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花润童心

来源 :教育界·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摇篮,文明校园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设的,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渗透在学生的观念、言行、举止中,友爱、担当、和谐的马小文化体现在师生的学习、生活态度和情感中。
  【关键词】校园文化;以生为本;校园建设
  长江三角洲这片古老的冲积平原上,有一所闻名全国的小教之花——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小学(简称马小)。马小人以“育时代新人”为己任,以“创建江苏省文明校园”为契机,不仅为每位学生营造了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更让学生的心田开出了文明的花朵。
  一、落实责任,凸显文明创建主体
  走进马小,校园环境会让您为之一振。如果是在课间,朝气蓬勃的小学生陆续从您身边走过,时不时会有学生向您问好。整洁清新、自然仁和,这正是文明内化后外显于学生行为的体现。曾经,有来宾参观校园时不相信马小学生有如此强的自觉管理能力,在参观教室时,不经意间有张纸片从口袋里滑落,笔者班的一名学生看到后,立即拾起,并向来宾敬了个礼:“请注意保持校园整洁。”这一举动让来宾心服口服。做一名有担当的马小学子,让每位学生以成为马小人而自豪。
  (一)文明校园我管理
  让每位学生都能成为学校的小主人,是创建文明校园的主话题。有效的方法就是将校园、教室功能室划分给具体的学生小组,让他们承担管理责任,如图书角有专门的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管理、图书的漂流、图书的修补、组织交流读书心得,还有环保组、文明礼仪组、集体财产守护组等。每月年级间、班级间文明活动的交流是学校最为隆重的活动,学生们轮流到各個教室打分,交流经验。在活动中,学生们打开了思路,拓宽了眼界。同时,一条条文明标语也形成了:建书香马小,造幸福家园;文明之语我来讲,八礼四仪之星我来当;文明是幸福之源……
  这天早晨,没有早读课,笔者就在校园门口等伟伟。当看到其熟悉的身影出现后,笔者迎了上去。他还是和刚开学那样,低头斜看着笔者。笔者说:“走,伟伟。我带你去参观校园。”马小的少年宫在新年前就布置得充满新年的气息。在一片中国红面前,我们停了下来。笔者说:“看,伟伟,这就是咱们班学生自己制作的红包灯笼。”伟伟来到他和家人共同制作的鱼形灯笼前说:“老师,那是我做的。”“是啊,你的手还真是巧呢。”笔者赞叹道。各种造型别致的灯笼在我们面前闪过,我们边看边聊,伟伟原先和我紧拉的手渐渐放松下来。笔者说:“下周二,老师再带你去参观学校的实践活动室,你看,学校不能少了你的作品啊,你很重要。”伟伟说:“谢谢老师。”
  就这样,马小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校园建设中,成为学校真正的主人。
  (二)文化名人我比肩
  “我是学校文明守护者”这一活动是建设文明校园系列活动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学校搬迁,一切都是新的,但见证学校文明历程建设的名木古树不能丢,要让这些名木古树也在校园文明建设中发挥该有的价值。学校让全校36个班都认领一棵名木古树,并发起了“寻找名木古树下我成长为优秀校友”的活动。在提供了这些知名校友的通信地址后,学生们纷纷给校友写信,请他们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并邀请知名校友为班级建设设立目标。在与校友的互动中,学生们自发掀起新的文明创建活动热潮,他们的梦想也在不断升华中。
  (三)文化长廊我主建
  在创建文明校园中,文化长廊的建设成为又一个抓手。文化长廊要成为学校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成为校园里会“说话的长廊”,成为学生们喜欢的乐园。学校放手让社团学生主管文化长廊的建设,每一期长廊的主题、文稿、图案的搭配都让学校电脑兴趣小组成员自主设计。每当课间活动时,长廊边都有学生在观看,因为这是学生们自己建设起来的。每次长廊主题文化更新后,由社团学生组织各班选出的评委进行评选,哪个长廊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哪个社团的长廊建设在校园网上点击率最高等。每个长廊都成为校园文明的建设亮点,都是学生自己建设的,所以学生分外爱护这些校园文化长廊,也乐意受到其熏陶。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文明创建,成员与成员之间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成员们才能够协同作战,共同做好创建工作,所以其具有以下作用。
  1.形成凝聚力
  在了解了学生的特长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兴趣小组,这样便于迅速开展创建活动,保证学生在合作活动中有更多的话题。学生能为了让组荣誉共同努力创建,真正体验获取知识的愉悦和共同成长的快乐,确保创建文明班级、优秀长廊、文明校园活动的有序进行。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磨合,学生在初期合作中会有些小问题,但在后期的合作中,这些问题会被慢慢化解,学生之间也形成了凝聚力。
