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ing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老师,小信又来给你送礼物了。每年教师节他都准时给你送卡片,真有心!”同事一见我就嚷道。我看到卡片上熟悉的字迹和署名,与小信相处三年的点点滴滴又浮现在脑海。
  记得四年级刚接手班级,我得知小信不爱与人交往,下课总爱走到操场上寻找小动物。小信脾气较暴躁,发生问题直接拳头相向。由于小信的妈妈长期在外打工,他的爸爸工作忙,他们难以照顾小信两兄弟的生活和学习。小组学习中,他沉默不语;对于同学帮助,他满不在乎;父母责骂,他无动于衷……小信的父母显然不够重视他的教育。我又该对他实施何种教育呢?我首先与其父母沟通,通过多次交流,小信的父母看到我的执着,慢慢地配合我的工作。然而,我的一切努力都不见成效,在英语学科期末考试中,他成了全班唯一一个不及格的学生。
  我决定要改变策略——走进他的心灵。思考许久,我决定迈出的第一步便是和他亲近。新学期一开学,我便试着找他聊天。刚开始在办公室,我发现场合有些严肃,又转移到操场、走廊、班上……起初是单独聊,后来是集合其他孩子一起聊……可结果还是一样,没办法让他敞开胸怀。怎么办?我已经没办法了。到了五年级上学期,我发现他身后多了一个弟弟跟着他。原来他每天要负责带刚上一年级的弟弟上学、放学。
  在一个星期五,小信由于前一天晚上回家没背单词,被我留了下来。他照例带着弟弟在教室里,我帮他把该记的内容整理一遍后便回到辦公室批改作业本。他的小弟弟竟悄悄跟着我来到了办公室,当我改作业,他则好奇地在我桌旁翻看着,我改一本,他看一本。他在一旁没事可做,便安静地看我备课,还问我:“老师,你在干什么呀?”我说:“老师在备课呀。”他又说:“老师,你写字好漂亮哟!”我和小信的弟弟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聊了起来。那天恰巧我带了一个橘子,出于喜爱,我便将那个橘子递给了弟弟。他接过它,转身跑向室外,边跑边向隔壁教室大叫:“哥哥,哥哥,你看!你们老师给我的橘子,你们老师真好!”我并没有多想,不就一个橘子嘛!过了一小会儿,小信走进了办公室,他顺利地默写完那些单词。我依然像往常一样鼓励道:“嗯,不错,要继续努力。带好弟弟,回家注意安全。”他照常点点头,淡淡地说了声“知道了”。看着他离开办公室,我也起身回家了。走出校门时,小信弟弟向我说了声:“老师,再见!”我像往常一样有礼貌地回应了。小信照样没有作声,冲我笑了笑,便牵着弟弟跑到我的前面。我在后面目送着他们到了三楼转角处,就在这一瞬间,他回过头来,微笑地向我叫了声“老师,再见”便迅速地拉着弟弟跑了。我没听错、没看错吧?那真诚的道别,那亲近的目光,满是纯真、感激。我兴奋极了,我看到了希望。第二天一大早我便赶往学校,一路上,我既高兴又害怕,我怕昨天的惊喜是个错觉。一到班上我便急切地寻找他,我看到他了,他也看到我了,我看到了那令我兴奋的眼神!是什么消除了他和我之间的那层隔阂呢?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我想到了:竟然是一个橘子!一个小小的橘子,一个细微的举动,让孩子感受到我的真诚,使我顺利敲开了他的心门,也许真诚比讲大道理更能打动孩子。从那往后,我再没有和小信谈大道理,但奇怪的是小信对我越来越亲近。亲其师而信其言,小信完成作业的次数越来越多,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外,小信变得越来越积极了。有时和同学产生矛盾或受到委屈时,总是先找我倾诉。
  有一次我辅导小信时,眼看要下雨了,我就开车顺路送小信两兄弟回家,小信上车后问我:“冯老师,您这台车是××牌子吧。”我说:“是呀,你平时对车很感兴趣吧。”“是呀,我哥很厉害的,他认识很多车的牌子。”弟弟一脸崇拜地说。“冯老师不太认识车的标志,小信找时间好好给我介绍一下吧。”小信羞涩地点了点头。我又发现了一条走进小信心里的途径了。第二天我专门买了一本有关车的书送给小信,并对小信说:“小信,老师知道你喜欢车,这本书上有很多车的简介,我把这本书送给你,希望你喜欢。”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小信拿起书时那种由衷的喜爱表情。某一天的品德课上,在讲授社会发展时刚好有介绍汽车的历史,我请小信为全班的孩子讲解,在我的鼓励下,小信从一开始的扭扭捏捏到淡定大方地对汽车知识娓娓道来,全班孩子不禁给他热烈的掌声,我也由衷地给小信竖起了大拇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小信话语多了,脸上的笑容多了,也乐于参与班集体的活动。“六一”儿童节,小信与其他孩子表演的相声令全班孩子捧腹大笑。
  毕业后的每一年教师节,小信都会回来看我,给我送上卡片,也许这就是作为教师感到最欣慰的地方吧。用心和学生交流,用爱和学生沟通,建立起师生之间的感情,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感谢“一个橘子”,打开了师生心灵的隔阂。
其他文献
很多家长误以为,孩子吃得多,就能长得高,事实并非如此。  大量科学研究证实,儿童生长发育受季节的影响十分显著。一般说来,春天孩子的身高长得快,生长速度是秋天的2~2.5倍。儿童的生长高峰在4~5月份,低谷在10~11月。  但不少爸妈却常常做着阻碍孩子长高的事情,例如,拼命让孩子多吃、多补。其实,这些错误做法往往坑了孩子。  哪些是拦着孩子长个子的事儿呢?过早叫醒娃  俗话说“春困秋乏”,人体在春
