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RNA及其与动物生殖关系的研究进展

来源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g_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单链共价闭合的环状非编码RNA,长度约为100个核苷酸,是由线性前体mRNA通过反向剪接产生的内源转录产物,可调节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随着下一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基因沉默(小干扰RNA)技术和CRISPR/CAS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环状RNA研究的进程.circRNAs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对真核细胞的增殖、分化、自噬和凋亡等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文章综述了circRNAs在调控卵泡发育、精子发生、胚胎发育与着床等生殖方面的研究概况,以期为circRNAs在动物生殖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牛乳总蛋白中酪蛋白约占80%,其中36%是β-酪蛋白.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是β-酪蛋白遗传变体中最常见的两种类型,A2β-酪蛋白为天然原型.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消化酶解后会产生不同的生物活性肽,来源于A1β-酪蛋白的BCM-7可能与1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自闭症、精神分裂症、消化功能紊乱等人体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A2β-酪蛋白酶解后产生的BCM-7要比A1β-酪蛋白少甚至不会产生β-酪啡肽-7(BCM-7).β-酪蛋白基因多态性受常染色体上共显性基因控制,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
为了研究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相关基因雄激素受体(AR)与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VIPR1)对鸡冠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比较组织学方法对17羽不同冠型的16周龄宁都黄公鸡的鸡冠组织中AR与VIPR1蛋白的表达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AR与VIPR1蛋白在不同冠型中均有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宁都黄公鸡细齿冠AR与VIPR1蛋白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细胞比率显著低于其他冠型(P<0.05),倒冠AR与VIPR1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细胞比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冠型(P<0.05),并且在鸡冠窦状血管
母猪的繁殖性状包括产仔数、初生重、初生窝重、断乳窝重、初产日龄和产仔间隔,其遗传力为0.1左右,属于低遗传力性状.用常规遗传选育方法对低遗传力性状选择难以获得理想遗传进展.将控制经济性状的重要基因或标记用于标记辅助选择能够提高低遗传力性状改良的遗传进展.因此,文章对已经鉴定出的影响母猪繁殖性状的相关基因进行综述,总结了候选基因的多态性对母猪繁殖性状的影响,旨在为后期对母猪繁殖性状的研究提供参考.
研究鱼类性别对培育优良性状、控制养殖鱼类繁殖、提高养殖鱼群体生长速度等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经济学意义.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复杂,cyp19a(cytochrome P450 family 19 subfamily amem-ber 1)基因是控制鱼类性别分化的关键基因,它编码合成的芳香化酶通过改变鱼体雄激素和雌激素的比例来影响鱼类的性别分化.cyp19a基因的表达受多种调控因子的影响,文章对影响cyp19a基因调控性别分化的环境因子、转录调控因子及非编码RNA进行了概述,以期为系统研究各调控因子对cyp19a
外泌体(exosomes)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大小均一的囊泡样小体,可携带蛋白质、脂质、核酸等生物活性成分,在细胞间物质与信息的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寄生性原虫可以利用多种机制产生外泌体并广泛传递其自身分子;当宿主细胞受到虫体入侵时,也会产生外泌体应对寄生虫感染.另外,寄生性原虫感染过程中虫体和宿主细胞产生的外泌体也可以参与调控宿主的基因表达和免疫反应以及其他的生物学进程.文章主要综述了外泌体在寄生性原虫与宿主互作过程中的功能,以期为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基于GPON系统的点到多点的拓扑结构,以提高GPON系统的设备和线路的安全可靠性为目的,对PON保护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的线卡拥有双CPU,因此需要对数据传输通道进行特殊设计.在Type B PON保护的组网下,依靠实际的GPON系统设备,对PON保护功能进行软件设计,并在多种场景和倒换方式下进行了保护倒换的测试.对该保护的倒换时间进行统计,得出倒换时间能够稳定保持在50 ms以内,且当网络负载较小时,倒换时间能达到10 ms以内.
岩藻多糖(fucoidan)是一种主要从褐藻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天然活性多糖,由一定比例的L-岩藻糖和其他单糖以及硫酸酯残基组成.岩藻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凝血、降血脂以及改善胃肠道功能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对动物生产有积极作用.目前,抗生素已被全面禁止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使用,寻找自然来源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已经成为畜牧行业研究热点,而岩藻多糖凭借其特有的生物学活性,有望成为潜在的畜牧饲料中优质抗生素替代物.因此,文章综述了岩藻多糖的提取工艺、主要生物学活性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岩藻多糖进一步在动物
针对人脸图像识别问题,提出联合多模态表示的方法.采用二维经验模态分解(BEMD)对人脸图像进行分解,获得多层次二维内蕴模函数(BIMF),作为人脸的多模态表示.在分类阶段,采用多任务压缩感知模型(MTCS)对多层次BIMF进行表征,求解不同BIMF的稀疏系数矢量,进而计算不同类别对于当前测试样本的重构误差,根据重构误差判断样本所属类别.通过在ORL和Yale-B人脸图像数据集上开展实验,所提方法平均识别率分别达到75.42%和94.07%,且对噪声干扰具有良好的稳健性.
孔隙率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结构的重要指标,对催化剂的脱硝效率有重要影响.根据工程依据范围创建微观孔隙尺度的SCR脱硝催化剂多孔介质模型,采用随机配置的方法,构造出8种不同孔隙率.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SCR催化剂表面流动及传质耦合化学反应过程,在特定烟气流速和NO原始浓度工况条件下获得多孔介质中烟气流动的速度分布和伴随流动过程发生催化还原反应的NO浓度分布,研究孔隙率对流动和脱硝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孔隙率的增加,全场平均孔隙流速逐渐减小,出口NO平均浓度逐渐增大,脱硝率
为了解决妊娠母猪精细饲喂需求,试验设计了一种母猪精细饲喂器控制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嵌入式实时系统、RS485总线通信、机电控制、网络数据库云服务等功能.母猪精细饲喂器控制系统采用雨刮式下料电机实现精准下料,由云端服务器进行远程参数配置和调控,并运用RS485总线通信技术实现数据同步.结果 表明:设计的饲喂器模块,单日下料误差控制在5.00%以内,能够实现精细化饲喂控制;单次下水误差控制在4.00%以内,可以有效实现水料配比,并且该系统运行稳定.说明母猪精细饲喂器控制系统符合妊娠母猪精细饲喂的基本要求,为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