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斯大林时期苏共执政的合法性资源

来源 :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122022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政合法性是指公众对现存政治秩序的认同,包括价值认同、制度认同和政绩认同。任何一个政权的存在和正常运行都必须拥有一定的合法性依据,也就是合法性资源。斯大林时期的苏共也不例外。在斯大林时期,苏共拥有的合法性资源主要有俄国的传统资源、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资源、社会主义制度资源以及领袖魅力资源。
  一、俄国的传统——长期的集权统治
  从俄国发展的历史来看,俄国在革命前是一个长期实行集权统治的国家。在经济上,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在十月革命前还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也就是说,俄国虽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但其在经济与政治方面仍然保留着浓厚的封建传统的特点。可以说,俄国的资本主义在相当程度上是在封建主义的体制中运行。在这样的政治经济条件之下,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沙皇一人手中,沙皇实行的是长期的专制制度。因此斯大林体制的形成与历史传统因素有关。
  斯大林从俄国历史传统所继承的最主要的就是沙皇的集权与扩张。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需要一个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并依靠它把经济权集中在少数人乃至斯大林一人手中,成为其推行各种政策的经济基础。俄国在政治、经济与社会方面的落后,也决定了人们对于接受真正的民主理想准备不足,在群众的意识中,“好沙皇”、永远正确的无所不知的领导人等老观念根深蒂固。这些老观念在斯大林时期被广泛加以利用,成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心理基础。
  二、意识形态——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任何一个政权的合法性,都包含着意识形态因素,都离不开意识形态的支撑。对于意识形态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社会意识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说明意识形态关系到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甚至是生死存亡。意识形态作为一套认知、信仰价值体系,它是政党用来吸引民众及赢得民众发自内心的认同、支持与服从的强大工具。因为它具有辩护、约束、激励、节约等功能。因此,进行政治统治的任何一个政党,必须加强其意识形态的教育,巩固其执政合法性基础。
  苏共是借助于意识形态夺取政权的,那么,其革命成果也需要借助意识形态才能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与其他政治制度下的政权相比,苏共对意识形态的依赖程度更为强烈,表现为苏共的每一个政治活动都有意识形态的烙印。那么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缘何成为苏共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呢?
  第一,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本身的吸引力。苏共之所以以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得到了苏联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向人们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与压迫的美好未来。俄国经济、文化的落后,使得民众以极其朴素的情感在自觉或不自觉间,认同和接受了那有着平等的美好未来图画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第二,在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下,苏共带领苏联人民群众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夺取政权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依然发挥着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斯大林时期,苏共就是在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带领苏联人民取得了伟大成绩:赢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实现了经济的工业化和文化革命,在科学发展领域进入先进国家行列等等。一系列成就的取得,引发了苏联广大民众对社会主义强烈的民族情绪和普遍认同,增强了他们对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这是苏联人民接受和认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原因。
  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罗伯特·古丁曾经说过:“制度不仅是‘游戏规则’,它们也影响到一个社会应建立什么样的价值,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公正、集体认同、财产、信任、团结。”可见,政治制度的背后有价值在支撑,也可以说,政治制度与价值是一体的。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是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载体,也是斯大林时期苏共执政的重要合法性资源之一。
  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要素是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实现人民民主。它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同时,强调了其制度的民主性、平等性以及真实性,这就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构提供了内在要求。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解释,资产阶级民主制实现的基础虽然是政治解放,但这种解放仍然是建立在剥削与压迫的基础之上的,这就造成了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也就使得资本主义民主变成了一种虚假的民主。而社会主义民主就如列宁所说:“苏维埃民主或无产阶级民主在世界上第一次把民主给了群众、劳动者、工人和小农,世界上从来没有像苏维埃政权那样的大多数人民的国家政权,实际上是大多数人民的政权。”
