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可以从网络游戏中借鉴什么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cxd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和网络游戏两个行业的确存在许多相悖之处。网络游戏会耽误学生的学业,浪费金钱和时间,毁人毁己;而教育则是传道、授业、解惑,可以启迪人的心智,丰富人的知识,陶冶人的心灵。但这两个行业也有着许多相通之处,譬如其受众大部分重合,都是在校学生;它们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力。从某种程度上讲,两个行业是一种争夺学生影响力的竞争关系。但是在现实的竞争中,教育往往处于下风。在课堂上,很多学生呵欠连天,可玩起网络游戏来,却精神抖擞。
   如何改变这种不利的现状呢?除了声讨与限制网络游戏之外,教育是不是也要反思和改变自己的一些做法,从网络游戏中吸取经验,把学生拉回课堂呢?以下笔者从网络游戏的一些特点出发,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帮助。
   首先,网络游戏给人直观的认识就是漂亮的图画、幽默的语言、动人的音乐、简单的操作,这一切都符合学生的口味和兴趣,一下子就能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反观我们的一些教师,总把课堂当成传授知识的神圣殿堂,刻板的文字、千篇一律的说教、程序化的语言、严谨认真的步骤,甚至对学生的坐姿都有整齐划一的要求。这显然不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其次,网络游戏中有着频繁的交流过程,它包括玩家与玩家之间的交流、玩家与GM之间的交流、玩家与NPC之间的交流。这些交流学生可以自由、平等地进行,满足了他们的交流欲望。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在现实交流中显得木讷,不善于与人交流,但在网络游戏中,却可以成为一个大工会的会长、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个现象归结为网络游戏让人自闭,而应该反思是不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高高在上,已经不习惯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心声,没有尝试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呢?既然在游戏中学生可以做得这么出色,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却远远达不到教师的要求呢?
   再次,在网络游戏中,学生们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譬如多花了一点时间,就能多升一级,获得更好的装备,得到更多人的羡慕与赞美。正是这种及时的正反馈,让学生甘之如饴,欲罢不能。但在现实教育中,由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高,往往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对学生的努力视而不见,甚至有时教师还会对学生的某些行为反应过激,横加指责,给他们造成了太大的压力。要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教师却让这些宝贵的教育机会悄悄地溜走了。
   最后,在网络游戏中,玩家都会有一个目标,譬如说赚到足够多的游戏币,获得一把心仪已久的装备,成为排行榜上的英雄等。游戏中设定的这些成就,让玩家终日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却少了这些设定。笔者记得,学生会为一朵小红花而奋斗,会为“三好学生”而努力。但一个人的成长是多方面的,听话的“小红花”和学习优秀的“三好学生”已经无法反映学生多方面的进步。同样,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学习的远大目标,他们就不会付出真心的努力。只有一个踮起脚尖后伸手可以摘到的苹果,才会促使学生产生踮脚、伸手的动力,这对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也有所启迪呢?
   愿所有的同行都积极行动起来,打响一场教育与网络游戏的争夺战,让我们的学生从网吧回到课堂,从游戏回到学习中来。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七中学)
其他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英文歌曲有着独特而又生动的语言表现形式,符合小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体、抽象思维发展不均衡的特点,正在逐渐成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的利器。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就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英文歌曲,谈几点看法。  一、歌曲导课,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欲望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
视野是指眼光所及的时空范围或界限,视野有有无和大小之分。如有人视野高深宽广,有人视野低浅狭窄;有人高屋建瓴、目光前瞻,有人井底观天、目光如豆;有人视野如鹰眼,纵横天地间,有人视野如鼠目,游离分寸中。教师的视野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其教育眼光所达到的时空范围。从教师个体看,教师的视野决定了其自身从事教育工作的视野;从教师整体看,教师的视野决定了其全部教育的视野。  教师视野的向度是指教师主视野的方向
议论文教学是中学写作教学的重头戏,笔者认真研究了近几年高考的作文题型,发现虽然也有一些试题是“体裁不限”,学生可以选择散文、记叙文,但就所给的论题来看,还是最适合写议论文的,而且,绝大多数考生选择的也是议论文。这是不是意味着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最拿手呢?从学生完成的作文来看,作文有观点、有论据、有总结,看似一篇完整的议论文,但细品之下,笔者发现观点不清、思路不明、以叙代议、道理模糊等问题繁多,而且作文
什么是教育?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东西之后还留下来的。”“还留下来的”指的是什么?我想,至少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理想和信念、品格和气质、学习和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这都是一些融入了躯体、培植在心田上的抹不去的东西。我并不认为爱因斯坦是在给教育下一个教科书式的定义,然而他却一语中的地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和精粹。  单纯地进行知识的灌输,特别是把关注点引导到应试上,这绝
巴金先生说:“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但在写作过程中,只见学生或是抓耳挠腮、搜肠刮肚地“挤牙膏”,或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急急忙忙翻看作文书。这种情况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为何学生对作文课如此害怕和厌烦?为何学生写作时不能“我手写我心”?笔者认为,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联想能力和想象力,是造成上述尴尬作文现象的重要原因。作文离
有人说,微笑是一首诗,微笑是一曲歌,微笑是一抹永恒的馨香;也有人说,微笑是失望者的阳光,微笑是期待者的星辰,微笑是跋涉者的绿洲。由此可见,微笑有着神奇的魅力。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当地、适时地运用微笑,往往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一、微笑是促使教学气氛融洽的助手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说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其实,岂止“缀文”“观文”如此,教学也是这样。现代心理学研
一、全国作文题目的特点  综观2012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其内容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贴近社会现实,关注人性美好  如安徽省的高考作文题目《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北京市的《火车巡逻员的故事》,重庆市的《拯救深陷冷库的工人》,全国新课程标准及陕西、海南省的高考作文题目《修船工的故事》。  2.立足时代发展,重视精神塑造  如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题目《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辽宁省的高考作文题目《人
“霹雳一声震天响,天上掉下个互联网”,网络这东西一问世,就以其传播速度快、覆盖广、影响大、作用强而风靡全球。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使过去上对下、点对面的单向度信息传递变成了点对点的平视交流。并且将宣传变成了传播,又将传播变成了“传通”(传播与沟通)。它不仅改变了我们固有的生活模式和人际关系,而且引发了社会管理乃至警务管理的创新与变革。  “春江水暖鸭先知”,网络的神通妙用,首先惠顾警营的锐意
公元970年,南唐后主李煜自感势单力薄,就派使者向宋廷上表,愿去南唐国号,自称“江南国主”。可是,南唐都留守兼侍中林仁肇却极力主战,要和宋朝较个高低。  而在宋太祖赵匡胤看来,林仁肇是南唐的一根得力柱石,不除掉他,要灭南唐是很困难的。于是,他就日夜思考除掉他的办法。  后来,南唐派人出使到宋朝。赵匡胤就利用这个时机施展他的诡计。在这之前,他早已派善画的人为使者,以友好为名到江都访问过林仁肇,从而观
你以为的常常不是你以为的  24岁、快大学毕业的女生黄雨蒙决定去冒险,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这个地方景物非常优美,可是这里的夜晚会异常寒冷,野狼等一些野生动物经常出没觅食。这里也被称为“死亡地带”,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野外徒步爱好者想要挑战自我,因此来到可可西里。黄雨蒙只身一人,又没有户外经验,结果进去后失联了。之后青海格尔木警方进行了地毯式搜索,也动用了蓝天救援队以及其他一些民间救援力量,最终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