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中国医药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溪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尿毒症患者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1,采取血液透析治疗)和研究组(n=21,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有效率方面,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P 0.05),研究“,”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hemodialysis combined with blood perf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remic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hypertension. Methods A total of 42 patients with uremia and intractable hypertension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with 2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emodialysis,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emodialysis combined with hemoperfusion to 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ects and prognosi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 terms of treatment effcienc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5.24%,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1.43% (P0.05). The improvement of physiological indexes and blood pressure in the study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uremia accompanied by intractable hypertension, the combination of hemodialysis treatment and hemoperfusion can sign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ciency of the patient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of the patients are well controlled, and the patient\'s physiology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life has broad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其他文献
目的 本研究主要分析和探究了多排螺旋CT诊断多发性足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项研究主要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100例多发性足骨骨折患者治疗资料,所选患者的年限范围在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参与本项研究的100例患者分别采取了多排螺旋CT与DR平片两种检查方式进行诊断,之后分析对比多排螺旋CT与DR 平片两种不同诊断方式下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以及两种诊断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 DR 平片诊断方法中诊断准确患者81例,诊断准确概率为81.00%,多排螺旋CT 诊断方法中诊断准确患者100 例, 诊断准确概率
目的 关于全程护理方法应用在小儿急性腹泻病中的效果探究?方法 本文调查时间为2018 年8 月至2019 年8 月,设置观察组: 调查对象为在此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0 例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设置对照组:调查对象为同期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另外50 例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对两组患儿均配合针对性的治疗,与此同时分别对两组患儿选择全程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比较不同护理所取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48/50),对照组为60.00%(3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目的 探讨抑郁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在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80 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抑郁评价,40 例抑郁患者为试验组,40 例非抑郁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压积(PCT)?结果 试验组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平均血小板体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目的 分析常频呼吸机在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接收84例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纳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设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常频呼吸机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数(OI)?经皮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CO_2 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以及pH 值,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24 h 后,观察组患儿的OI(29.31±3.25)?PaO_2(61.89±10.33)mm Hg 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aCO_2(49.
目的 研究分析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与临床意义?方法将24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1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12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心脏功能的相关指数进行表达?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 (P < 0.01);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LVEDD显著小于对照组,LVEF?SU 及HRV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
目的 回顾分析胃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建立该疾病预后预测模型,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一些依据?方法 回顾收集2012 年6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共86 例术后病理确诊为G-NEC 的患者的病理特征?术后辅助化疗?血指标等,采用log-rank 进行统计学检验,利用COX 比例风险模型回顾性分析了这些特征对G-NEC 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 法绘制生存曲线,绘制nomogram(列线图)制作G-NEC 预后预测模型?C 指数评价该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 COX 单因
目的 评价全程规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沈阳市妇幼保健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4 月诊治的100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医护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规范化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每周增重?自我管理评分?母婴结局?认知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血糖水平?每周增重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自我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
目的 观察并分析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联合应用沙丁胺醇与干扰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94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选择2017 年3 月至2019 年4 月到我院治疗的94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治疗,47 例)与观察组(联合应用沙丁胺醇与干扰素治疗,47 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95.74%)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②观察组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目的 探究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无创呼吸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喘憋、咳嗽、湿啰音与哮鸣音等症状缓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肺功能SVC、FVC、ERV、I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师选择合理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 年5 月至2019 年4 月在义县人民医院接受阑尾切除术治疗的86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43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 d 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7 d VAS 评分均较之前降低,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