【摘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湖北文化企业面临成本损失、收入减少、现金短缺、正常复工时间不确定和用工不足等问题。因此,要解决湖北文化企业当前的实际困难,切实发挥政策措施的帮扶效力,就需落实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帮助文化企业渡过难关;因势利导化危为机,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优质管理服务水平;消除恐慌重建信心,恢复生产激发市场活力,帮助广大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促进我国文
有些硝烟,从孩子刚会说话,就开始了——  “已经看了半小时了,必须关电视了!”  “不!再看最后一次!”  “你已经‘最后’第三次了!”    “昨天明明说好今天要上学的,你这哭着闹着不出门,是几个意思?”  “变形金刚不来接我,我就不去上学!”  ……  每每这种时候,你觉得孩子刁蛮任性、无理取闹、霸道顽劣,弄得一地鸡毛后,还在尘嚣中对筋疲力尽的你露出狡黠的小尖牙,简直是个恐怖分子!  对付恐怖
[摘 要] 教师要站在学生学的角度,去思考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这个问题. 站在学生的角度,意味着教师教学研究视角的切换,意味着教师要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才能保证核心素养落地. 数学抽象是数学思维的产物,数学抽象的过程是一个逻辑建构的过程. 观察学生的数学抽象过程与结果,结合结果去判断学生在数学抽象过程中是怎样进行逻辑建构的,是重要的站在学生角度践思数学抽象策略.  [关键词] 高中数学;学生视角;数学
【摘 要】空间观念的形成对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通过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引导学生厘清方向;从形象转向抽象;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在实践中提升学生思维等几种应对策略,以提高位置与方向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多元;感官;空间  一、做一做——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感受与体验各个位置与方向是这类课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时的难点。教学应着重于位置与方向观
超微型电子标签:正品的防伪“身份证”    进入21世纪,电子标签开始逐渐进入商业应用,其快速发展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步入了一个新的信息时代。电子标签的专业名称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快速、实时、准确地采集处理信息,在生产、零售、物流、交通等各个行业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05年在日本爱知县举办的世界博览会期间,入场券采用了日立公司开发的微型IC芯片“μ-Chip”电子标签。该芯片体积只有0.4mm
Q 编辑老师:您好!  孩子入小学一个来月了,基本上已适应了学校的生活,但有一件事总让我放心不下,就是他老是丢东西,不是铅笔、作业本啦,就是衣服外套什么的,我该怎么纠正孩子的这种行为呢?  A 家长:您好!  孩子在学校丢东西是很普遍的现象。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培养孩子区分个人物品与他人物品的意识;二是教给孩子一些避免丢失物品的易行的方法。  为了更明确地说清问题,我们
【摘 要】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德育實效。绘本图文兼美,文字浅显易懂,故事生动有趣,能带给学生美好的体验,因而深受学生的喜爱。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挖掘绘本蕴藏的德育素材,利用并开发绘本中的德育内涵,以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感悟人生哲理,培养优秀品质,受到美的熏陶。  【关键词】绘本阅读;低年级;德育;运用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儿童期是塑造良好行为
有一类考题,其题后附有参考数据,而且该参考数据将直接影响着解题思路的抉择,其結果往往是千人一面.教学中,若摒弃了该参考数据(简称“弃参”),问题往往别有洞天.
圆锥曲线与平面向量的结合,是近几年高考试题的一个新方向,此类问题中,最让考生感到困惑的是有关共线向量问题,即就是通常所说的“λ”问题.因为这类问题的变量较多,它们之间的关系难以理解,思路也就难以找到.本文即将介绍的转移代入法是解决该类问题的一种有效而且思路比较清晰的方法,操作也很简单,很多疑难高考试题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决.  在圆锥曲线中,转移代入法就是将动点的坐标表示成已知曲线上的点的坐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