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的微循环与血液流变性变化

来源 :微循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40例产后妇女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进行观察,发现产后微循环有不同程度的障碍,血液流变学检查发现其全血高切、低切粘度,全血高切、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等升高;实验结果提示,血液聚集性和凝固性升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
其他文献
维生素P4对家兔全血粘度及细小血管的影响熊燕飞1周菊香1吴爱丽1高观月维脑路通(维生素P4)对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疗效,但对血液的影响及血管壁的改变作用机理报道甚少,为此我们观察了维生
51例海洛因依赖气虚血瘀证的血液流变性研究刘骁*田维君*周活*我院从1995年到1996年对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的海洛因依赖患者51例进行了血液流变学的相关研究。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51例中,男性39例、
左房血栓形成是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的重要并发症。因而我们观察二尖瓣狭窄病人的血液流变性特点,以探讨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左房血栓形成与血液流变性的关系。
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初步观察刘艺1张春明1修英霞1刘晓光2钟学宽1本文对1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初步观察,试图通过血液流变学的途径探寻这一原因不明疾
黑光灯对银屑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与疗效刘夕茹1李海生2于霖2银屑病是一种常见、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人们曾对其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有过大量探索。本文通过使用黑光灯对其治疗
甲襞、球结膜微循环的应急观测方法是在甲襞、球结膜微循环加权积分综合定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保留权值为4、3的指标,同时观察血管清晰度和红细胞聚集二项指标而形成。同时提供其
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是创伤、感染、体克等许多疾病的共同特征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肿瘤坏死日子(TNF)可使微血管通透性升高,但其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通过FNF对体外培养的人
大鼠颈动脉注射1%荧光素钠(FlNa),按不同时间点取心、脑、肝、肾等九个脏器,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各脏器组织匀浆液的荧光强度,得到不同脏器中FlNa的分布及FlNa在不同脏器中随时间的衰减变化趋
通过对51例脑梗塞患者的红细胞膜微粘度(EMMV)、球结膜微循环(BCM)与20例健康对照组观察,对脑梗塞与二者的关系进行讨沦。发现脑梗塞患者组EMMV、BCM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