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汉习语异同的文化因素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shan_l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中英习语文化背景进行了分析对比,旨在表明跨文化交际,必须基于对另一个民族文化的了解。对英语习语的理解,不能仅基于本民族文化而望文生义。在使用习语交流或互译时,必须充分考虑语言产生和应用的文化背景。
  【关键词】习语;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
  【作者简介】朱彦之,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
  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是无障碍交流的重要环节。语言源于生活经验,其发源地和使用者文化背景影响着其表意功能,英语习语渗透着相应地域的文化元素。其某些语义可能只存在于英语,而不存在于与英语文化背景无交集的另一种语言。但因任何两种语言某些相似的文化背景则又可能赋予各自习语言的某些相似意义。因此在理解英汉习语就不能可忽视其中的文化因素。
  一、英汉习语表意差异
  1.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情感差异。传统观念中,英国人认为狗是人类忠诚朋友,对狗心存爱意。下列英语习语就应运而生,如:clever dog(聪明人)、a top dog(身居高位)、lucky dog(幸运者)、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度过难关)、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love me,love my dog( 爱屋及乌)。这些习语把英国人爱狗的情感表达到淋漓尽致。相反,汉语中狗则多为贬义,罕见“狗”字褒义用法,国人常用狗表达或指代所鄙视的人和物,如:狗苟蝇营、狗头军师、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嘴里不吐象牙等,皆极尽贬义。
  中国人崇拜龙,龙就成为吉祥偶像或封建帝王的象征,被赋予各种诸如:真龙天子、望子成龙、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各种高大上意义的习语;但在英语中龙是避之不及的邪恶和灾难象征。如英国用he/she is a dragon形容某人凶神恶煞。这些足见情感对语言影响程度之深。
  2.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英国是个岛国,历史上渔业发达,涉及fish和sea的习语不胜枚举。典型的实例有:1)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风平浪静的海里,每人都是舵手),意表安全时,都愿管他人闲事,遇到危险,都避之不及;2)there are as good fish in the sea as ever came out of it(有水不愁没鱼),意表机会多多;3)all is fish will soon be caught that nibbles at every bait(每个鱼饵都咬的鱼很快被捕捉),意表好奇心太强没有好结果;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the net(进网的都是鱼),意在劝诫世人学习渔夫,利用好自己的资源。中国人主要生活在大陆,习语很多与农耕生活相关,如:人勤地不懒、人怕出名猪怕壮等。英汉许多习语与航海有关,例如:plain sailing(一帆风
  顺)、in deep water(水深火热)、to tide over(顺利渡过)、to sink or swim(不论成败)、to go with the stream(随波逐流)等。
  3.历史原因。英国宗教势力曾一度强大,宗教元素充斥于当时的社会生活,许多习语含宗教色彩,如:god bless/damn you意为上帝保佑/惩罚你;the Viking funeral意思是北欧海盗的葬禮即火葬,古代北欧海盗死后被置于船上漂向大海,并将船点燃。而sit above/below the salt(坐在盐的上/下方)、not worth the salt(失职或不配拿薪水)中salt更具历史渊源。盐在英国的饮食文化地位极高,盐曾是英国国王餐桌必备。英国人待客,盐放于首席,坐在盐瓶之上者为上宾,反之即是小人物。在英国历史上,偷盐或多取盐都被视作犯罪,现代英语中薪水salary就源于salt。中国封建史很长,许多习语都反应出当时的社会特点,如:官官相护、官逼民反、只许官家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等。所以英汉语习语,都不同程度地打上历史烙印。
  4.宗教和信仰元素。英国人多信仰基督教,又深受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影响,很多习语源于圣经、古希腊罗马神话和民间传说。如:too much curiosity lost paradise(失乐园)就出自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而the last straw(最后的稻草)来源于习语the last straw breaks the camel’s back。传说农夫把稻草一根根加在骆驼背上,到最后一根时,骆驼脊背压断。所以the last straw寓意微不足道的小事,加上诸多其它烦心之事,也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中国人主要信佛、道、伊斯兰教,佛教影响力最大,许多习语涉及佛教,如:粥多僧少、借花献佛、菩萨心肠、三教九流、临时抱佛脚等。这些习语充分地佐证了习语包含的宗教元素。
  二、英汉习语的相似点
  习语虽基于各自土壤,但人类生存的诸多共性决定了不同语言也存在共性。因此英汉习语的语义同样存在共性。如中国人厌蛇,汉语就有了许多贬义习语,如:蛇蝎心肠、牛鬼蛇神等;而英国人也厌蛇,习语take head of the snake in the grass(当心草丛有蛇)就表达了英国人警惕坏人暗算的心态。英汉语言中也有不少近义习语,如:隔墙有耳与walls have ears、轻如鸿毛与as light as a feather、欲速则不达与haste makes waste、三思而行与look before you leap、一箭双雕与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类语言是各民族生产活动的产物。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文化既存在特殊性,也有可相互借鉴的普遍性。所以学习习语,必须了解英汉习语的异于同,才能避免误解和曲解,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毕彦韬.语言与文化研究[M].人民出版社,1998.
