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自有方向,而理性并不知道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在诚品,第一次和傻妈见面,我以为将会看到一双沧桑而抑郁的眼睛。
  独力带大两个女儿的国中老师,压抑的大半生,正要享受退休生活之际,发现罹患子宫颈癌。手术及治疗近两年后,带着未完成的梦想只身飞到法国,重新做回学生,面对充满未知的新生活。这样的经历,不得不让我如此联想。
  傻妈迟了几分钟,不好意思地忙着道歉,然后我发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张开朗、快乐的脸。
  
  报上偶遇的作者和题材
  初次见面的两个月前,在报上读到一篇名为“老妈法国游学记”的文章,作者描述自己的母亲如何在退休后突然宣布要去法国游学;自己如何在担心之余为这个路痴、又有点迷糊的老妈打包;老妈又如何从一开始打电话回来哭诉不适应,随即很快地爱上巴黎而舍不得离开……这文中的老妈和女儿吸引了我们,这么特殊有趣的经验能不能写成一本书,给更多的婆婆、妈妈鼓励?
  提到巴黎,傻妈一脸陶醉、留恋的表情,像是有千万件值得分享的事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巴黎太好玩了!……”傻妈说起话来速度有点快,因为急着告诉我们巴黎有多好玩,双颊红扑扑的,脸上写满兴奋。
  在这之前,我们已和傻妈的女儿(文章的作者)丽心沟通过,因而得知傻妈过得不尽如意的前半生。当时还在考虑应由丽心执笔写这本书,还是由妈妈和女儿合写。
  我试着从眼前实实在在的傻妈身上,想象我们上一代的婆婆妈妈们刻苦的人生,隐藏着或已消失的自我。突然,傻妈引述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话,像是执魔法棒的小精灵,在我的心头轻点了一下:
  “老,永远是15年后的事。”傻妈说,这是她这趟巴黎行第一件学到的事。
  当下我十分确定,这本书应由傻妈自己来写,不是让女儿代笔,也不是和女儿合著。
  
  新生的内在,快乐的作品
  经过大纲及文章几次的往返讨论,四个月后,原本不会电脑打字的傻妈规规矩矩地准时交稿,没有一天拖延。
  我读着这20篇真诚的文章,内心非常感动,为着作者的自律及努力(不仅要写稿,还要学电脑打字),也为着她对人生、对生活的体悟。这不仅仅是一本游记,有美食、美景,有游学课堂上时而脱轨演出的爆笑情节,还有爱读哲学书的傻妈对女性自觉、对爱情、对死亡、对年龄、对美、对独处的诸多内省。海明威说,“如果你够幸运,年轻时曾经待过巴黎,那么巴黎将会一辈子跟着你,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飨宴。”傻妈自认,在巴黎这席飨宴中,她只取了一瓢饮,然而这已足够她沉醉一生。
  到这个阶段,脑海中对“书”已有具体的想象。但是,总觉得还可以更好。初稿的文章,事件顺序有些跳跃,某些有趣的角色似乎还可以着墨更多,此外,缺少一个连贯整本书的主轴。
  法文。傻妈在部分文章中自然而然地带出几个法文字或词,让文章的主题更显生动活泼,也轻易地传达出让傻妈活得自在满足、深深上瘾的法式情调。何不以此作为全书的串场方式?
  我请傻妈重新整理文章逻辑,将20篇扩展为25篇,并且每篇以一个法文字开场,而这25个法文字正可以代表傻妈在巴黎体会到的快乐哲学。
  同时,我也有功课要做。傻妈给了我一本丽心画的素描本,里头全是她眼中的傻妈天真又迷糊可爱的行径,以及这趟游学过程中令人绝倒的几个片段。我想把这些漫画融入傻妈的文章中,让两种角度不同、然则本质一致的元素,以自然、协调的节奏,共同创造出一本独特的书。
  书印好的那天,傻妈到公司来拿书,开心得像个小女孩似的,抱着我们又跳又笑。傻妈原本个性中纯真、热情的一面,展露无遗。那份快乐之情,也感染了我们。
  
