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问题探析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8554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提琴演奏艺术在我国已经获得较大的成就,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中国小提琴演奏艺术如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民族化发展道路,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从而实现中西音乐之间的完美融合,不断巩固和创新小提琴演奏艺术,进而使其更加符合中国观众的艺术审美习惯。因此,本文将在介绍小提琴艺术发展民族化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之上,提出有关小提琴艺术民族化的问题分析。
  关键词:小提琴艺术 民族化 重要意义 题材 演奏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3-0024-02
  小提琴产生于西方,经过长期的演变而逐步发展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门乐器。小提琴从清朝开始传入我国,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演变,逐步开始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和喜欢。虽然小提琴演奏艺术在我国已经获得较大的成就,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道理,中国小提琴演奏艺术如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民族化发展道路,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从而实现中西音乐之间的完美融合,不断改造和创新小提琴演奏艺术,进而使其更加符合中国观众的艺术审美习惯。因此,本文将在介绍小提琴艺术民族化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之上,提出其民族化问题的探讨,从而映射我国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发展道路。
  一、中国小提琴艺术民族化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普及推广小提琴艺术
  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小提琴艺术作为西方音乐艺术的重要工具,其主要承载着西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可以说,小提琴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联系较少。但是,伴随着小提琴艺术引进到我国,尤其是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小提琴艺术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情况,逐步变得更加符合中国观众的艺术习惯,从而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这更加有利于普及推广小提琴艺术。
  (二)有利于丰富小提琴审美情趣
  在小提琴艺术传入我国之后,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照搬西方的演奏技术和审美情趣,而应利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对其进行积极改革与创新,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情趣合理融入其中,从而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小提琴艺术向世界人民进行展现。例如,中国著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已经不再仅仅只是中国的,而是已经走向世界成为属于全世界的小提琴艺术精品,而成为小提琴艺术界认可的根本原因在于将其赋予了中国传统特有的艺术元素和审美情趣,进而使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完美融合中西方音乐文化,使全世界人民都聆听到了属于中国特色的声音。
  (三)有利于开拓了民族音乐之路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全新的音乐艺术得以不断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与传承,面对这种现状,就迫切要求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必须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小提琴艺术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吸收与借鉴,则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因为,小提琴艺术作为一种高雅艺术,在通向民族化进程过程中可以赋予中国传统音乐以全新的生命,从而使其迸发出新的生机、增添新的活力,进而使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中國小提琴艺术民族化的具体表现
  应该说,中国小提琴艺术民族化发展过程本质上就是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两个体系不断融合的发展过程,具有鲜明的多元化、综合性和复杂性特点,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作题材的民族化
  题材是所有艺术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小提琴艺术实现民族化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发展历史的悠悠大国,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文明,这就给小提琴艺术民族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借鉴,使各种民族化小提琴艺术作品得以不断出现。中国很多优秀的小提琴艺术作品都是根据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地方传统戏曲或者民族器乐的曲调而创作成的,比如马思聪先生创作的小提琴艺术作品《内蒙古组曲》就是吸收和借鉴了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回不过头》的曲调来表现漂泊在外的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此外,还有李自立创作的《丰收渔歌》、黎国荃创作的《渔舟唱晚》、冼星海创作的《红麦子》、韩铁华创作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杨宝智创作的《喜相逢》。这些优秀小提琴艺术作品都是以中国传统民族音乐题材基础改编加工而成的,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也为传统音乐和小提琴艺术注入新的艺术元素和活力,使其具有全新的艺术价值。
  (二)作品风格的民族化
