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下动脉闭塞的腔内治疗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0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40例膝下动脉闭塞腔内治疗的疗效.方法 2006年1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40例下肢膝下动脉闭寨患者41条患肢行44次腔内治疗,平均年龄(76±6)岁,治疗前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足背动脉0.39±0.20,胫后动脉0.39±0.23,严重下肢缺血(criticallimb ischemia,CLI)占80.49%(33/41).结果 治疗后ABI足背动脉提高了 0.43±0.22(P<0.01),胫后动脉提高了0.43±0.25(P<0.01).35例36条肢体获随访,平均随访(6±3)个月,Fontaine Ⅰ级与Fontaine Ⅱ A级肢体共计28条,占77.78%,CLI降至19.44%(7/36),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随访时ABI足背动脉0.63±0.22,胫后动脉0.56±0.2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及随访时患肢的足背动脉与胫后动脉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组围手术期截肢率为0,围手术期死亡率2.5%,总死亡率15%,保肢率100%.结论 膝下动脉腔内治疗后疗效和平均随访6个月的疗效均令人满意;膝下动脉腔内治疗可以成为膝下动脉闭塞治疗的首选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接受择期手术的结直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入选的70例拟接受择期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35例,分别接受快速康复治疗及传统治疗.数据资料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和Fisher's精确概率法.结果 62例患者完成试验,快速康复组32例,传统治疗组30例;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6±1 vs.11.7±3.8 d,P<0.01)、
莫匹罗星软膏是一种白色亲水性外用抗生素软膏,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造成皮肤感染的各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适用于各种细菌性皮肤感染。由于莫匹罗星软膏能通过局部用药,直接作用于创面,迅速有效地控制创面感染,因而近年来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褥疮合并感染的患者。有报道显示,与传统疗法相比,加用莫匹罗星软膏后,可使各种褥疮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正如在本例报告中所观察到的那样,莫匹
期刊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 PRT)是指原发于腹膜后间隙的肿瘤,不包括腹膜后脏器本身发生的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0.07%~0.20%。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共手术治疗PRT43例,根治性切除34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44岁,因发现右乳肿块5个月入院,查体:右乳外下肿块,质地韧,边界清,活动度尚可,与皮肤无粘连,无乳头溢液,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彩超:右乳外下象限一低回声团块,大小1.45 cm×1.07 cm,形态欠规整,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尚清晰,无包膜。
期刊
自Ohara[1]于1963年首次报道了腔-房人工血管转流治疗布加综合征以来陆续有文献报道证实它不仅能有效地降低下腔静脉压而且也可不同程度的缓解门静脉高压[2].我院自1994年6月至2007年6月应用腔-房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下腔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患者162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胃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在发达国家胃癌的发病率下降,但病死率下降不显著,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二位,在国内胃癌病死率仍居首位.病死率居高不降是由于早期诊断率低(1期仅占10%),手术切除率低(根治切除率占50%~65%),5年生存率低(总体生存率仅40%)[1]。
期刊
一、会议概况  由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和上海其胜生物制剂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09·粘连防治与进展医学高峰论坛"于2009年2月22日在上海兴国宾馆隆重举行.
期刊
肠造口的还纳不是一个单纯的肠吻合手术,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达32.1%[1].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肠梗阻、切口感染、腹腔感染以及切口疝等.我们通过对72例肠造口还纳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肠造口还纳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以及并发症的预防。
期刊
传统观念认为,在消化道吻合术后使用鼻胃管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然而循证医学证据显示,择期剖腹手术后没有必要常规放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近年来提出的快速流程(fast—track programmes,FT)概念,更主张简化甚至不常规放置胃管,因此本研究针对择期结直肠癌手术后的患者,比较早期拔除胃管与常规安置胃管的优缺点。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又称脉管内平滑肌瘤病,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子宫肿瘤.该肿瘤组织学上呈良性增生,但是具有侵及静脉和淋巴管的不良生物学行为,常常超出子宫范围,沿宫旁静脉、髂静脉延伸达下腔静脉,甚至累及右心或肺动脉,成为心脏内平滑肌瘤病(intracardiac leiomyomatosis,ICL).以下腔静脉或右心房病变为首发症状瘤病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