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检验在粮油储存安全中的重要性探索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geh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日益改善,我国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在新时期下,如何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是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主要内容。粮油检验是维护粮油储存安全的关键环节,而探索提升粮油检验质量的途径,对进一步维护我国公民身体健康和食品质量安全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粮油检验;粮油储存;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重点关注的话题,在粮油储存当中,检验是其中一道关键程序,对维护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深刻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通过构建专业的检测队伍,提升食品安全检测的质量,优化粮油检测工作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线粮油质量检测人员的工作职责所在,更是其为之奋斗的目标[1]。
  1 粮油检测在保证粮油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
  1.1 保证社会效益
  如今,企业在社会中展现的口碑形象,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食品企业的管理模式中,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在粮油储存当中亦是如此。粮油储存中,应重视粮油检测工作,把握好质量这一道关口,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企业的形象负责。落实食品质量检查工作,做好食品质量管理工作,是食品企业长久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严格把关,加强监测,能有效防止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在检测工作中,应严格遵守自己的岗位纪律,按照检验程序严格执行,确保检验工作的质量,做好企业口碑的保护工作,保障企业的社会效益[2]。
  1.2 保证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涉及到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粮油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食品之一。在对粮食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色泽、气味和种类等多项指标进行检测。除了基础的质量问题外,粮食的千粒重、完整粒率等商业价值数据也是检查中的重要指标。除了物理的指标外,还需要使用化学试剂或专业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检测的目标是对粮食当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及真菌毒素含量进行检测,判断其是否符合国家的粮食安全卫生标准。相关人员应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这项检测工作,熟练专业仪器的操作和工作流程,是胜任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的关键所在。通过专业设备的检测,出具科学客观的质量检验报告,做好粮食质量检查工作,是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关键所在[3]。
  2 粮油检测的有效策略
  2.1 建立完善的粮油检测制度
  在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制定相应的质量检查管理制度,是保证粮食质量检查工作能保质保量落实的基础,也是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有效方式。通过构建完善的粮油检测工作监督管理体系,规范粮食检测工作管理流程,是保证粮油质量安全的有效办法。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中,有多项质量等级及检测项目,其中包括内在品质、水分含量、生芽和发霉等。在粮食生产储存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使用农药,农药残留、真菌毒素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也是检测当中的重点检测项目[4]。
  随着农药等化学试剂的发展,传统的检测方式已经难以实现对这些农药残留以及食品污染等项目的精确检测,为实现保障食品安全检测,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改变传统的工作流程,及时迭代质量检查设备,是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粮食入库是粮食存储当中的重要环节,粮油检验人员的岗位职责就是在粮食入库前,需对粮食的质量进行检查,严格把握好入库粮食的食品质量,做好食品安全检查工作。粮食入库前的质量检查环节中,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每车粮食进行抽检化验,保证及时出具检测报告,同时将报告报备。在工作流程制定的过程中,将所有细节都落实在纸面上,设计相应的工作表格,结合管理制度,保证工作流程能够按照规章制度落实下去,为粮油检测工作提供全面细节的指导,以此保障入库粮食的质量安全,避免存在安全问题的粮食进入仓库。
  在粮食储存期间,要做好粮食管理的工作,保障仓库中的粮食安全。粮食储存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仓库当中早期存放的粮食,其质量会逐渐地发生变化,针对这种情况,粮油检验工作人员与仓储管理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定期的对仓库当中的粮食质量情况进行检查,避免因为长期储存,粮食受到環境影响进而发生变质的情况,落实粮食存储安全管理工作。如果长期存储的粮食发生质量问题,情况严重甚至会对整个粮仓中的粮食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在建立粮食质量检查工作流程中,要落实对仓库当中粮食的质量管理,定期对仓库中的粮食质量变化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做好报备和资料管理工作,在质量检测管理中,将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人,督促相关人员提高重视[5]。
  2.2 建立专业的粮油检测队伍
  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相对烦琐,工作人员需要对多个项目进行检查,取样抽检的过程也需要一定的经验,才能保证取样的科学性。粮食质量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职业道德是保护粮食安全的关键,因此通过建立专业的粮油质检队伍的方式,能够实现粮油质检工作质量的提升。建设专业的粮油质量监测队伍,加强人员培训力度,提升检测队伍的技术水平,才能实现提高检测质量的目标。影响质量检测的不仅仅有技术水平的因素,还存在人为因素。通过提高粮油质检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保障其在工作期间能够遵纪守法,做好粮油质检工作。同时做好资料存档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人,通过资料来对粮油质检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监察,以此保证相关人员能够奉公守法,避免出现以权谋私,损害人民利益的情况出现。
  通过责任以及制度的方式对粮油质检工作人员进行管理难以实现根本性的目标,应加强对粮油质检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重视责任意识培养,让质检人员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实现相关人员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的目的。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度的责任心,是保障一线管理人员能尽职尽责地做好日常检测工作。粮食质量检查工作要做好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重视检测技术的学习。只有通过加强学习,使用先进可靠的技术,才能得到更加准确的检验数据和报告,积极拥抱信息化的时代,结合信息化方式学习新的技术,采取新的设备,打造新的管理模式,与时俱进,才能做好现代化的粮油质检工作,保障食品安全[6]。
  3 结语
  粮油质量检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一道防线,通过加强对粮油质量检验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检验人员的岗位责任感,加强技术培训,是保障粮食质量检测工作能高质量落实的有效途径。做好检验数据管理工作,规范工作流程,将岗位责任落实到人,并且结合纪律规范,保证检验工作保质保量的落实,是推动食品行业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雪层.浅析粮油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食品,2018(23):72-74.
