在萌发,他们让万众掌声响起,他们与香港一样,正青春!
  素材运用方向:香港跟内地的音乐人的交流,必将开拓华语音乐的新时代。在“合作与发展”“抓住机遇”“代际传承”等作文中可运用陈氏父女俩的经历。
  相关链接:回归细节,点滴回味
  一朵花
  红色的底,五个白色的花瓣依次转动,花瓣中还有5个星星。这就是香港区旗区徽上的重要元素——紫荆花,几何规范图形的动态花瓣寓意香港不断向前发展。
  一个吉祥物
  选择中华白海豚为迎回归吉祥物,首先是由于在香港西面水域,经常可见到三五成群的中华白海豚出没,而香港正是离不开海洋的重要海港城市;其次,中华白海豚每年都会游回珠江三角洲等地繁殖后代,具有不忘故土、热爱家园的品质;第三,中华白海豚喜欢群居,具有强烈的家族依恋性,尤其是雌兽对幼仔的爱护非常周到。正是这些特性,表达了香港人民热切期盼回归祖国怀抱的迫切心情,也表现了祖国人民对香港回归作出的不懈努力。
  一 首 诗
  闻一多:七子之歌【香港篇】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925年夏,诗人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却发现祖国母亲被列强占了七块土地……他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广东湛江)和旅大(旅顺、大连)。诗人已逝,香港巨变,足以告慰诗心。
  【素材演练】
  香港的回归,承载着我们太多的记忆,这里面,有心酸也有欢乐,有泪水也有笑容,还有我们普通人心中深藏的一份浓浓的中国心。请以香港回归20周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佳作示例】
  紫 荆
  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 严涵
  1997年7月1日早晨,一名叫韩港归的婴孩呱呱落地。
  同样是1997年,这神圣的一年,一声清脆的啼哭划破了医院良久的寂静。我的姐姐来到了这个世上。
  她的父母唤她“紫荆”。
  记忆中的紫荆姐姐是温柔敦厚的,沉静的眼眸中带着些许睿智。紫荆姐姐喜欢滩涂,也喜欢丹顶鹤。一次盐城之旅,让我见识了姐姐身上的执着。
  姐姐在盐城念大学,闲暇时会去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当志愿者。滩涂是我以往从未見过的,柔软如奶奶亲手弹的棉花。姐姐说,滩涂是海的肌肤。我被她的说法给惊艳到了,这该是多么恰当的比喻!而丹顶鹤,就该是海的肌肤上蹁跹作舞的精灵。丹顶鹤是谦逊的,仪态万千。它们生活在这片临海滩涂上。夕阳西下时,总会看到三五成群的鹤儿停栖在离人不远处,优雅地梳理自己或白或黑的羽毛。它们是极干净的,我从未见过哪一种鸟类有如此的圣洁与纯粹,无半点飞禽的浮躁与自傲。那是浑然天成的高贵,带着与生俱来的气质与修养。姐姐对我说,若没有丹顶鹤,这片滩涂将会是一团死寂。我无法否认她的话语,诚如斯,滩涂的温和与清寂和丹顶鹤卓尔不群之姿本就是绝配。余晖镀给小水洼以金红,每一汪都瑟瑟的,凉润的晚风拂过鹤儿的翎羽,翎羽亦是微微颤动。变幻莫测的霞光给予了鹤儿神秘的气度。顷刻间,神圣与安谧交融成天光水色。
  姐姐就是被这样的景致给陶醉了,所以,她选择了停驻。姐姐的梦想是在大学毕业后,去盐城丹顶鹤保护中心工作,为国家的事业供奉属于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她说,她要无愧于这个名字所赋予的荣耀。我想起了韩港归,那个出生于港归之日的特种兵军人。想他戎马半生,也是因为这个初衷吧。
  有些人,有些名字,从一出生开始便背负起属于自己的使命,他们被寄托着振兴祖国、团结统一的厚望。这是无数人的美好祝愿,也是无数人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而我们,作为更年轻的一代,理应背负起整个民族的使命。紫荆花开,香港归来。这不是中华民族力量的巅峰,而是复兴之路的起点。
  让我们再谱一曲独属中国的华章!
