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对应激反应的调节机理综述

来源 :猪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daddy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激往往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非特异性反应,对动物的健康和生产产生负面影响,它会使动物免疫力下降,增加动物患病的几率。对于猪群来说,饲养场地变换、运输、密度过大、温度过高或过低、疫苗注射、疾病等都可以造成应激。应激反应是动物机体对这些紧张性事件的适应性反应,主要是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对内外环境刺激的系统性反馈,以此来使机体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对生物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应激的调节机理进行了回顾。
其他文献
自从非洲猪瘟病毒(ASFV)再次出现以来,该病在欧亚大陆以前所未有的动物大流行方式传播.目前,ASF是全球养猪业面临的最大问题.野猪是ASFV的关键宿主,病毒可以在其中独立循环传
以黑龙江省1999—2018年原木、锯材、木浆、纸(包括纸板)的进口量为研究对象,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对4种木质林产品进口量随时间动态变化进行分解,得到不同时间尺度的木质林产品进口波动量以及长期变化趋势;以供给、需求、国际政策环境、贸易等为影响因素,以木质林产品进口波动量、趋势量为评价指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黑龙江省进口木质林产品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原木进口量波动主要以中长期波动为主,木浆进口量波动主要以短期波动为主,锯材、纸(包括纸板)进口量波动主要以长期变化趋势为主。由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可知
以我国3个产区内7个产地小米样本为研究对象,运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小米产地溯源。针对试验过程中不同产区样本具有聚类现象,同一产区不同产地样本存在互相干扰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小米产地溯源策略,并建立基于该策略的小米产地判别模型,通过试验得出结果误差:甘肃0.000、陕西0.033、河南0.003、黑龙江0.063、内蒙古0.063、宁夏0.000、山西0.003,小米产地判别准确率显著提升,表明该策略和基于该策略的模型具有较强可操作性,为高光谱技术应用于小米产地判别提供一种高效率、高精度定性分
以大豆东农42和东农52为试验材料,选用盆栽方式种植。在苗期和初花期分别叶面喷施LaCl3、CeCl3和LaCl3+CeCl3溶液,研究稀土镧、铈对成熟期大豆籽粒脂肪酸含量及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溶液可优化大豆籽粒脂肪酸组分配比、提高大豆脂肪酸营养价值。东农42在30 mg·L-1CeCl3处理下,棕榈酸、硬脂酸含量皆最低,分别较CK显著减少2.23%和11.35%;不饱
对湖北适生的梓树属6个无性系(2个滇楸无性系,4个楸树无性系)3年生苗的物候、株高、地径、冠幅及侧枝生长量进行为期1 a的观测,并利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分析梓树属6个无性系3年生苗木的物候期及生长节律。结果表明:梓树属各无性系于3月下旬到4月上旬萌芽;4月中上旬展叶;速生期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11月初结束;叶变色期为11月中旬;落叶期为11月下旬;休眠期从12月初开始到次年3月结束。不同无性系的物候差异主要发生在生长前期。6个无性系Logistic方程拟合精度高,其中株高、地径、冠幅年
里岔黑猪属于我国华北型地方特色猪种,具有适应性、抗逆性强的优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太严格,相对于国外猪种来说饲养环境参数范围大,但如果环境条件较差,同样也会影响里岔黑猪的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造成发病、死亡。笔者根据多年从事里岔黑猪选育研究的经验,总结出里岔黑猪对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光照、声音、微生物等因素的要求,以供读者参考。
2018~2019年设置田间小区试验,以主栽高产型水稻品种松粳3号为试验材料,设0、75、105、135、165 kg·hm-2等5个供氮水平,调查水稻分蘖、干物质积累、氮积累、产量和氮效率等指标。施氮促进水稻分蘖发生,施氮和不施氮处理分蘖数差异显著,随施氮量增加,拔节、抽穗、成熟3个时期分蘖数增加量分别为49.54%~65.15%、62.36%~82.90%和63.13%~87.92%(P<0.05),施用氮肥分蘖成穗率增加12.99%~15.13%(P<0.05)。施
以红纹凤仙花(Impatiens rubrostriata Hook.f.)带芽茎段为试材,采用不同灭菌剂对外植体进行处理,通过添加不同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的培养基对其进行初代培养、增殖及生根培养,从而筛选红纹凤仙花最佳灭菌方法、最佳诱导、增殖及生根培养基,以期为野生凤仙花属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及开发利用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结果表明:红纹凤仙花带芽茎段的最适灭菌方法为75%酒精10 s+0.1%氯化汞6 min,成活率为68%;初代培养基中添加20 mg·L-1头孢噻肟钠时抑菌效果
以虫眼、活节、死节3种缺陷的板材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小型样本库,采用数据增强方法,对图片进行旋转、平移、尺度变换、灰度变换等方式处理,使样本库扩容到10 687张图片,其中7 480张图片作为训练集、2 137张图片作为验证集、1 070张图片作为测试集;应用超分辨率测试序列(VGG)网络模型、谷歌网络模型(GoogLeNet)、残差神经网络模型(ResNet)对木质板材表面缺陷进行分类,依据分类精
以中国森林康养基地、森林康养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分析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产业融合、产业结构升级对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几年,中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迅速,森林康养基地发展模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但是,存在发展层次低、森林康养产品体系设计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专业化的森林康养人才匮乏等问题。需要遵循“以森林资源禀赋为基础、以森林康养产品体系构建为核心、以配套支持为保障”的发展理念,设计依托产业融合、产业结构升级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路径;尤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