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艾灸调节骨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昼夜节律蛋白的表达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mstronger7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滑膜炎症是膝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既往研究表明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而针灸是否通过调控滑膜中的相关蛋白改善相关症状值得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艾灸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中的生物钟蛋白(Clock、Bmal1)、TRPV4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方法:80只3月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针+灸组,每组20只,后3组以手术方法制备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于术后第7天取右膝足三里(ST36)、犊鼻(ST35)和内膝眼(EX-LE5)进行治疗,针刺组针刺5 mm,15 min/次,1次/d,共21 d;针+灸组治疗同针刺组,并结合悬起灸.所有大鼠相应处理结束后,采用旷场实验测大鼠自发活动能力;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滑膜组织病理结构;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组织Clock,Bmal1,TRPV4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滑膜组织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结果 与结论: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自发活动明显降低,其滑膜组织Clock及Bmal1表达量明显降低,TRPV4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并且滑膜上皮损失严重.②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和针+灸均能显著改善大鼠自发活动,提高骨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中Clock及Bmal1蛋白表达水平(P<0.05),降低TRPV4和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P<0.05),改善滑膜上皮损失程度;与针刺组相比,针+灸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③相对于针刺,针刺结合艾灸更能有效调节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炎性损伤状况,降低滑膜细胞TRPV4的表达,促进骨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中Clock,Bmal1的表达,从而调节滑膜细胞生物钟,降低炎性因子的表达,减缓膝骨关节炎的退变.
其他文献
背景:种植磁性覆盖义齿借助种植体、磁性附着体及口腔黏膜为义齿提供固位、支持和稳定,因此种植磁性覆盖义齿对无牙颌患者特别是颌骨状况不理想的患者尤为合适.目的:比较下颌骨种植体支持的平面型及弹性衬垫型磁性附着体义齿在正常骨质和骨质疏松状态下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取1例符合要求的无牙颌患者下颌骨、覆盖义齿CT数据,建立包含下颌骨、种植体、磁性附着体及覆盖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其中骨质状态有正常骨质与骨质疏松两种情况,磁性附着体有平面型及弹性衬垫型两种.对每种模型的覆盖义齿施加4个加载力,分别为下颌切牙的垂直向
背景:神经导管桥接神经间隙替代自体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报道很多,鼻黏膜来源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是移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重要种子细胞.目的:研究鼻黏膜来源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与植物源神经导管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在导管表面的自发分化生长情况.方法:取自然界内径为0.2 cm的植物管状茎秆,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茎秆的肉质,保留其纤维性管状外形,用层粘连蛋白以京尼平交联修饰植物导管表面;体外分离和培养鼻黏膜来源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并分为3组,分别种植于空白培养板、未修饰导管及修饰导管表面,于1,3,5,7,14 d
背景:目前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是手术治疗颈椎病的“金标准”,其中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逐渐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目的:评价可变角度零切迹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在颈椎前路手术中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1例,其中42例采用可变角度零切迹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治疗(试验组),39例采用传统钛板-cage系统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治疗(对照组).随访比较两
背景:重度中暑小型动物模型由于体积小,限制了血液净化等临床干预手段实施,而大型动物模型国内外多采用狒狒等灵长类动物,成本高.研究采用的巴马小型猪,其遗传稳定性较好,与人的体温调节、心血管反应相近,容易获取,成本低廉.目的:建立高温高湿环境中猪重度中暑模型,为实施血液净化等干预治疗提供实验平台.方法:雄性实验小型猪12头,随机分2组,分组实验条件为:A组温度35-37℃(做对照);B组温度44-47℃(建立高温高湿环境中猪重度中暑模型),两组湿度均为(65±5)%;实验观察时间为4h.详细记录小型猪的自主状
背景:经皮穿刺安放椎弓根钉时,不同的术者对进钉点及进钉角度各家报道不一,使得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应用受到了限制.目前行经皮椎弓根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时,大多根据术中经验或依据术中X射线反复透视引导下置钉,患者和术者受到医源性损害较大.目的:分别从尸体解剖学和影像学角度研究计算机导航下设计经皮穿刺置入椎弓根螺钉轨道的可行性.方法:①随机抽取10具骨骼标本T10-L3共60个椎体120个椎弓根,在计算机导航下参考最佳进钉点和最佳进钉角度来设计椎弓根钉的初步轨道,测量并记录置钉轨道与椎弓根中轴线之间的最长距
背景:牙髓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在骨和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取得了明显进展,因此研究牙髓干细胞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作用,将为股骨头坏死患者带来新的治疗策略和希望.目的:观察髓芯减压联合牙髓干细胞对兔早期激素型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作用.方法: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5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溶媒组、牙髓干细胞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采用激素型股骨头坏死造模方法.造模成功后(第4周),溶媒组和牙髓干细胞组右侧行髓芯减压术,牙髓干细胞组于股骨头减压孔注射牙髓干细胞,溶媒组同时注射同体积生理盐
背景:肩袖撕裂是引起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肩胛盂的形态学一直是退变性肩袖撕裂的重要研究课题.目的:探究肩胛盂扭转角、肩胛盂前后径与退变性肩袖全层撕裂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经MRI及肩关节镜检测确诊为全层肩袖撕裂的患者36例为试验组,以受试对象的年龄、性别、数量为配对条件,选取同期住院的非肩关节疾病的患者36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都在入院时做了胸部CT,并由同一名骨科医师在胸部CT上测得肩胛盂扭转角以及肩胛盂前后径,对两组之
背景:近年来,骨髓微环境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长、存活及耐药性的关系成为科研人员研究热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干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的实验鲜有报道.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经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及贴壁纯化健康供者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收集第3-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上清培养基,超滤离心管制备浓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制备含10%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的1640完全培养基,诱导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和U266细胞株培养48 h,MT
背景:大蒜素具有抗纤维化和抗血管生成作用,既往研究已经证实了大蒜素对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的抑制作用,但大蒜素对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确切机制尚未明确.目的:观察大蒜素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为大蒜素下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血管内皮细胞常规培养至对数期,按照大蒜素质量浓度分为对照组(0 mg/L)、低质量浓度组(25 mg/L)、中质量浓度组(50 mg/L)和高质量浓度组(100 mg/L),干预24 h后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
背景:一些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遭受某些低能量外伤或仅为颈部一过伸性动作后即出现神经症状恶化,表现为典型的创伤性颈髓中央综合征症状,虽然总体预后良好,但不少患者仍遗留一些后遗症.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遭受低能量损伤后发生创伤性颈髓中央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并探讨与神经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具有低能量外伤史的18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是否出现创伤性颈髓中央综合征症状分为出现组(68例)和未出现组(113例),探讨患者受伤前的一般情况、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