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灿耀 画出80后该有的花鸟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b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边常有人吐槽:当下很多的牡丹画,怎么看都俗,要是家里挂画,绝对不挂那些陈陈相因,一成不变的中国画。确实,中国画传承了几千年,能玩的古人也玩得七七八八了,要想创新,玩出自己的特色还真不是容易的事。其是俗的不是牡丹,而是那些毫无诚意的重复描绘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国色天香才变得俗不可耐起来。
  当80后遇上传统花鸟,会有着怎样的碰撞?李灿耀,一名素人出身的艺术家,也没有专业背景。就凭着自己一腔热爱,硬是要在花鸟画里闯出点名堂,让年轻人乐于收藏,还纷纷感叹原来花鸟还可以这么画。而他的艺术成长经历,也是一个励志的故事。
  一个“素人艺术家”的逆袭之路
  年轻时,李灿耀辗转做过很多工作,因为痴迷艺术,便一直边工作,边吃苦耐劳地坚持作画。
  2007年,李灿耀迎来了自己人生一次极为重要的转折,让画画彻底由业余爱好变为终生职业。
  那一年,李灿耀刚辞去了一份工作,跑到桂林阳朔散心,偶然间遇到了从事书法创作的艺术家孟辉,当时孟辉在阳朔开了一家店,平时也卖自己的书法作品,到访的李灿耀表示自己也很喜欢书画,孟辉便让李灿耀画两笔给他看看,年轻的李灿耀不假思索,试着画了两笔,孟辉又问道:“你愿意跟我学吗?”“求之不得!”李灿耀脱口而出。
  就这样,李灿耀跟着孟辉在阳朔学习,并一直深受关照和鼓励。从那时起,李灿耀萌生了要一直画下去的信念。
  所幸,李灿耀有着过人的天赋,这种天赋就如同一颗种子遇上合适的土壤,便能迅速生根发芽,他勤勉地四处写生,忘我地在宣纸上挥洒,
  因为李灿耀认为,如何判断一个艺术家在未来是否会取得成就,关键在于看其是否有一颗纯粹对艺术一如既往执着、狂热的喜爱之心。毕竟艺术之外的诸如名、利,它们并不可以完全成为一个艺术家不断自我否认、超越的恒心与动力来源。
  当然,光有热忱还远远不够,光靠画画养活自己并不容易。不过,年轻时的李灿耀没有太多顾虑,敢于闯,也率真而自信。
  “我常常会告诫自己自知比自信更为重要,而自信又一定大于自负。艺术到了真正的高度,从来就不分国界,更没有所谓的体制内外之分,靠作品说话的气候很快会到来,我感觉到未来有一个巨大的舞台等着我。”
  而李灿耀无疑是幸运的,他在自己的艺途上,还真的遇到了几位伯乐。
  2014年,李灿耀的作品被一位澳门藏家看中,对方十分欣赏李灿耀对艺术那份纯粹的热爱,在澳门教科文中心为他举行个展,题为“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梅花香自苦寒来·李灿耀水墨画展”。对于一个青年艺术家,能受邀举行盛大的个展,无疑是重大的鼓舞。随后,李灿耀还因此得以结识著名艺术家赵准旺,并拜其为师,进入北京荣宝斋进修。
  平時,李灿耀与老师同住,有时间就跑到北京各大美术馆、博物馆参观,常常跟随老师走访京城艺术界的各位大咖。在北京进修的岁月,使李灿耀得到磨炼,见识、眼界也快速、极大地提高了,他越来越清楚自己的追求,他要在艺术上找到自我。学成之后,他回到了广东,潜心进行创作。
  讨厌一成不变,要“革自己的命”
  李灿耀对自己的创作有很高的要求。“作品为何可以感动人?我想是作品里透露出了真实的个性光彩和人性的光芒。因此,我不允许自己的作品说半句假话!这就要求自己要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
  他厌恶一成不变和千篇一律,因为迷恋毕加索那句“整个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期待着我们去创造,而不是重复”。“不断创作的过程,我认为就是不断了解自我的过程。因此,我似乎越来越清晰究竟怎样表达自己,呈现自己的艺术面貌。而面貌即风格,而风格大概就是艺术家的生命状态和看世界的方式。除了不断探索,我别无选择。”李灿耀这样说。
  而李灿耀一直坚信作品是艺术家最好的代言。自2011年至今,每年他都会出一本属于自己的新画集。“每一本新的画集我绝不会重复以往的作品内容,我要求自己一定要有新的内容呈现,这对我来说是最好的鞭策。每一本新画集不单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创作记录,更是对自己的突破与超越。”李灿耀这样解释。
  他在技法创新上,为了让颜色达到自己理想的效果,李灿耀常常把颜料进行自然风干,捣碎后再用来创作,经过这样处理的颜料会变得难以控制,与水相融后会产生千变万化的效果,而画面色彩也会变得更沉着,减少了“火气”,艳而不俗,在纸上呈现出别具韵味的野逸与清雅。他最近创作的作品《待放》,就不下三十遍一次次地染,最终画面上呈现的绿色,让人惊艳,甚至让人疑惑这不是国画颜料所作。
  此外,李灿耀还经常通过裁剪、分割画面,增强画面的构成感。而且他对画面的分割还别出心裁,常把画面分割成不对称或不均匀的几个块面,令人耳目一新。
  画出80后该有的花鸟
  对于很多人来说,花鸟画无非就是梅兰竹菊、牡丹、荷花等。这些描绘了上千年的经典,怎么画才不落入俗套,避免“老气横秋”?尤其作为80后的李灿耀,如何画出年轻的气息,这也是他积极探索的。
