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密码和打春牛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IB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2016年11月30日发生的事。河南南阳内乡县衙博物馆为中国传统文化留住了“立春的密码”,被确定为“二十四节气”申遗全国十大支撑点之一。内乡县衙博物馆里,“立春的密码”是什么呢?
  修复县衙时的发现
  内乡县衙始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建筑,由钦加同知县正五品官章炳焘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主持营建,占地4万多平方米。因为保存完整程度极为罕见,所以被专家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1984年被批准为全国第一家衙门博物馆,有“天下第一衙”之称;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内乡县衙修复。修复县丞衙挖地基时,在县衙大堂东,发现了一个长方形的池子,它是由一整块青石凿制成的,看着是水池,就是不知是干什么用的。為了搞清它的用途和来历,有关人员多方走访了解,据祖上曾在晚清衙门当过书吏的马锡瑞老人说,这是迎春池,为旧时县衙举办岁时活动打春牛而特意凿制的。同时,查阅明清两代内乡县志书,发现都有迎春活动开支记录。清同治八年《内乡通考》载:明代县中赋税“迎春五两五钱”;同治八年“支拨杂项细数项,迎春神牛,原额银五两五钱,除荒实征八钱五分五。”据《内乡县志》记载:在打春前都要先制春牛。春牛为土制,具五方之色(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中黄),其各部位不同之色彩,取决于当年的干支和立春日的干支。勾芒神牧童(司春之神,后多作耕牧之神祭祀)服饰的色彩、年纪、姿态,也据当年干支而定。这样春牛的各部之色也不会全同。迎春活动,由6月就开始了。每年6月,由掌管天象、历法的朝廷官员钦天监预定次年春牛的造型、颜色、命名,各府州县以式制作。其各部位尺寸也都有一定的规定和象征意义。比如说春牛身高四尺,象征一年四季;身长八尺,象征一年中色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气;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十二个月;芒神身高三尺六寸,象征一年三百六十天;手执牛鞭鞭长二尺四寸,象征一年二十四节气。内乡县衙,陈列有挖掘出土的石质打春池,还有从民间收集来的保存完好、符合规制尺寸、有特殊象征意义的清嘉庆年打春牛皮鞭等文物。
  再现历史风采的“打春牛”
  2017年的立春之日,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是中国二十四节气入世界非遗名录之后的第一个立春。县衙大门、仪门敞开,对全县百姓开放,大堂前设香案,摆祭品,百姓手执彩旗、敲锣打鼓聚集而来。仪式开始后,“县官”率官民面北而跪,祭祀春牛芒神。祭祀完毕后,“县官”三击鼓,众官吏执彩杖绕牛三圈,“礼房胥吏”高唱:“鞭春(打春)!”“县官”将春牛击破,牛肚内事先填满的五谷、干果、红枣、核桃等食物纷纷落地,众“官”及百姓欢呼抢食,以期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吉年有余。随后官民齐出县衙开始游街闹春,鼓乐狮子、高跷旱船、舞龙、唢呐等民间文艺活动尽兴表演,官民同乐、热闹非凡,到处洋溢着吉庆欢快的气氛,将打春;舌动推向高潮。
  内乡县衙的迎春活动由来已久。
  据内乡县衙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内乡县衙新自2005年开始,根据史料记载恢复了“打春牛”这一活动,每年立春日都将打春牛作为文化旅游项目在内乡县{酣尊物馆内进行展演。每逢立春日,内乡县衙的“知县”率众“官吏卒”身穿公服,高举仪仗和“春”字牌,到县城郊外扶犁耕田,然后在县衙大堂前举行“鞭春牛”表演,在内乡县城组织民俗节目展演。目前这一承载民族优秀遗产的文化表演形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市民,成为内乡县一道文化景观,前来观看的人数达几十万人次。同时,内乡县衙博物馆深入挖掘,查阅大量史料,走访多名专家、学者和老人,编纂出版了专著《内乡县衙与打春牛》,全面详细介绍了这一礼俗的起源、演变、史话等。同时,在内乡县衙内开设推出了专题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打春牛展》,分两个展厅以图文展板、雕塑、实物、电子触摸屏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广大游客展示“打春牛”这一非遗特色,收到很好效果。还邀请专家、导演精心策划设计,编写节目剧本,反复打磨修改,几易其稿,认真挑选演员,悉心制作道具,组织排演了大型实景表演《打春牛》,将这一沉淀了2000余年的节日传统文化丰富生动地真实再现。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结晶,如今依然是重要的生活坐标,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在今天依然能够得到全世界的承认,恰恰证明了传统文化在现代依然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那些与我们息息相关、原汁原味的文化记忆和民族传统正在渐渐远离。我们自觉地保护它、爱惜它、传承它、发展它,才能留住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可以不言,四时可以不议,万物可以不说,但我们唯有主动亲近,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送给“二十四节气”“打春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诗一样的远方,才能守护好传统文化这一民族的精神家园。
