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实验命题趋势及复习策略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Wang9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考中物理实验考查的趋势和特点
  1.命题的趋势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综卷中的物理实验被放在一个显著的位置,试题本着“来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从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要求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较好地区分和鉴别了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验能力,成为试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其中电学实验又是实验考查的主阵地,其原因有二:一是内容丰富,可以从仪器的使用及读数、电路的选择、数据的处理等角度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查;二是便于改编,只要电路稍加变化,就可以产生一个新的实验。今年,福建省高考将物理选择题改为单选,降低了选择题的难度,就更突显了实验部分的能力考查。
  预测2010年实验题将继续考查考生的各种实验能力。由于设计类实验和改编类实验是考生实验能力的较高体现,通过它不仅可以考查考生完成实验的一般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考查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实验方法、原理处理新情境实验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迁移能力。所以高考在兼顾考查课本实验的基础上,会更注重对课本实验的拓展和延伸考查,甚至会在全新的实验环境中进行考查,因此在实验复习中要将精力放在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上,再通过训练总结出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思路。下面就以电学实验为主谈谈物理实验的考查特点和复习策略。
  2.高考物理实验考查的特点
  纵观这几年高考实验题,除了考查学生是否熟练掌握书本基本实验原理和步骤、仪器使用中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以外,主要突显以下三个特点:
  (1)实验试题的设计体现了“来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
  例如2005年全国卷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直接来源于课后学生实验——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但又高于课本,不能照搬课本实验电路图。只有真正理解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才能达到灵活运用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实验相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课本实验不可小视,并且要从中有所提升。
  (2)能力的考查比较全面,其中涉及误差的分析、利用图像或公式处理数据、有效数字的保留等,对实验分析能力、利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都有所考查。
  例如2008年山东高考卷:给出某磁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测量磁敏电阻处于磁场中的电阻值RB和B。并结合图简要回答,磁感应强度B在0~0.2T和0.4~1.0T范围内磁敏电阻阻值的变化规律有何不同?并分析在一定温度下的电阻——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得到什么结论?该题充分体现了以上各种能力考查的要求。
  (3)注重课本实验的深挖掘:主要体现为一“材”多用和一“图”两用。
  所谓一“材”多用是指同一实验器材,完成不同的实验目的,实现实验多方面的考查。例如2009年高考福建卷和2009江苏南京调研卷就分别考查了敏感元件和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用的就是课本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器材和电路。
  所谓一“图”两用是指在一个电路图上完成两个实验,这样的电路一般比较复杂,对学生分析电路的能力要求较高。例如(2006年高考广东卷)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电路,用以测定电流表内阻和电源电动势及其内阻,并分析测量产生误差的原因。
  基于以上考查特点,提出以下复习策略,仅供参考。
  二、电学实验复习的策略
  1.物理教师应研究往年高考试题,了解实验考查趋势,做到心中有数。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物理实验的习惯,培养学生解决电学实验题的解题方向和步骤。
  要教会学生学习每一个实验前,应先明确实验目的,然后根据实验目的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尝试思考实验原理。围绕敲定的实验原理,确定实验器材,根据实验器材,确定实验步骤,依据实验原理进行误差分析。平时还应注意引导思考该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迁移。研究该实验的仪器、原理、方法还可完成哪些测量。
  鼓励在实验后或者做题后多做反思体会。由于同一实验目的,可能存在不同的实验原理,通过尝试思考实验原理的方法,就可以拓宽思路,提升能力。如果学生提前知道实验原理,就可能造成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使思维受到限制。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创新意识和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3.重视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落实——基本仪器的掌握,多进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熟悉各种实验器材的使用。
  复习应紧扣大纲,精选题目,加强针对性训练。在训练中要重基础、严要求且难度适中,最终能把实验思想融汇在学生做题当中。在重视基础上,要进一步向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靠近,强化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实验能力。复习中,可开放学校的实验室,让学生重温实验的实际操作,这样对考生解决实验问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从而提高备考的实效性。
  4.重视课本实验,熟悉基本实验器材的使用,争取最大限度地做到:一“材”多用。
  如利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器材,能否测定极细金属管的内径;利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器材,能否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演示实验、做一做等也在高考考查范围之内,同样也要注意挖掘。
  5.平时多总结实验方法及题型,积累经验,作为自己知识的储备,增强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如对电阻的测量有很多种方法:伏安法、替代法、半偏法、比较法、多用电表测电阻等;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有:伏安法、两阻(定值电阻)一表(电压表或电流表)法、一箱(电阻箱)一表(电压表或电流表)法等。
  6.树立“转换”思想,开拓设计性实验的思路。要提高设计实验的能力,必须认真体会物理教材上的实验思想。其实物理教材蕴含大量的实验设计方法。善于联想对比,拓宽知识,如利用半偏法测定电流表的内阻,那能不能利用半偏法测定电压表的内阻;根据电流表的校表电路,能不能设计电压表的校表电路等。具体做法:一是利用考纲所列实验的原理、方法和器材重新组合,推陈出新;二是把重点放在实验和器材测量的原理、选取、数据处理和结论获取的方法上;三是适量编制设计性、探究性实验,进行考查。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把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性格的塑造放在首位,从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化学课的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实验的直观
在进行新课程的教育实践中,我在美术课教学里感受到,为了更好地进行美术课的教学,新教材、新课标使美术课必须会涉及其他学科或其他范畴,我在美术教学中注意把与之有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带到到美术课中,学生感觉到知识的巧妙融合。  学科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最基本工作。寓美育于学科教学中,是教书育人教学原则的高度体现。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有效地实
To improve relevance and timeliness of forecasting and early warning for precipitation-type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Zhuanghe City,by using case information of g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说,新课标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
期刊
分析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社会背景及影响因素,展望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可见,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新课改的视角下,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
期刊
初中体育教学中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正确认识初中体育教学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提高体育教师对人际关系的认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构建好和谐关系。 The c
有时候,.一群蜜蜂比一只蚂蚁重要:因为,当力量逐渐远离中心,竞争优势属于那些知道如何拥抱分散的控制点的人。在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家电连锁业里,亦是如此,将分散的、星罗棋布
2006年6月30日,盛夏,气温35度。上海巨鹿路748号,创意热情指数100度,这儿迎来了首届EURORSCG大中国区季度创意大会(CREATIVEQUARTERLYREVIEW,简称CQR)。评估地区的创意作品,
A novel layered oxouranium phosphite open-structure [(C10H24N2)(H2O)][(UO2)2(HPO3)3](denoted as TJPU-8,TJPU=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as hydrothermally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