  【教师点评】
  “港归”和“紫荆”的成长,何尝不是祖国国力的成长、民族强大的过程?韩港归成长为特种兵军人,而紫荆的梦想是为国家的事业奉献绵薄之力。你在成长,我在成长,正是这无数的“港归”和“紫荆”的成长,成为支撑起华夏民族的脊梁。小作者以现实生活为基点,虚实结合,更好地表达出宏大的要义。小中见大的笔法,让整个文章挥洒自如。
  (指导教师/夏年凤)
其他文献
台湾诚品书店,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台湾通向外界的门,也打开了所有热爱阅读的眼睛,成为台湾文化地图上耀眼的地标。作家南方朔说:“诚品之于文化台北,就仿佛艾菲尔塔之于巴黎,它们都带领着城市走往想象和期待的方向。”穿梭在书香四溢中的人们很难想象,这浓浓文化氛围后面,是长达15年的亏损,这引导人们走向更美好未来的场所里,是创办人吴清友25年的坚守。  上世纪50年代,吴清友出生在台湾。小时候,父亲受人连累
2016年中考话题预测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提到文化强国,并要求“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故事”。在此引导之下,紧扣中学生生活实际的文化类考题,逐步成为了近两年中考的新热点。  如2015年山西省作文命题要求 “作文
环城皆山,其城南有七棵百年老树聚首,那是红豆杉。沿红豆杉下小路,行一二里,峰回路转处,飞瀑激石,声大如雷。石上刻有“丁坑村”。丁坑村不大,只几十户人家。村人白天做香菇,晚上便聚在一起,男人们喝酒扯嗓子,女人们跳舞或者聊天,孩子们忙着在空地闹。  哑巴也喜欢喝酒扯嗓,也喜欢跳舞,也喜欢跟着孩子们闹。他清瘦,驼背,一双眼睛向上斜吊着,眼珠子也跟着斜吊着转,两只大门牙,一只朝外一只朝里,实在说不上好看。
人生没有坦途。倾听内心的呼唤,寻找自己的道路,敢于挑战自己,这是我们应有的人生态度。在这个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和失败。勇敢的去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失败,锻炼出不屈的意志和信念,人生就会越来越精彩。就如海明威所说,“一个人可以被摧毁,但不能被打败。”失败后再爬起来,继续前进,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本色。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把毕业生比作《老人与海》故事里那个追随老人的孩子马诺林,他是善良、忠诚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文学创作现象。莫言在精神资源与文学意图方面展现了“守成”的一面,而在形式创新与风格提纯方面则有其大胆的“创变”。在精神资源的掘进及其拓展、艺术革新与冒进的把握,以及“遗世独立的世界观和艺术观”的坚守等方面,莫言近年文学创作呈现了诸多可供探讨的话题。莫言仍在文学创作的“壮年”,已经为世界贡献了个性化的创作和艺术产品,未来的期待也许会成為对他的一种持久的压力
木雕流金,岁月涟漪,立在矮土墙旁,隐约闻到醇浓的红薯香,这香气飘进心间,打开童年难忘的记忆。  小时候的我最爱吃红薯,每到寒风刺骨、银装素裹的冬季,便求着奶奶和我一起烤红薯。奶奶总是笑着答应。我便牵着她的手,乐颠颠地跑向炉灶,只听得她说:“看你疯的像猴儿似的,慢点儿。”我脸上绽开了笑,感到那声音饱含了亲切与关心,一股暖流直达心底,让这寒冷的冬天亦充满了温暖。  炉火旺,脸儿红,我蜷缩在奶奶怀里,双
6月29日上午10点半,44岁的张永辉脱下藏青色学位袍,离开礼堂,穿过校园,走进电子科技大学的门卫室。一个半小时前,作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他参加了人生第一次毕业典礼。现在,他回到了自己的保安岗位。  作为曾经只有高中文凭的退伍军人,张永辉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你一个保安,需要读那么多书吗?”他总会微笑回答:“读书真的很重要,读研究生期间,我学到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这跟不
【2016年中考备考作文试题】  生活中有乌云、雾霾、雨雪、冰雹……但是它们都是遮不住太阳的。其实只要你转个角度你就会发现,阳光一直都在,它一直守候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有时我们会忽略它的存在。  请以“阳光一直都在”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名师题解】  理解文题。  理解文题关键词的意思,需抓住两个重点词:阳光、一直。“阳光”与阴暗相对,它的延伸意义非常广泛:爱是阳光,希望是阳光
家门旁的老泥墙,是我无法忘却的关于姥姥的记忆。姥姥和那堵老泥墙,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姥姥一生一世都在老泥墙里向外张望。  老泥墙的边上有一个砖块砌成的台阶,参差不齐的,小时候我经常爬到最上面,从上往下张望院里靠着泥墙坐着的姥姥,或者是和邻家的孩子一起从泥墙上蹦下来,再爬上去,就這样乐此不疲地玩着,直到长大。  在我四岁那一年的春天,院里的枣树摆动着缀满枝头的小花,还未从寒冬
【2018年中考作文备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童话大王郑渊洁每天收到大量小读者来信,最多的时候一天数以千计。家里放不下,家人提议将这些信处理掉,郑渊洁摇头:“一封信都不能扔,因为这是孩子们对我多大的信任啊,我得买房子给它们住。”为存信,郑渊洁一口气买了10套房子。  郑渊洁说:“这十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