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n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提问情境,激发自主求知欲
  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感知器官,激起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最大限度的集中注意力,连续不断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真正主动地“跳一跳摘到桃”,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教学观,更加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升学的教育,促使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疑布阵,创设出能使学生愤悱的情境,以便营造探究的氛围。教学中巧问善诱是营造这种氛围的最好方法。因此,教学中要善于问,更要会问,更要指导学生多问善问。要问得恰当,问在知识关键处;问还应掌握坡度,问在难易适中处:问更应选准时机,问在教学当问处。让学生感到时时有问题可想,促使联想,对比思考,设想种种解决方案,从而使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学生的大脑中展开,学生形成开放式探索性思维。除巧设疑问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评价,并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以表现的机会,以激其情,奋其志,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及探究能力都能不断提高。首先,上课时,可用提问的手段,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授氨气的物理性质时,我先做了氨气的喷泉实验,然后问学生:压缩滴管的胶头,挤出几滴水,有什么现象发生,喷入烧瓶里的酚酞试液的颜色是否有变化,为什么?这一下,学生的求知欲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因为学生观察到了这有趣的实验现象,就急于知道为什么,对于给出的问题就会积极的思考。当然对于氨气的物理性质的理解也就更为深刻了。其次,教师对于自己的设问在最后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解答。
  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自主探究欲
  传统的教育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种缺陷即缺少独创性。经验告诉我们,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在学过和未学过的知识之间,在未知领域与新领域的知识之间没有学生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教师能为学生架设联系的桥梁,诸多认识问题是可以突破的,这正是探究性实验培养的关键。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驱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被激活的转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先“设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化学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例如在“盐类的水解”教学中,针对“盐溶液是否都呈中性”的问题,可创设实验探究的情境:将分别盛有NaCl、CH3COONa、NH4Cl三种盐溶液的烧杯置于学生面前,先让学生推断它们的酸碱性,然后引导学生用PH试纸或紫色石蕊试液测试、验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实践中发现问题,形成认知冲突:盐不能电离出H 或OH-,为什么有的盐溶液却会呈现酸性或碱性?由此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在教学中还可创设演讲、悬念、竞答等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我在演示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实验时,有学生曾提出,烧瓶内的残留物为什么变黑,是否有新的黑色物质生成?此时就顺势启发:肯定有新物质生成,大家在课后思考一下会是什么物质,为什么有这种物质生成,此外是否会产生影响乙烯纯度的物质,怎样用实验论证。请设计方案,若方案合理,可提供实验条件供大家验证。这样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欲望,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有效探索,得到满意的结论。
其他文献
一、教学理念  “读”,是语文学科的主要特色。老师要通过“以境诱读、以读引读、以说带读”等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地读,从而达到“以读促思、以读激情、读中感悟”的目的。  二、教学特色  (一)重视范读  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要充分发挥范读引路的作用,使教学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  如在教学《桥》一文时,“山洪咆哮着,像一匹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我在朗读中渗透的那股势不可当的气
平方根和立方根是学生学习中两个很重要的概念。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对于今后根式的学习起到很关键作用。由于很多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深刻,容易混淆,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为了弄清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区别和联系,把它们联系起来学习。既有利于复习巩固平方根的概念,又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立方根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  (1)平方根定义:  如果一个数的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学校办学方向和办学水平的标志,更是学校社会价值与社会地位的支撑。近年来,贵州省桐梓县第四中学坚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原则,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着力构建有效课堂与和谐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构建品质课堂,向课堂改革要质量  自实施新課改以来,学校认真总结课堂教学中的利弊得失,做好阶段性总结,不断完善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于 2008
一所学校的举办,对于一个地区,也许不会改变其教育格局或影响其教育质量,但是对于一个人,却极有可能改变其一生。满洲里远方中学是一所民办中学,虽然占地面积不小,教学楼也很大,但在目前来看,对于呼伦贝尔市的高中教育似乎是无关轻重。然而,对于入校的一千多名学生,它却意义重大,因为他们的人生会由此而改变。  在目前大学不断扩招、新的高校像雨后春笋般地冒出、致使各地高考升学率不断提高的形势下,人们沾沾自喜地说
“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的总称,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本身就是学习的目标。借助于它,使学生获得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的陶冶,一种坚韧意志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  语文教育是任何学科教育的基础,它在学生素质培养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语文课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的作用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体现在它的工具性上,能培养学生的读、说、听、写的能力。  1、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读的能力。作为教师
电路故障,从学生第一次进入实验室就开始了。例如,电压表与电阻串联,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但电流表没有示数。对此,学生大惑不解,我在指导学生做实验时,采取以下的策略解决。 测定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电路示意图  故障现象一:将开关S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时,发现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指针沿逆时针方向偏转,这是因为电流表或电压表两接线柱接反了,将它们对调过来接好便可。  故障现象二:将开关S合上,发现灯泡过亮,这
My birthday is on May 5. My parents and friends celebrate it to me every year. On that day, we usually hold a small birthday party at home and invite my friends to come for a dinner. We chat, sang son
学校是什么?我认为,学校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地方。马克斯·范梅南有一句颇有诗性的名言——“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迷恋就是着迷,就是极致的、难以自拔的喜欢。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因为与孩子们的生命成长有关联而充满“意义”;学校在一切遵循教育规律的教育活动中,与孩子们一起创造着他们未来生活的“无限可能”。在师生相互映照、相互滋养的过程中,教师也得以在“迷恋他人成长”中成长,学校得以发展,也形成了我的教
郑志江老师于一九九二年七月毕业于兴仁师范学校,同年八月分配到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盘水镇江西坡高潮小学任教,2001年8月调入盘水镇第三小学任教。任教20年来,加强业务、政治理论学习,注重知识更新,取得大学专科学历(大学本科在学习之中)。长期任小学各学科教学、班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语文教研组长、总务室负责人等。  他二十余年如一日,锐意教育教学改革,以研促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他始终以德育为首,
6月28日,教育部、浙江省在杭州召开共同推进新时代浙江教育改革会商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建立部省会商机制,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双方共同推进浙江教育改革重点任务,推动浙江教育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凝聚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强大动力。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出席部省会商会,并一起见证双方签署共同推进浙江大学“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