  2.增强凝聚力
  在组建团队会上,组内成员说说自己创建特色活动的优势,加强彼此对活动特色中各自完成部分的了解。学生也意识到,原来自己的伙伴这么优秀,从而促使学生欣赏彼此的优点。这时,辅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平时自己做不到的,还能求助其余小组或教师。一段时间后,学生视野更开阔,分工更明确了,团队活动的建设也就步入了正轨,最终,一个友爱、担当、和谐的集体便形成了。只要社团一有实践活动,学生就能快速展开活动。
  二、彰显典型,保证文明建设动力
  学校在市级课题规划中明确要求,各班每月一次推选出十名文明标兵,以十个指标为硬性条件,经过层层选拔上报给学校政教处,然后全校每月开展一次大评比。在学期结束时,共开展四次文明标兵的评选,让文明校园的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学校以“八礼四仪”为基本抓手,以《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为引导,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进行全方位的校园文明创建活动。
  (一)以典型个体推动班集体文明建设
  在班级建设中,学校开展了推选文明典型活动。例如,在就餐礼仪上,学校开展了“马塘小学光盘行动”系列活动:每月评选一次“光盘小卫士”,学期结束时评选一次“文明就餐小组”,在保证学生吃得好的基础上,确保每个学生在中午的就餐中能尽可能地“光盘”。在就餐完毕后,由饮食组的组长评价其成员能否成为“光盘小卫士”。   这天,轮到伟伟收拾桌子。笔者早早来到食堂,一边指导学生们打扫,一边观察伟伟是如何组织本组成员收拾的,以便进行个别化指导,让每个成员都成为班级建设的主人。当伟伟吃完后,先吃好的成员将碗筷主动放到其桌上(这是笔者早就安排好的,表面为主动收拾,实则是提醒伟伟不要忘了組织收拾)。伟伟将收拾好的部分餐具拿在手上,看向其余的三个组内成员:一个成员在埋头吃着食物,另外两个成员正在说着什么。看到另外三个成员没有主动配合,伟伟有点迟疑。笔者对安排好的一个小组成员使了个眼色,他就主动对伟伟说:“伟伟,你要过去和他们说啊。”伟伟慢慢站了起来,红着脸小声地和他们说了几句话,一会儿,他们手中就多了餐巾纸,并认真打扫起来。笔者看到这儿,点了点头。不是所有个体都能在班级建设中什么都能完成好,同伴的帮扶、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木桶效应”原理,只有班级中的每个个体的文明程度都提升了,班级整体才能进步。因此,教师只有耐心指导,班级的文明程度才能得到整体提升。
  (二)以文明班级建设推动文明校园建设
  班级文化包括班名、徽标、吉祥物、班级歌曲、班级目标等,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学生融入班级、增强班级凝聚力的过程。例如,在设计队徽时,在一些小组中,有的学生负责绘画,有的学生负责设计,有的学生负责材料购买,分工合作,各显其能。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学生们就能配合得比较默契。但是,也有的小组学生不会设计和绘画,动手能力比较差,他们就可以请求其他小组的支援,或者把其他小组的学生适当和这个小组的学生相互调换,保证每个小组都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队徽设计,提高凝聚力,从而推动班级文明建设,形成一个成熟的班集体。
  最终,笔者所带班级的学生合作设计出桐本中队队徽,并诠释队徽的寓意:外圈黄色表示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是炎黄子孙;“如东县马塘小学桐本中队”几字为红色,表示桐本中队继承革命精神;内圈蓝色为底色,表示天空。“桐本”的首字母T、B设计为幼苗和正在翻开的红色书页,寓意为学生们在祖国的怀抱中,在白桐本革命精神的引领下茁壮成长。
  (三)以特色文化推动校园文明创建
  特色文化活动是文明校园建设的重头戏,直接向全校师生展示了校园文明创建的模板,以及学校文明建设的核心[1]。学校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玉兰花开”为主题,进行集诵读、体操、舞蹈、歌咏、绘画为一体的综合性主题大单元文化创建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玉兰花的知识,更让学生感受到玉兰花象征的品格和精神。
  就这样,马小努力探索了符合教育规律、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了校园文明活动更好、更快的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的校园文明建设,美化了马小校园,优化了学生的活动阵地,提高了学生的素养,滋润了童心,让学生的心田开出了更为艳丽的时代之花。
  【参考文献】
  陆霞.小学德育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19):37.
