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住院输血新生儿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分析

来源 :临床输血与检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min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收集分析住院输血新生儿凝血检查的结果,完善住院新生儿“凝血指标参考值”,为新生儿精准医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全国46家医院,5669例住院新生儿凝血指标数据,分析比较不同胎龄不同日龄新生儿凝血指标变化.结果 (1)不同胎龄组新生儿凝血酶原时间(PT)值随着日龄的增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相同日龄组间比较PT值随着胎龄的增大逐渐降低,足月儿PT值最低.日龄在0~4天、5~6天和≥16天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日龄组间无差异.(2)不同胎龄组新生儿随着日龄增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呈下降趋势.相同日龄组间比较,日龄在0~4天、5~6天、7~9天、11~13天和≥16天具有统计学意义.(3)随着三组新生儿日龄增大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呈下降趋势.相同日龄组间比较,足月组新生儿APTT值最小,而胎龄<32周组APTT值最大.日龄在0~6天、10~12天和≥16天具有统计学意义.(4)随着三组新生儿日龄的增大凝血酶时间(TT)值有下降趋势,组内有统计学意义.相同日龄比较,在日龄为1~2天、3~4天及≥16天三组间T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各胎龄组新生儿随着日龄增大,纤维蛋白原(FIB)值呈波动性增大的趋势.相同日龄FIB随胎龄增大呈增高趋势,在日龄为1~4天、5~6天、11~12天、13~14天和≥16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胎龄不同日龄新生儿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显著,依据胎龄日龄制定新生儿凝血指标参考范围有助于指导临床对新生儿凝血障碍疾病的诊疗.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山西省首起境外输入性D8基因型麻疹病毒疫情暴发的原因,评价防控措施效果.方法 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1SA)对血清学样本进行麻疹IgM抗体检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咽拭子样本进行核酸检测.采用Vero/slam细胞培养麻疹核酸阳性咽拭子样本,分离出麻疹病毒后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结果 本次疫情从2018年3月16日首发病例发热开始,到4月30日续发病例痊愈后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结束,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2例,为一起家庭聚集性麻疹暴发疫情.经鉴定
目的 探讨园参茎叶总皂苷(GSLS)和林下山参茎叶总皂苷(MSLS)对心律失常小鼠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8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园参茎叶总皂苷低(GSLS-L)、中(GSLS-M)、高(GSLS-H)剂量组、林下山参茎叶总皂苷低(MSLS-L)、中(MSLS-M)、高(MSLS-H)剂量组.各给药组小鼠预先给予相应药物7 d.末次给药1.5 h后,采用尾静脉注射0.4%氯化钡溶液制备小鼠心律失常模型,并通过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监测模型组和给药组小鼠Ⅱ导联心电图;采用ATP酶测试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g1对H2 O2诱导的HaCaT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aCaT细胞,H2 O2诱导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分为空白组、H2 O2损伤组、人参皂苷Rg1保护组.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Hoche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aspase-3、caspase-6、caspase-8、GAPDH蛋白表达.结果 H2 O2诱导HaCaT细胞半数抑制浓度为
目的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研究含朱砂中成药中的汞元素在人工胃液中的溶出特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建立汞元素的测定方法,并用该方法对不同厂家一捻金和小儿金丹片中的汞总量、水中汞溶出率、人工胃液中汞溶出率进行测定、比较和分析.结果 汞元素在0~5μg·L-1范围内具有较好线性关系(r=0.9995),两种药品中总汞测定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和回收率均能满足实验要求;NIST西红柿叶标准物质(SRM 1573a)汞元素的测定值和标准值之间的一致性良好.
目的 对蔗糖中颗粒杂质进行提取制备并进行体外补体激活研究.方法 超滤法提取制备蔗糖中的颗粒杂质并对其进行粒子表征;以巨噬细胞为模型使用ELISA法测定颗粒杂质激活细胞的C3a、C5a、C4a和Bb的表达水平.结果 蔗糖中颗粒杂质可促进C3a的产生,激活C5转化酶,产生C5a,提高C4a和Bb的表达.结论 蔗糖中的颗粒杂质能够激活巨噬细胞的补体,进行质量控制时应关注其中的颗粒杂质.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成人烟草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地区控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全区抽取15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 1 150人,采用入户问卷调查形式,调查内容包括居民烟草使用情况、二手烟暴露情况、烟草危害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等.使用SPSS 22.0软件,数据分析主要使用x2检验方法.结果 2019年通州区成人居民吸烟率为22.26%,男性(46.42%)高于女性(2.33%),x2=306.746,P<0.001;每日吸烟率为20.20%,男性(42.46%)高于女
目的 考察硬脂酸镁过度润滑作用对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影响.方法 通过改变硬脂酸镁的用量、改变硬脂酸镁的混合时间、改变加料器转速,制备不同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通过对比总混颗粒的粉体性质、片剂的溶出,综合评价硬脂酸镁过度润滑对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影响.结果 增加硬脂酸镁的用量、延长总混时间、加快加料器的转速均会导致硬脂酸镁过度润滑.表现为颗粒流动性并未明显改善,但可压性显著下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溶出无明显减缓.结论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可压性对硬脂酸镁的润滑作用敏感,需控制硬脂酸镁的用量、混合的时间以及加料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叶酸原料药中光学异构体(D-叶酸)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QN-AX手性色谱柱(4.6 mm×150 mm,5μm),甲醇-乙腈-乙酸-三乙胺(50:50:2:3)为流动相,流速0.6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结果 D-叶酸与叶酸之间的分离度良好,D-叶酸浓度在0.2497~1.9974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24%,RSD为1.20%.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叶酸原料中D-
目的 改良瑞德西韦现有剂型,构建瑞德西韦聚合物纳米胶束,并对其体外特性进行表征.方法 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甲氧基聚乙二醇-b-聚D,L-丙交酯(mPEG-b-PDLLA),并用固体分散法制备瑞德西韦聚合物胶束.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与马尔文激光粒度测定仪分析胶束的形态与粒径,用X射线单晶体衍射仪定性测试胶束包裹效果,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定量测定胶束载药量与包封率,采用透析袋法考察胶束体外释放情况.结果 瑞德西韦聚合物纳米胶束形态圆整、分散均匀无黏连,粒径为(12.97±1.33)nm,多分散指数为
目的 修订完善补益强心片(黄芪、丹参、香加皮、人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黄芪、丹参、香加皮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人参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色谱柱为Thermo BDS Hypersil 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203 nm处检测.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良好;人参皂苷Rg1在0.1874~10.069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