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的自然岸线价值核算——以辽宁省大连市为例

来源 :地域研究与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xuegua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自然资源价值理论为指导,构建以使用价值和生态价值为基础的自然岸线资源二元价值结构。结果表明:通过建立自然岸线资源物质量与价值量核算方法,得出大连市自然岸线资源物质总量为766.6 km,全市自然保有率为46.9%。到“十四五”末,大连市海岸线资源价值总量约1 792.88亿元,自然资源岸线价值组成中生态价值占主导地位,价值量占比为99.8%。该核算方法实现了自然岸线资源生态价值的内部化过程,解决了岸线资源的价值以使用价值为主、对生态价值的忽视或考虑不足、导致整体价值被低估的核心问题。过度的资源开发是造成自然岸线资源稀缺的原因,加之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自然岸线资源价值将不断攀高。自然岸线资源价值也将成为沿海地区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文人山水画画家重逸格,不拘泥于形似,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悠远,追求绘画中的笔墨逸趣。本文通过分析各个朝代具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和他们画中对笔墨逸趣的追求,旨在探讨笔墨逸趣在文人画家作品中的体现,系统阐述文人画自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的发展演变。
《最蓝的眼睛》是莫里森的处女座,在发表二十多年后进入人们的视野。在研究小说的过程中,多是自种族主义及女性角度进行分析,对作品中的母性形象关注度不高,但《最蓝的眼睛》中不同家庭的悲剧往往与母性形象具有相关性,这也是导致黑人悲剧的重要因素。对此,本文对文化霸权下的母性形象进行剖析,对《最蓝的眼睛》中三类不同的母性形象进行解读。
村级监督制度是村民自治制度的核心议题之一,也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等环节得以顺利运行的保障。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来看,由于初始村级监督制度配置不完善,村级监督制度变迁陷入多方权力博弈的“挤出”、制度缺陷沿袭、特权思想冲击三重困境叠加下的路径依赖,形成村级监督机制空转、制度创新脱嵌于乡村社会发展等乡村治理体制改革症结。科学认识我国村级监督制度变迁的未来趋势和内在机理,应把握村级监督制度变迁的关
<正>0引言自然岸线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和空间价值,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岸线与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中国首个关于海岸线的纲领性文件--《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提出将自然岸线保有率纳入沿海地方人民政府考核之中。目前,山东省海岸线管理考核指标仅有自然岸线保有率,这一指标只是自然岸线长度的反映,
期刊
推动思政课一体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思政课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功能的应有之义,事关新时代人才培养和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发展方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系统衔接机制是推动思政课一体化的关键着力点,搭建教学目标的螺旋上升机制、教学内容的融合贯通机制、教学主体的联系沟通机制、教学方法的循序渐进机制,将从目标、内容、主体、方法四维协同发力,共同推动实现思政课一体化。
植物是进行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必不可少的元素,可食性植物则是众多植物中具有可食用功能并用于园林景观配置的植物。随着城市的发展,兼并观赏和食用功能的园林越来越受大众喜爱,也符合当今时代潮流。本研究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角度出发,阐述了可食植物的概念,分析可食植物优势与特征,并以昆明市为例,探究其在昆明市不同城市类型绿地空间中的运用,以及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科学搭配手法等,并探讨了它对现代生活的影
薪酬管理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能够帮助国有企业吸引、储备人才,有利于提升人才队伍的质量以及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反之,国有企业如果缺乏人才储备,则会影响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相关研究,以期能够为国企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本文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巡检数据可视化模型构建。该模型主要介绍了输电电路系统的可视化巡检系统的应用功能及结构特点,了解模型在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分析结果表明,输电线路巡检数据可视化模型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输电线路数据的精准性,该可视化建模型具有可行性与实用性,其能够有效提高输电线路巡检工作效率,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正>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既是纪检监察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精准运用"四种形态"的必然要求。新阶段新起点,"四种形态"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政策策略,如何充分运用这一政策,如何科学精准稳慎有效实施监督,是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的时代课题。彰显政治效果是内在要求。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四种形态"的首要属性是政治属性,监督执纪各项
期刊
《中国新文化百年史丛书》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力作,梳理了一百年来中国新文化的发生与发展,论析中国新文化的历史规律、价值构成以及结构形态,以通史与专史相结合的形式系统、全面地解析新文化百年的历史与辉煌,曲折与丰富,为全球华人世界的文化坚守与开拓提供视镜与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