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gean1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结合当下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从转变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合理运用新媒体资源,完善历史课堂教学内容这几点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为初中学生的历史成绩与学科素养夯实基础。
  关键词:新媒体;初中历史;教学研究
  引言:实际上,新媒体为一种信息载体,拥有极强的交互性、海量性、共享性以及及时性,可以最大限度的丰富学生的知识点,充实教学内容。以往的历史教学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初中生的学习热情不能被调动出来,教学水平也很难进一步实现提升。而运用多媒体与互联网,采用不同形式,比如视频、音频、动画等,可以把繁杂的历史知识直观且具体化地展示出来,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主要内容为新媒体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1、新媒体的特征
  新媒体的特征主要有拥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具有较强的传播性与时效性,详细内容如下:
  1.1拥有丰富多彩的内容
  在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让大量知识传播渠道被打通。与广播、报纸以及书籍等传统媒体不一样,新媒体与互联网可以把多种教学资源有机整合起来,记录并传播有用的信息与知识,并可以集图像、文字以及声音为一体,实现知识的具象化。与传统教学相比,引入新媒体技术的课堂更加多彩,相比于以文字与语言叙述为主的方法,新型的方法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1】。
  1.2具有较强的传播性与时效性
  和传统的课堂教学与传统媒介不一样,新媒体依托互联网和多媒体工具,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把零散的知识信息整合起来。传播时效上,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展示出了及时且全面的特点,切实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大大的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完善了信息内容。依托多媒体影像,可以把互联网内的教学资源,充分地向学生展示出来,并且可以把多种有用的信息,辐射至边远区域,尤其是经济发展滞后与教学条件不完善的地区,让那里的学生可以感受到新媒体与互联网带来的咨询与信息,拓展他们的视野【2】。
  2、新媒体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有转变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合理运用新媒体资源,完善历史课堂教学内容,详细内容如下:
  2.1转变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过去的历史教学中,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多半都来自于教材,采用文字叙述的方式传授知识。历史是一门繁杂性极强的学科,历史知识牵涉到很多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地点,需要死记硬背一些内容,考验学生的记忆力与学习能力。而绝大多数的初中历史教师又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展开填鸭式的讲解,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此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运用新媒体及时去增强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提升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他们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去发现与探索历史事件,体会历史文化,丰富其知识体系,增强其整体能力。比如,在讲授“青铜器与甲骨文”时,若是单靠教师口头表达,此节课的知识讲解会变得非常乏味。由于青铜器与甲骨文同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单靠语言叙述是很难表达出青铜器的精美、甲骨文的巧妙和神韵。而应用新媒体,在网络中搜索与青铜器和甲骨文相关的视频与图片,在课上为学生们播放出来,则可以让其对古人的智慧以及技术有着更加深入的認识与掌握,另外还能调动其对文物的探索兴趣,增强课堂活动的参与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
  2.2合理运用新媒体资源,完善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
  历史牵涉到很多人物和事件,每件历史事件的背后均有着非常繁杂的社会背景与成因,而每个历史人物都有着传奇的人生与独特的性格,甚至可能对后人有启迪作用。不管是哪种事物都有好坏两面性,我们不可以单一的去理解与评价,更不可以以偏概全。而历史课本因为篇幅及内容的局限,所编制的内容尽量的简洁与精炼,并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式。如此便会让一些内容出现缺失的情况,使学生们理解难度变大,甚至出现误解或者误读的情况。若想转变此种不良的现状,便需要初中历史教师进一步挖掘课本内的知识点,并适当的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延伸,从而完善教学内容,给学生拓展知识面,才会使其对历史有着更加系统的认识,实现丰富知识体系的目标。在信息及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依托新媒体与互联网展开辅助教学为每位教师务必要掌握的技能,可以切实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应用互联网去搜索并整理同本堂课息息相关的文字资料或者影视资源,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还能依托影视资源,使学生们对当时社会环境产生更加系统的掌握,此种教学辅助手段对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具有积极作用【4】。
  3、结语
  综上分析,基于新媒体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若想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应不断创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方法。打破应试教育的牢笼,应用互联网资源与多媒体工具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拓展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让历史学科的教学意义发挥出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孙蠡.“学困”学情下历史教学方法选择的思考[J].华夏教师,2020(10):25-26.
  [2]董野.以培养兴趣提升能力为目标的历史教学方法浅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9):147.
  [3]黄丹.“先学后教”历史教学方法的尝试[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2):96-97.
  [4]马晓芳.试析新教改环境下历史教学方法与创新[J].才智,2017(14):33.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前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幼儿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除了让幼儿学习文化知识以外,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其中通过音乐、美术等教学活动的开展,幼儿会很有兴趣参与其中,从中感受艺术中的美,受到思想上的熏陶,促进实现良好品德的塑造和发展。为此,幼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样性艺术形式,提高幼儿兴趣,要重视教学的实践性,促使幼儿展现和提升自己,可以通过
期刊
摘要:小学古诗词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去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效率达到最大。随着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情境创设这一教学方式逐渐出现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本文即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求情境创设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情况。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引言:情境教学是近年来广为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不仅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在其他的科目中运用也很广
期刊
摘要:时代的进步离不开人类的创造,创新已成为人类发展的主旋律。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必须从娃娃开始。在幼儿时期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非常重要。艺术教育是培养儿童思维、品格和人格的黄金时期。如何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重要领域。  关键词:美术教育;幼儿;创造性思维  一、幼儿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了解幼儿的心理变化,促进情感交流  美术课上的儿童绘画是儿童展现自己内心世界的思想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经济发展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相应的社会问题。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压力让人们心理和人际交往关系逐渐变得紧张,有关生命的各种不良事件也频频出现,这不仅对于成年人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也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新闻报道出现有关小学生生命不良事件的报道数量逐年增多,这不得不让社会进行反思和思考,开展合适的小学生命教育课程。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摘要:活動室里每天都有幼儿喝过的空牛奶盒,空饼干盒等,觉得扔了可惜,又没有合适的处理方法,为此我就想和老师、家长们利用废旧材料来制作小玩具,一物多用,一物多玩,来弥补幼儿游戏的要求和不足,把制作好的玩具用到幼儿一日活动中,来进行一些游戏活动。废旧材料不仅丰富了幼儿游戏的材料,也弥补了现在玩具玩法单一不足,同时也能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让幼儿在充分的活动中得以满足,获得知识、技能的提高。  
期刊
摘要:幼儿健康是学前教育的重中之重。《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首位。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关键词:幼儿;健康;中医  幼儿教育工作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中医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幼儿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影响了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幼儿园开展中医文化教育十分必要。幼儿学习方式是游戏,我们将中医教育融入游戏之中
期刊
摘要:在小学的班级当中,班干部是管理班级当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班干部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能够减轻班主任以及学校的负担,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增强学生的办事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这也就使得班干部的管理是小学教育实践中最受欢迎的一部分,班干部的岗位设置、选拔条件以及如何培养等都成为至关重要的研究问题,最终的研究结果以及实践的成果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干部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本文以当前小学班干部管理的现
期刊
摘要: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学生要想学好数学,也必须要具备相应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才是掌握了数学学习的核心和关键,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探究,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才是数学教学的最好途径。高中数学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空间想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