  找到丈量幸福的零起点
  书里有一篇,提到巴黎圣母院前的一个铜星标志“Le Point Zéro”,全世界和巴黎的距离都以这个“零起点”起算。傻妈问,然而丈量人一生的幸福,又该以什么作为“零起点”?“在这么多可选择的‘零起点’中,什么才是你人生最终的信仰?什么样的信仰才能永保平安、幸福、赚大钱?什么样的‘零起点’才是一个真正的、不被人所操控的信仰?”
  “心自有方向,而理性并不知道。”这是傻妈最喜欢的哲学家帕斯卡所说的话,也是支持傻妈在年过半百之际、毅然决定挑战自我,到法国游学的动力。
  我感觉,傻妈藉由这些文字向读者诉说,每一个人的“零起点”并非出生就注定,只要我们愿意,任何时刻都可以是一个新的“丈量幸福的起点”。
  诗人导演鸿鸿为这本书所写的推荐序最末,提到一位老妇人,“因为没有回应少女时期在森林中听到的一首歌,而毕生恍然若失,觉得从未真正活过。”他喜见傻妈给了自己机会,去回应那首属于自己的歌。
  新书发表会上,傻妈和一起读经的十几位好姊妹,一起献唱了一首歌,“……头上的乌云,心里的忧伤,全都洒落……”不论人生过得如不如意,每位头发灰白的妈妈脸上,都流露出自信愉悦的表情。傻妈唱得最大声。
  我想我终于知道,那天在诚品看到的笑脸,来自什么样的心境:勇于再给自己一次机会的傻妈,回应内心的呼唤,推开门后,看到的是怎样的一片蓝天……
其他文献
书香:您认为,在电子书时代,十万字的东西是没什么人有耐心读完的。可是kindle等手持阅读器其实还原了很多阅读体验,它并没有改变以往的阅读模式。您为什么觉得深度阅读成为不可能?  陈(颖青):我说的不容易读,指的是线上和线下的区别,如果机器是线上的,我觉得仍然是有困难的。像kindle那样的机器,它线上是直接连到amazon书店去下载书,读的时候虽然是线上,但因为它是专用的机器,你只能读书不能做别
期刊
“展万卷书,系两岸情。”当第五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书香还在鹭岛萦绕,当两岸业者交流合作的热情还在升温,当盛会带来的商机还在持续拓延,就在这个秋意盎然的季节,就在这个收获的季节,9月台北,书香蕴涌,第六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着,其盛大开幕,更是让人期待。  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始于2005年,自2005年7月、2006年9月、2007年10月、2008年9月、2009年10月
期刊
初春的午后,走出捷运景美站出口,扑面而来一股生活的气息。我走在蜿蜒的老城区街道,两旁都是商铺,熙熙攘攘。在“车前路2号”前转入一个小过道,搭乘电梯来到七楼。  迎面是门口挂着的一幅对联。上联是:曼妙文采诗书乐;下联为:娟娟巧思翰墨香;横批:小雅美学在堂前。这是张曼娟曾经的学生,现为中学国文老师送来的礼物。  而这闹中取静之地,正是“张曼娟小学堂”所在。  午后的天光投进教室,我端坐在为学生特别订制
期刊
近年来,随着物质水平提升,社会竞争压力也加大,一般大众的生活都进入了一个生活节奏紧凑、饮食无法均衡、运动量不足的恶性循环,造成多数人多少都有身心灵的健康问题,谈不上生病,但就是不对劲,也就是所谓的亚健康。因应这样的现代文明现象,台湾自90年代起,各种健康养生指南书、食谱、经验分享的养生图书就一直是出版市场的长销书种。  台湾的健康养生书在初期多是单纯病理健康为主题的养生书,如各式疾病,糖尿病、高血
期刊
到过东莞的人,几乎无不提起永正;到过永正的人,却几乎无不惊叹于这个“文化海洋、求知天堂”。昔日被称为“文化沙漠”的东莞,何以诞生全国最大的民营书店,谁又是这个“文化沙漠”的垦荒者?  这里,我们将一起见证这位垦荒者的神话。故事,还得从广东永正图书有限公司(原东莞市永正购书中心有限公司,于2008年5月份更为现名,以下简称永正)刘森董事长说起……    从大学教师到清洁工,艰辛的工作历程,是对垦荒者
期刊
张曼娟老师是很难描摩的对象,尽管她是对我影响最深的作家、老师、朋友、工作伙伴,许多时候依然觉得她是不容易了解的。  她是最佳游伴,台湾曾经办过一次票选“最想一起旅行的名人”,曼娟老师就在榜上,虽然那时候她还没出版旅行文学《天一亮,就出发》,但她有一种令人心安又自在的特质,若能与她相伴到海角天涯,肯定是丰富喜悦的旅程。  她是美食雷达,不管是在熟悉或陌生的城市,曼娟老师总能寻觅到美味的饮食,当她享用
期刊
还原演化论:重读达尔文《物种起源》  作者:杨照  出版社:麦田  出版日期:2010年1月    《查令十字路84号》作者海莲·汉芙在她的这本小书中有一句名言:她绝不买一本没读过的书,因为那就和买衣服不试穿一样冒失。和这句话同样有趣,而且发人省思的是:每年一到春天,她就会大清仓,把一些她再也不会重读的书全部丢掉,她说,这就跟她会把再也不穿的衣服扔了同样道理。真正需要被保留下来的是那些值得重读的书
期刊
如何面对老年,是现代人生命中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科技发达、医疗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提高,我们似乎都拥有可以预期的老后。在规划自己的老年生活之前,我们先在自己的长辈身上看见了衰老的到来是怎么一回事。人类的生命原型,从来就是孤独的。因为孤独的缘故,不管在哪一个年龄层,每个人难免渴求形式不一的亲近或陪伴。亲人之间的相互宽谅、体贴照料,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之一。然而,人生的可怕往往如同张爱玲所说,上半辈子
期刊
内幕是,接下稿约时我心里已经明白,编辑小姐期望香港的我推一本香港的书。然而在我避开一些看不完、写不来的东西以后,几乎只剩下这本台版的《绿领经济》可选了;我同时明白,大方的编辑小姐会让偏离潜规则的我顺利过关。    内幕是,接下稿约时我心里已经明白,编辑小姐期望香港的我推一本香港的书。然而在我避开一些看不完、写不来的东西以后,几乎只剩下这本台版的《绿领经济》可选了;我同时明白,大方的编辑小姐会让偏离
期刊
整理_ Photo_时尚廊+彼得猫·古本店 Design_周富标“是谁传下这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  郑愁予的诗,经过借用,成了北京万圣书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每一位爱书人的心里,都有一盏属于自己的温暖灯光,也有一间开在心房的理想书店。  只是,我们该感慨自己何其有幸,亦或怨叹何其不幸,将亲历阅读的变革时代。  当书不再是我们所以为的样子,还有书店吗?  书店从业者、资深老编、作家……爱书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