其他文献
【摘要】集团化办学是当前促进教育优质均衡的一项有力举措。在学校办学规模扩大的视域下,要实现优质教育均衡的愿景,彰显集团各校间的共性和个性,实现高效下的集约,需要聚焦教育的重点领域,以项目协同为运行机制,以资源建设为突破,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体系。  【关键词】集团;资源;共享  苏州市善耕教育集团成立于2019年5月31日,由善耕实验小学校、勤惜实验小学校、平江新城实验小学校三所学校构成。两所百
【摘要】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己进行学习.数学学习的难度比较大,学生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不能一味地让他们自己学习,要适当地为他们进行讲解.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消化那些数学知识.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论述,阐明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自主学习是一
【摘要】在以往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偏重于概念的输出及公式的讲解,使得学生对概率兴趣匮乏,甚至逃避.同时,这样讲解与生活实际脱节,使学生产生概率的无用论观点.因此,如何在概率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是新时代教师的首要任务.针对以上问题,下文对概率论的教学方式展开探讨.  【关键词】概率论;实践应用能力;教学方式  概率论是高校理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其专业课程起着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本,而反思性学习是自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重视反思,善于引导反思,在反思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其善学、好学.教师可通过例题设问引导、新知探究、单元复习、作业检
【摘要】传统的余弦定理教学中,几何法、向量法、解析法的推导教学屡见不鲜,且对学生的知识广度要求较高.而张景中院士提倡要优化数学课程结构、重建三角体系,使知识更加适宜教与学.在教育数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正余弦的转化设问,构建等式,将三角部分的知识一线串通,形成一种新颖的相对独立、不依赖旧知识、不需要技巧性的余弦定理教学新方式.  【关键词】余弦定理;教育数学;新方式  【基金项目】扬州大学大学生科创
【摘要】在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越来越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重视.数学作为基础教学中的基础学科、重点学科,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学发展的大趋势.笔者仅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感悟,从“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有效策略分析”这两个方面入手,就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有效课堂
江苏省宜兴市陶城实验小学,坐落与陶都宜兴的北城区,共有24个教学班,1000余名学生。学校秉承“追求和谐,享受校园幸福;追求发展,享受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坚守“尚品求博”的校训,以“培养自觉的终身学习者”为育人目标,致力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努力让学校成为不断产生教育知识和教育智慧的场所。
【摘要】评价是幼儿园美术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对幼儿的创意表现进行有效的评价可以提升幼儿的审美水平,使其感受到艺术创作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获取再创造的动力与愿望。那么,幼儿园应如何有效开展美术活动的评价环节,最大化发挥其教育功能呢?本文结合实践进行了策略论述。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活动;有效评价  传统意义上的评价通常是幼儿美术活动的最后环节,其目的是对幼儿现有图像表征能力和表达手法进行
【摘要】随着新兴教学领域各种方式不断发展和积极应用,教育领域相关问题已经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改善,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都会多方面思考,让学生能够在更加新颖的教学环境下深刻领会到数学知识中的深刻内涵。同时,教师在设置教学计划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领悟文化课知识的能力,还会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心灵上的滋养和鼓舞,同时建立更加健全的三观,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
阅读教学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创新是阅读教学的生命。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相融合,特别是电子白板、手机、电脑等电子阅读器的普及,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新颖、生动的教学情境,丰富学习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唤醒学生的创造力,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