  李灿耀在创新上最大的优势是,他并非美术学院出身,没有受过系统的美术训练,也没有受到国画绘画在门派、技法上过多的束缚。所以,他的创作在传统的基础上放得更开、更大胆,甚至是“任性妄为”,画面常常以没骨或大写意的形式呈现,给人意想不到的精彩,个性十分张扬。
  “我认为大写意不单是一种技法、一种精神,我想它更是生活中的一种态度作风,于人于画,真正的大写意是我毕生所追求的。”
  而李灿耀笔下的花鸟,打破了章法、笔墨语言,给人清新、梦幻之感。
  比如,李灿耀笔下的牡丹,不仅仅是国色天香之姿态,更是繁花在纸上盛开过的痕迹,一朵盛开过的花,在它的纸上停留过,开始恍惚不敢确定自己是该矜持还是该徐徐曼舞清波,似有律动游韵。让定睛细看的人无法明确区分它的种类,似在风间摇摆的一缕怅然魂魄,糅杂一起,变成了水汽淋漓的出水芙蓉。绝不仅仅是古意里那种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的明确。
  他画牡丹,不是为突出这一簇自李唐来世人甚爱之骄傲。也不着意于彰显牡丹那种千娇万态破朝霞的不可一世之浓艳。他只是不断地在一簇花的描绘上研磨他自己的情绪,消磨掉单一的视觉之美得到的震撼转化。无论是过去广受赞喻并获澳门基金会收藏的牡丹作品《初春》,还是其现在的牡丹新作总是带给我们别具风格的新意。这种创作上的惊喜不断大概是来源于李灿耀认定的一个艺术家必须要有一双属于自己的发现美的眼睛。
  李灿耀说很多收藏他画的,都是80后、90后,对于这一代年轻人来说,家具不再是古典红木,而中国画要融入他们的家居,就必须变得更时尚,通过作品传达年轻人彼此之间的共鸣,这便是李灿耀理解的“笔墨当随时代”。
  创新与传统,在李灿耀看来并不矛盾。“创新是因为我深爱着传统,在我看来,画家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过了若干年后,人们在谈论艺术的时候,会谈到某某画家画过某些经典的画。
  人们常说中国画笔墨继承很重要,文化修养很重要,但我觉得逻辑和常识也很重要,正如艺术家石鲁所说的:“你画得好,传得下去,就是传统,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代一代人沉淀下来的经典,也从来不会是一个固有的标准。所以传统一定是‘活’的。”
  谈及今后的方向,李灿耀表示:“艺术家一定要思考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审美,这也是我往后一直要探索、坚持的理念,活在当代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用心感受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这一点很重要。”
  所谓三十而不惑,过了而立之年的李灿耀越来越自信,他在艺术上找到了自我,同时他不愿裹足不前,时刻求变,让人每翻开一本作品集,总能见到不一样的精彩,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艺术家的人品和个性很重要,这直接决定了一个艺术家在艺术道路上能走多远。这些年,可以看出李振中在不断的成长中有取有舍,有加有减,他开始用一个艺术家的态度、方式和方法来思考了。
   (编辑/雷之焕)
其他文献
德性诚信是中国传统社会诚信的主要类型,传统社会诚信建设是个体、家庭、社会、国家多维互动的动态过程。随着社会形态的演化,制度诚信逐渐成为中国现代社会诚信的主要类型。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维度推动诚信知识与思维的嵌入,有助于形成对诚信的理性认识,进而在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诚信。
2021年5月14日至16日,“新时代·新问题·新经验”一首届全国青年学者美育学论坛在杭州师范大学举行。论坛由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丸院与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联合主办,并得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美育学刊》杂志社的支持。论坛开幕式由教育部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杜卫教授主持。杭州师范大学校长尚永丰院士致欢迎辞,他表示,在当前党和国家积极推动美育的背景下。
在审视音乐的过程中,由音乐符号所形成的记谱音乐成为我们的分析对象,这里面似乎隐藏着一个矛盾:事件是毁灭结构并且生成新事物的,但是记谱本身的目的是明确地传递音乐中的信息,这种“明确”的要求,显然是要建立一个稳固的结构,而记谱音乐所带来的“真实性”问题以及忠实于乐谱的讨论,似乎又将音乐演奏推向了德勒兹所定义的第一种重复--不包含差异性的重复。这个矛盾似乎表明记谱音乐是反事件的。因此我们要重新审视记谱音乐是否是反事件的以及其中音乐与符号的关系。