  社会主义制度要巩固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恩格斯说过:“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制度创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不同社会制度间的更替。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替代,是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重大制度创新。另一种是同一制度内的不同的制度实践形式的变革。斯大林对于社会制度的创新属于后者。斯大林提出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三个标准,即基本实现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消灭剥削阶级。苏联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乃是针对新经济政策的一次制度创新。这种创新有力地促进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从而巩固了其合法性基础。
  四、领袖魅力
  所谓魅力型权威,是指个人凭借超人的才能、杰出的品格、英雄主义及其创立的典范、信仰而拥有的权威。在苏共的各界领导人中,斯大林是有着这样超凡的领袖魅力的。其领袖魅力之所以能够成为苏共执政的合法性资源有两点原因:
  第一,领袖因为其个人能力而使治理成为可能。马克斯·韦伯认为,能成为领袖的人,大都是革命时代的产物,都有着超凡的个人魅力。他们居于权力的中心,具有高超的智慧、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以及支配一切的力量,而被支配者是一帮狂热的信徒和忠心的追随者,受到‘克里斯玛’的暗示,会无意识地产生一种迷狂,准备随时为他献身。在此情况下建立的统治秩序,最能得到民众的认同和支持。因而魅力型资源也就成为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斯大林恰恰具备这样的一种超凡魅力。否则,也就不会产生“个人崇拜”,甚至到了神化的境地。
  第二,社会革命的力量推动了魅力型资源的形成。十月革命的胜利,在俄国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制度。新制度的建立、新秩序的维护都有赖于领袖的开创行动,领袖也就成了社会航向的指明灯,也就成为苏联民众的精神寄托,成为时代所必不可少的权威力量。他们的行动也具有了象征意义,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快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其执政提供合法性支持。斯大林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魄力赢得苏联民众的信任,苏联各族人民认定斯大林是他们英勇气概、爱国热情和必胜信念的化身。“为斯大林而战”似乎就等同于“为祖国而战”。
  虽然在斯大林执政时期,苏共执政的合法性地位可以说是比较稳固的,无可动摇的,这与斯大林的统治手段等有关,但是由于斯大林的个人独裁、个人崇拜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弱化了苏联后期执政合法性资源的作用,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隐患。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否定斯大林的历史成就。《斯大林时代》一书中这样说道:“他从1928年起,在一个国家,在一个为敌人的世界所包围的落后的农业国家里,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当他开始的时候,俄国是一个农业的和文盲的国家;当他结束的时候,俄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的工业强国。他两度这样建设了俄国:一次是在希特勒入侵前,再一次是在战争的废墟上。这要永远归功于他;他是这项工程的工程师。”
  参考文献:
  [1] 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从列宁到普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汪闻生.马克斯·韦伯权威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J].上海人大月刊,2010,(7).
  [3] 周尚文,郝宇青.合法性与苏联政治的嬗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4).
  责任编辑:陈 诚
其他文献
一、湘潭市党政一把手队伍建设的基本状况湖南省湘潭市现辖5个县(市、区),共有县(市、区)委书记和县(市、区)长10人。近年来,市委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着眼于全市改革
患者,女性,45岁,汉族,农民。因外阴黑色素瘤11月入院。体检:双侧小阴唇内侧各见-0.8cm×0.8cm×0.3cm黑色突起。右小阴唇下方见-0.8cm×0.5cm×0.8cm硬节,触之易出血。右
目的探讨PTEN与Fas蛋白在外生殖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外生殖器鳞癌组织中PTEN与Fas蛋白的表达。结果外生殖器鳞癌组织中PTEN与Fas蛋白表
期刊
大学生村官、原湖北省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党支部副书记高金磊荣获“CCTV2011年度三农人物奖”。作为最年轻的全国年度三农人物,他为20多万大学生村官赢得了殊荣,在全国亿万人
军委胡锦涛主席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是我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历史使命、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实现部队又怏又好发展的重大使命和坚强保证。落实
党组织在企业管理中起着政治核心的作用,党员在企业发展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sinonsal teratocarcinosarcoma,SNTCS)是一种极其少见的高度恶性的肿瘤,具有侵袭性高、生长迅速及预后差的特点,且该肿瘤形态多样,成分复杂,取材局限。因而,该肿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点。方法74例患者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T分期中T18例(10.8%),T219例(25.7%),T323例(31.1%),T424例(32.4%)。纵隔淋巴结阳性8例(10.8%)。远处转移2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高层住宅小区在我国的城市化的过程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包括高层住宅在内的高层建筑火灾也屡屡发生,高楼火灾危害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