其他文献
赤峰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之所以叫赤峰,是因為城区东北郊的英金河畔有一座赭红色山峰,故,美其名曰“赤峰”。那里有迷人的蓝天白云、玉龙白沙,那里有诱人的湿地草场、碧清湖水;那里有天苍苍野茫茫的粗犷,那里有沙绵绵水清清的柔美;那里有似金似银似彩绸般的朝霞,那里有如诗如画如梦幻般的草原湖泊……正如赤峰市歌里唱到的:草原上有一座美丽的城,那是我可爱的家乡赤峰。红山凝云霞,河水碧溶溶。幢幢高楼手挽手,座座庭院绿
春季的海鲜是丰盛的,品种非常多。北京离天津很近,离渤海湾很近,现在有高速路有高铁了,过去也就半个多小时、二个来小时。但吃海鲜是用不着去天津的,北京的初色海鲜自助火锅餐厅要什么有什么,贝类、鱼类、虾类,可着你挑,保证新鲜,而且大多是活的,因此被人称之为最残忍的海鲜自助餐厅。性价比高,时尚!要不要去嗨一把、豪撮一把?得提前预订哦,现去现排号弄不好就得等两小时,火得不得了。胃的忧伤与不甘  我知道的初色
西山,是北京西部山地的总称,属太行山脉最北段,居太行之首,古代被誉为“神京右臂”,拱卫着北京城。西山也是北京著名的文化带,其中景色最优美的则是三山五园,其层峦叠嶂、泉水充沛、风景秀丽,而三山五园中的香山、颐和园、圆明园等同时也是红色遗迹。  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百年历史,是由一个又一个红色印记串聯起来的,每一寸鲜血浸染的红色热土,每一段感人至深的红色往事,都凝结着艰苦卓绝的奋斗奉献,铭刻着气吞山河的壮
宁静和禅  临近中午才抵达了隐北·半山。它在北京门头沟区清水镇。过斋堂水库,沿清水河走一段,未到镇街时离开109国道,过河,上左手边的小柏油路往山里扎,在葱郁的幽山碧谷中拐来拐去,傍溪谷进入名叫西达摩的村庄就到了。离京城不近,但大段的路程都是与山水作伴,目光不会寂寞,那是绿色喧闹之地。那种喧闹,是光与色的喧闹,闹是种会心的交流,无声,但意厚情浓。隐北·半山的客房区坐落在顶部平整的台地上,因此才取了
离中央大街不远的索菲亚教堂。王赋瑾画作,老街。  当你来到一座陌生城市的时候,也许会迫不及待地要去参观那里的广场、花园、古迹以及街道,因为它们是城市的标志,凝聚着城市的灵魂。  哈尔滨的中央大街被誉为“哈尔滨第一街”,也是哈尔滨城市重要的中心标志。这条大街始建于1898年,最初叫做“中国大街”,1928年才改称为沿袭至今的“中央大街”。  还记得在哈尔滨上大学时,我第一次来到中央大街的情景。大街用
次日离开陕州地坑院,驱车沿三灵快速通道一路向西,朝此行的最后一站函谷关驶去。可能是因为天冷的缘故,景区偌大的停车场门可罗雀。乘坐观光车进入景区,远处太极湖的湖水是如此安静,静得听不到一点儿水流声,只有微风中一圈一圈漾开的波纹,晕开历史记忆的涟漪。岸边的草是枯黄的,干瘦的树干倒映在水中。近处,一群水鸟在岸边的卵石上憩息,听见有声音传来,便受惊一般飞散。河对面的黄土高坡亘古绵延,坡上植物稀疏,在冬天里
冷湖 地火淬炼,像钻石一样永恒  距离冷湖镇还有1 2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片非常震撼的废墟,在废墟前面赫然立着一块碑,上刻:冷湖石油基地遗址。房屋虽已破败不堪,但从规模上看,就能想象出当时这里有多热闹。  冷湖是位于甘肃省和青海省交界处的一个小淡水湖,湖水冷冽,被蒙古族称作“昆特依”,翻译过来就是“冷湖”的意思。上世纪50年代,地质勘探队来到这里,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随后,来自五湖四海的有志青年
1鄱阳湖风光。2鄱陽湖风光。  鄱阳湖,如诗如画。千万只越冬候鸟与鄱阳湖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脑海中这一切都是来自影视节目、诗歌画作或摄影作品。此次南昌之行游览鄱阳湖在计划中,可以让这些印象中的美景成为现实,来一次眼见为实的旅游。  从南昌市区出发,驾车的司机师傅是南昌当地人,路况熟,又有GPS导航助力,车上还有同行的热心伙伴,一路上我尽可放宽心地憧憬着鄱阳湖那美丽的风景。  出发之前,上网查攻略
35岁的斯格姆是德国巴登府腾堡州一位很有名的农场主,已拥有150头奶牛。斯格姆每天早上6时就要起床,他说:“在农场,每天都是我和我的家人第一个起床,我们清扫牛圈,给奶牛添饲料,一直忙到工人来上班。”  8时整,斯格姆农场雇用的3名工人来上班,主要是帮助挤奶。挤奶差不多要一个多小时。之后,斯格姆和工人们再对圈舍清扫一遍,接着他和工人一起吃早餐,安排当天工作。在农场里,斯格姆有一间30平方米的办公室,
魏凤梅是河南省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站站长,为人热情,业务精湛,处事干练。自1986年从河南省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农学系毕业以来,她一直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致力于农业科学知识传播、农业科技开发、农业新技术推广和新品种引进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滑县的农技推广事业和滑县的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多次荣获省、市、县及单位的“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优秀党员”、“农业科技带头人”和“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