  [2]樊菲菲.加强粮油检验工作与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有效路径[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12):48-49.
  [3]王莉莉.粮油检验工作及其检验技术的重要性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9):288-289.
  [4]孙文.基层粮油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在粮食质量安全中的重要性[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3):7981-7983.
  [5]许志国.浅析粮油质量检测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8):105.
  [6]齐俊甫.浅谈有关建设粮油质量检验室方面的注意事项[J].现代食品,2010(4):44-45.
其他文献
摘 要: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检测中能准确检测食品中不符合规格的物质,并给出专业检测报告,以此判断食物的安全性,对目前食品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对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检测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和探讨,以期为食品及食品检验行业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生物检测技术;食品检验检测;应用  完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不仅能推动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还可提高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生物检测技
摘 要: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方式较多,常见的如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碘量法等。本文探索上述两种方式测定红提、红苋菜、橙子、圆椒及胡萝卜中维生素C含量,并进行重复性及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碘量法测定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准确度更高,将其引入到食品分析实践中,使用效果明显,具有进一步推广意义。  关键词: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碘量法;蔬菜水果;维生素C;准确度  食品分析是食品安全行业的
摘 要:目的:对三餐次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进行溯源分析。方法:以2018年6月30日-7月20日,某市酒店举办学生升学宴中提供的早、中、晚三餐发生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为例进行研究,分析中毒原因并积极展开溯源研究。结果:此次三餐次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人数为108例,占总人数的84.6%,且患者发病后均伴有发热、呕吐、恶心以及腹痛腹泻等症状,多数患者同时具有多种症状。分析发现6种食物为可疑食物
摘 要:本研究以二翅六道木嫩叶为原料,比较两种不同的提取工艺对凝胶提取率及半乳糖醛酸含量的影响研究。分别采用水提醇沉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对凝胶提取率进行对比,用咔唑硫酸比色法检测其凝胶中果胶的含量,对提取物和半乳糖醛酸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同一条件下,超声波法提取二翅六道木嫩叶凝胶的提取率较水提醇沉提取法更高,凝胶提取率为20.4%,半乳糖醛酸含量为41.2%,提取凝胶采用超声波提取法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食品微生物污染问题愈加突出,成为社会讨论的重点。本文综合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特点、检验方法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了解外界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也越来越高。作为确保食品安全的重
摘 要:以常见的6类茶叶为样品,采用酒石酸铁比色法和高锰酸钾滴定法对其中的茶多酚含量进行测定。两种测定方法所得的结果表明,绿茶中的茶多酚含量最高,黑茶最低,绿茶可作为饮品选用及茶多酚功能食品研发的首选品种。  关键词:茶多酚;酒石酸铁比色法;高锰酸钾滴定法;含量测定  茶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和饮用历史,茶种植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根据茶叶生产工艺和发酵程度可将其分为6大类即绿茶(未发酵茶)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高水平课程建设的发展要求.在高职食品类专业课程中引入信息化教学设计,是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探索,也是必然趋势.
摘 要:为探究菜肴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规律,本研究将不同烹饪方法制作的几种菜肴,放置于不同的温度条件下(4 ℃、15 ℃、25 ℃),进行为期72 h的贮存,并在不同的贮存时间(0 h、24 h、48 h和72 h)抽样检测菜肴中亚硝酸盐含量。在不同贮存温度下,菜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大小顺序为25 ℃>15 ℃>4 ℃,不同菜肴在4 ℃条件下贮存72 h,亚硝酸盐含量大小顺序为叶菜类>茄果类>根茎
摘 要:营养谷物早餐食品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即食或速煮食品,深受消费者欢迎。本文对营养谷物早餐食品的特点进行简述,分析探讨现有的营养谷物早餐食品加工工艺原理、流程、质量差异,以推动营养谷物早餐食品加工工艺优化。  关键词:营养谷物早餐食品;食品加工;膨化加工;蒸煮加工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营养谷物早餐食品代替传统早餐,使此类型食品的需求量大增,消费者对营养谷物早餐食品的口感、营养、食用方法的关
摘 要:茶作为我国一种常见的饮料,具有多种保健和养生功能,品种繁多,各有特色。随着市场对茶叶需求的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茶叶的质量。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残留、有害微生物、非茶异物和粉尘污染是造成我国茶叶质量和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茶叶品质,除了提高种植技术外,加强市场监测、提高监督管理也非常重要,本文就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茶叶加工;质量;问题;对策  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