  所谓风格,通常是指艺术作品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最具典型性的特点。回看世界音乐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民族音乐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风格特征,这种具有独特性的风格特征源自于这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宗教习俗、经济状况以及地理环境等。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本身具有韵味十足、意境优美、百转千回的艺术美感,再加上小提琴艺术本身具有极具歌唱性和抒情性的特征,进而使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表现出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韵味。例如,沙汉昆先生创作的小提琴艺术作品《牧歌》,主题以G宫调式为主,曲中出现的“5、6、7、2、3”如同中国传统音乐独有的五声调式,表达出壮美的蒙古草原景象以及对蒙古草原的热爱之情。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在节奏方面采用不少散板,从而可以使小提琴艺术作品节奏具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例如,李自立创作的《丰收渔歌》、黎国荃创作的《渔舟唱晚》等作品,在一开头就运用了散板的表达方式,从而使每一个小提琴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来即兴发挥、灵活处理,这就可以根据演奏者的不同理解体现出不同的韵味美感。民族化的小提琴艺术作品在不影响艺术美感的前提条件下,将作品的旋律、节奏、节拍等艺术元素注入鲜明的中国烙印,从而使观众一听就可以分辩出是中国作品,进而不断提高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国际影响力。
  (三)演奏技巧的民族化
  演奏技巧作为小提琴艺术表演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小提琴艺术民族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我们必须注意将小提琴演奏技术实现中西合璧,努力使小提琴演奏可以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独特的风格韵味完美地表现出来,彰显其鲜明的民族性。小提琴演奏技巧的民族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力度和音响。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十分强调“中正平和”,这就使得我国民族音乐表现出悠远、空灵的意境。在进行小提琴演奏时可以借鉴我国不同民族乐器的力度和音响,从而可以演奏出具有中国民族色彩意境的泛音和弱奏。二是渐变速度的布局。西方乐曲更加讲究均衡、稳定的演奏速度,而中国民族乐器则更习惯以渐变的方式来表现乐曲,这也符合中华民族的艺术审美。因此,小提琴演奏者应积极吸收和借鉴这种渐变演奏方式,不仅可以进一步充实小提琴演奏艺术的民族特色,而且也可以使社会公众更加认可和接受小提琴艺术。例如,中国著名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就充分吸收借鉴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演奏技巧,创新地使用具有民族化特征的对比、变奏以及摇板等演奏技巧,使其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演奏特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小提琴是一种西方音乐艺术,但是通过民族化可以使其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所以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小提琴演奏艺术如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民族化发展的道路,吸收和借鉴中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从而实现中西音乐之间的完美融合,不断巩固和创新小提琴的演奏艺术,进而使其更加符合中国观众的艺术审美习惯。
  参考文献:
  [1]卓品.试论小提琴演奏的民族化发展[J].当代音乐,2018,(04):105-108.
  [2]孙文怡.浅论中国小提琴民族化[J].艺术评论,2016,(12):153-154.
  [3]刘楠.小提琴演奏艺术在中国的民族化问题探析[J].音乐生活,2016,(10):82-83.
  [4]洪雪.中国小提琴演奏技法对中国民族乐器的借鉴与吸收[J].黄河之声,2018,(02):39.
  [5]周媛媛.中国小提琴艺术民族化创作与演奏发展探究[J].黄河之声,2017,(09):7-9.
  [6]郭跃飞.对中国小提琴创作和演奏民族化的再思考[J].黄河之声,2012,(09):68-69.
  [7]李达.小提琴演奏民族化的探索[J].大众文艺,2017,(11):165-166.
其他文献
研究了工程制图和计算机绘图课程在21世纪教学改革中的教学特点,分析了计算机绘图在工程制图教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计算机绘图对传统制图课程的影响,以及为适应社会发展而
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2个优良观赏枫香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12份不同枫香单株叶片样本中提取DNA,设计适应枫香的ISSR扩增正交体系优化实验,筛选出19条ISSR
2008年在中国的网络发展史上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从1987年中国发出第一份电子邮件,到2008年中国网民数达2.21亿人,普及率超过16%,中国成为互联网上的“第一人口大国”。而大
为了发展湖北省核桃产业,2002年引进6个核桃优良品种,通过多年的引种栽培区域对比试验研究,综合比较各核桃品种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清香核桃’表现出生长势旺、适应性广、
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美国山核桃生长特性和根系特性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美国山核桃树体性状的地径、嫁接口径粗、冠幅和一级分枝长度4个性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地径
本文主要是对三维空间两几何元素之间的各种位置关系进行线性分析,并通过系数的秩来说明两几促元素之间的相关位置特征。从而使它们之间繁杂的关系变得简单有序。为向更高维数
本文以四台焦化炉实时控制系统为例,对计算机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讨论,该系统由下位一直接数字控制级和上位机-监测控制级两级组成,文中,首先介绍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一般
在压缩学时的情况下,对化工原理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
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和解决就业,这在当前总体就业形势紧张时期具有积极意义。因为一人创业就能带动多人就业。这样既能帮助大学生发挥其学识和专业技
提出了大理石精密雕刻的新方法并设计了超声波精雕系统,该系统解决了大理石雕刻中微小异形表面高效精加工的难题,使大理石精雕质量,水平跨上了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