很多患者寻求中医药治疗时存在选择性偏好,考虑患者偏好的部分随机临床试验(partially randomized patient preference trial,PRPP)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应对传统的随机分组带来的方法学挑战。通过对一项PRPP设计的关于针刺与拔罐疗法对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评价研究的案例分析,对该方法的方法学原理进行介绍,并与传统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对比,探讨此方案在中医非药物疗法疗效评价研究领域的优势及可行性,为中医非药物疗法的疗效评价提供新的方法。
目的探讨靛玉红及丹参酮Ⅱa联用促进雄黄降解突变型PMLA216T-RARα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雄黄作用于野生型及突变型PMLA216T-RARα,观察2组细胞PML-RARα降解作用,验证PMLA216T-RARα存在砷剂耐药。根据CCK8测出的IC50值确定各组分浓度,使用不同浓度、不同组合的雄黄、靛玉红、丹参酮Ⅱa作用于转染PMLA216T-RARα细胞,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单用、两两联合及三者联合对PML-RARα的降解及自噬相关因子(p-mTOR、LC3B)的作用。分别联用蛋白酶体抑制剂卡非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行业标准《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日前,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负责人。问:近来,城市体检评估成为规划管理领域一个热词,能简单介绍一下这项工作的来龙去脉吗?答:党中央、国务院对城市体检评估工作高度重视。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要求,强化规划监督检查,保障规划意图实现。
岭南传统建筑技艺是在岭南地区传统建筑营造和装饰上广泛应用的技艺,主要有“大木作、三雕二塑、嵌瓷、彩画”,目前其中的某些工种已濒临失传。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广东地区的乡村基础建设和文化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乡村传统建筑风貌遭到了严重破坏,同时新式洋房拔地而起,逐渐形成了“千村一面”的现状,已经让很多人找不到乡愁,失去了记忆中的精神家园。岭南传统建筑技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可以对现存传统建筑进行保护修缮,使濒临失传的技艺得到传承,另一方面应用于乡村新建筑的建造与
我国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发病率高,且确诊时多为中晚期,常规治疗手段疗效欠佳。寻求新的有效治疗手段,采取合理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是提高中晚期肝癌疗效的关键。近年来,中国学者创新性地将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FOLFOX方案应用于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显著提高了肿瘤反应率和病人生存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肝细胞癌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凝聚中国专家采用HAIC治疗肝癌的经验,旨在以此为蓝本,求同存异,将HAIC更合理、有效地应用于肝癌的治疗中。
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回望百年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始终在着力探索\"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历史课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史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力量,是党开启下一个百年征程的宝贵精神财富。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中国共产党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挫折,继续书写百年奋斗的新篇章。
在收藏圈子,有个“怪现象”:喜欢收藏古玩的甚少关注当代艺术,喜欢当代艺术的,则对古典艺术鲜有涉猎。艺术家何天泉无疑是一个例外,从事当代艺术创作,又喜欢收藏古玩,这是他独具特色的文化标签,看似截然不同的两个领域,他都“玩”得很溜。并且,还能把两者合二为一,玩出点与众不同来。  一个迷恋古玩的当代艺术家  采访何天泉,不经意间从他收藏的古玩聊起。他的工作室一边摆放着画架、颜料等,调色油挥发出特有的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