  [2]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其他文献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重要作品之一,主要讲述了“一个纯洁女人”被虚伪的社会道德所毁灭的故事。在《苔丝》中,哈代大量运用前景化语言塑造人物形象,阐述作品主题。张谷若为了“道地”地翻译,采取了多种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兼顾了原作的文学性与译文的可读性。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译本;前景化;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李敬文,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一、引言  作为英国著名小说
【摘要】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野草在歌唱》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两部作品虽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但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二者折射出女性所面临近乎相同的生存困境。本文通过对《野草在歌唱》与《达洛维夫人》的比较研究,探析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女性对现实的反抗斗争,以期鼓励更多的女性积极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与社会地位。  【关键词】《达洛维夫人》;《野草在歌唱》;女性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高校教学模式在不断创新,各种先进的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有效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微课就是一种集合先进技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的新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运用该模式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辅助学生灵活掌握重点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本文将系统论述MOOC环境下大学英语微课教学与测评体系构建方案,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MOOC环境;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时代的更迭。每一个世纪都存在着一个影响世界格局的科技,而在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纪中,则是信息技术为主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在世界上的每一个领域都有所存在,即便是我们民众日常生活所需、上班办公等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在众多领域中,又以教育界最备受关注,教育一直都是我国发展的重头戏,尤其是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教育仍然是发展的主要火车头之一。教育分很多阶段和类型,而本文将主要针对高职英
【摘要】微课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微课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适应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促进了教学的变革。微课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有,可以有效弥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参与的兴趣,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从微课应用于教学的优势、劣势及作用三个方面出发,探究了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高中英语;优势;劣势;作用  【作者简介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不断加深,科普文本成为民众获取国外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媒介。如何翻译科普文本中存在大量专业术语、动词以及一些长难句对译者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对比Flying Home with Quantum Physics这一科普文的源语文本与目标语文本,发现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在指导科普文本翻译实践时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翻译;彼得·纽马克;文本类型  【Abstract】Wi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科技发展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为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微课程是以当代最新网络信息科技手段为依托,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移动学习或在线学习为主要目的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因此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发展现状来看,积极推进微课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动力,进而提高初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能够表现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英语写作也是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应用方式。但当前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普遍偏低,主要是由于高中英语教学关系到学生未来的高考,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将英语写作教学模块儿化,将英语阅读和英语写作分离,让学生通过背句型或者仿写优秀文章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就形成了当前的应试教学。这样的教学虽然能够让学生在英语写
【摘要】在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各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就初中英语该学科来说,其作为一门极具交际性的学科,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此,教师在组织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要立足该学科的特点,转变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方式,采取多样的方式将英语语言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在焕发英语课堂活力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应用对策  
【摘要】情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值得我们去深入地探讨与分析,以此来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我们将探讨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情感态度的积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和谐积极的互动,从而使教学变得生动而成功。  【关键词】 英语教学;情感态度;培养  【作者简介】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