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不迫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ha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有根,大风起而从容不迫;云无根,轻易便被风吹散。风狂躁不安,极具破坏性,但即便它露出野兽般的牙齿,树也只不过献出一些枯枝败叶。大风远去,树显得更加从容,像顶天立地的英雄。
  活得优雅很难,然而在我们接受考验和磨难时,在被温吞庸俗的生活研磨时,何不学学树木的镇定与从容不迫?
  没有谁会活得像树一样艰辛,闪电似刀剑般架到它的身上,霜雪也来腐蚀冻伤它皱褶的肌肤,疼痛深入骨头,但它早做到了无欲则刚,活得如日益高大,不忘在艰难不幸或庸常孤寂中,以繁复却纯粹的枝条,挥洒生命的新绿。那些树叶不再坚硬,不再孤绝,似是和解后的幻化,至柔至情至美至乐,远望时若云若岚若碧波涌动,近观时竟找不出任何一片的破绽,它们在风中摇摆、舞蹈、歌唱,仿佛一树精致、灵动、巧妙的楷书、音符和诗眼。是的,满树都是诗眼,从硬至柔,从聚至散,从抗争至虚怀,从石化至诗意,从土层下的拔地而起至风云间的丰美逍遥,大树活得现实而艺术、优婉而不迫,看得到的卓越飞扬,看不见的深邃远大,堪称一部活宝典。
  大风一吹,墙头草尤其显得左右不定。风再大,树也不会矮化为草,更不会谄媚似无骨的尘埃,成为风的装饰和尾缀,狐假虎威又空空荡荡。只有大树如同钢铁一般挺立在风中,不屈不迫保持着应有的弹性和韧度,卸去所有的欲望负担,廓清所有无干的因素,凝固精气神,保留大手笔,纵横如孤胆英雄,却制胜于无形。根定志坚、心聚神收,大树从容,迎风自助,愈挫愈勇,寂寞而胜。
  每每看到大风中的树木,我总是精神为之一振。这不是演习,不是表演,树自幼小而壮大,跟风的每一次遭遇都是真实残酷的生死考验,一边生长一边搏击,生存即战斗,生死相搏,不是凶猛剧烈的摧折,就是漫长无助的寂寞,伤疤树瘤犹如勋章。回风舞雪却不能摧枯拉朽,因为它再也没有什么枯枝败叶,它是不断生长的钢铁,长到足够高大时,钢铁也会开花,巍然屹立,气势扑面。风也切切,雨也切切,一树净叶、一树繁花、一树硕果、一树友善与正气,还有不言的美、无愧的怀念,既能震撼人心、鼎沸激情,又可使人抚树如晤老友,细细思忖,初衷难忘。
  我伫立大树下,看到它的万千树叶如刀片般在大风中竖起,仿佛要将天空切薄镂空,每一刀都那么精准,游刃有余。越来越好玩了,恨不得将整个人生嫁接到树上,成为它且战且戏的拍档。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抗战爆发的次月,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上海成立漫画宣传队,漫画队的当家人张乐平率领漫画队勇敢奔赴抗敌最前沿,足迹遍及南方十几个省份的城市和乡村,即便后来队员们逐一离去,他依然矢志不渝地孤军奋战到最后。  而就是这段血与火的战斗历程,为张乐平日后创作传世之作《三毛从军记》提供了不尽的生活源泉。多年以后,已步入人生暮年的张乐平不无感慨地说:“我这个漫画兵从1937年画到1945年,经历了抗战的全过程,武器
关键不是位置,而是位置上的思想  每一次讲座之后,都有青年问同一个问题:“老师,我最大的困惑是生活无聊,请给我一个指引。”我说:“问题其实很简单,感觉生活无聊的原因,是你对前程的迷惘和当下生活的失意。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你要唤醒自己对生活的热情,重新树立人生的方向。”哪一个人没有梦想?王安石有诗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如果有了这样的胸襟与怀抱,哪里还会有心情去无聊?  有人对我说:
尼泊尔的水资源十分丰富,在加德满都大街上、寺庙旁,甚至居民区里,都有很多古色古香的露天水池、喷泉和取水处。经常可以看到男男女女聚集在街边的露天水池里洗澡。虽然是在一个水池里,但是男女分别使用不同的水龙头洗澡,互相之间保持着一定距离。  这种沐浴不是完全赤身裸体。男人一般穿短裤,赤裸上身和双腿。女人则是头发高高绾起,在胸部以下围着一块布,穿着拖鞋。男人们都是携带洗浴用品来到水池边,在头上、身上打上肥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法国战败投降,割了两省地,赔了五十万法郎的赔款。当时法国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在科学上卓有成就,德国的波恩大学准备把名誉学位证书授予他。可是,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他毅然退回了波恩大学的名誉学位证书,一句“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掷地有声,之后便一心专注于化学实验室里做他的化学试验和微菌学研究。  他用一生的精力发现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1.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
四川省叙永县玉皇观,有1300年的历史。如今它名气响亮,不是因为历史,而是女孩钟嗣源已经在此修行三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90后全真教龙门派道长。  2013年毕业季,同学们都忙着找工作,唯独钟嗣源例外。她像往常一样,教室、宿舍、图书馆,三点一线,不受任何干扰,同学们戏称她“女神”。室友拉她去招聘会,她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室友不解地说:“再不找工作,就失业啦!”钟嗣源笑着说:“我早就找到工作了,毕业后去
● 一 ●  那天,我坐在一位修车大爷的摊位边等待大爷给我补车胎,此时正值学校放学的时间,不时有孩子过来拿充气筒用,孩子甜甜地喊着“爷爷”礼貌地说着“谢谢”,大爷笑得合不拢嘴,忙不迭地应着。  一会儿,一位接儿子放学的妈妈推着电动车来到了摊位前,妈妈用手指指充气筒,向身后的儿子示意,儿子一声不吭就拿起了充气筒朝妈妈走去。修车大爷撂下手中的活,直起腰身,收敛起笑容,问道:“你干什么?”“打气。”孩子
鲁迅是一面旗帜,他骂过很多文人,其中就包括闻一多。  闻一多早年因安于淡泊,长期以来接受的都是美式的教育,过着书斋生活,对于如何拯救中国,他认为应当走“艺术救国”的路子。他信仰国家主义,参加新月诗派,追求艺术“唯美”,碰壁之后,躲进象牙之塔。他年轻时就对鲁迅缺乏好感,对鲁迅的那一套很反感,曾批评、讽刺过鲁迅。鲁迅也没有少骂过他们这一批文人。在国家主义派与马克思主义展开大论战时,闻一多选择了国家主义
有段时间,我非常喜欢看画展,恰好住所挨着一所书画院,隔三岔五便有美术展览。开始时我每展必到,后来慢慢地变得挑剔了,有的看,有的不看。  书画展里确实有好画。记得有一幅山水将秋天的景致绘得活灵活现,让我恨不得将它据为己有。但真正的精品似乎并不多,有的留白過少,缺少应有的格局;有的神韵不足,停留在像不像的层次;有的色彩缺乏丰富的层次,显得非常单调……观看这样的画,我总会想一个问题:这些画家在下笔之前,
徐阶善忍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他关注细节的功夫也非常了得。在他出任内阁首辅的时候,有一次,新上任的吏部尚书严讷来家里找他,徐阶却慌慌张张地从后门“逃跑”了。严讷吃了闭门羹。第二天,满腹狐疑来到徐阶的办公室,这才明白上司“夺路而逃”的真正缘由。徐阶尴尬地讲述,使两个人大笑不止。  原来,嘉靖年间,严嵩父子专权,吏治已经到了极度颓败的地步。徐阶担任首辅后,力挺严讷出任吏部尚书,整顿工作作风。一天午后,徐
最可悲是拼尽我有的,挣我无法拥有的  夜晚交接班时,经理专门向柯雨洁交代,值夜班没有顾客也不可以睡觉,还要将失物招领箱整理出来。  收到指令的那一刻,柯雨洁的心情一点点地由晴转阴。自从考研以2分之差名落孙山后,听从爸妈的安排,进入到这家央企当加油员以来,她一直郁郁寡欢,很多时候甚至不愿点开朋友圈。因为朋友圈里常常是谁升职加薪了,谁又出差路过了某知名咖啡馆了。唯有她穿着土气十足的防静电服,淹没在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