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突然失明的危险信号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ao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易患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梗塞)病,会导致失明。要避免此病的发生,需要知道发生此病的先兆症状,以便及时进行预防性治疗。
  中老年人易患高血压、动脉硬化、慢性肾炎、糖尿病、动脉内膜炎、各种心脏病(尤其是风湿性心脏病),还有些人有血黏度高、高脂血症。患有这些病的中老年人,周身动脉硬化而脑动脉(眼底动脉为脑动脉的一部分)硬化更严重,视网膜中央动脉管壁增厚,管腔变窄,血流减慢(尤其是血黏度高、高脂血症)更严重;加之管壁粗糙,容易使血液粘附在管壁上,形成小的血栓(块),并逐渐增大,发生血栓性闭塞。风湿性心脏病人在内膜上的赘生物有时可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眼动脉致网膜中央动脉(很细)发生堵塞。出现高度血管痉挛时,也可使网膜中央动脉突然闭塞。由于上述原因引起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时,整个网膜缺血乏氧。目前研究认为,栓塞30分钟对视细胞开始造成损害,至120分钟时视觉组织可全部产生不可逆的器质性破坏。
  本病在真正发生栓塞前有先兆症状。先兆症状是:①常有精神创伤(着急上火)、生活工作中过累,也有的在无诱因的平静时也能出现先兆症状。②突然出现眼前一片黑,什么也看不见,有的持续几秒、十几秒或几分钟后,又可恢复正常视力。这叫一过性失明。这种现象可发生几次,但间隔时间变短,失明时间逐肋Ⅱ长。③到全堵塞时,最后总会有一次不会再恢复了。这种过程的病理机理:一是血栓小,没有把小血管全堵。二是由于其他诱因,小血管产生痉挛,使未全堵腔隙堵上所致,当诱因消失后又恢复正常。所以发现第一、二次—过性失明须迅速预防治疗。
  具体预防办法:①凡有上述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一旦出现一过性失明,应迅速到大医院眼科就诊。②平时必须保持平静,防止着急上火,不要激动,不要过度悲观。防止熬夜过累。不要暴食、过度饮酒及过度性生活。③积极治疗原发病,高血压患者要天天用药,使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 (140/90mmHg以下)。④平常每天口服血管软化药:路丁片20mg,每日1次、维生素C每次100mg,每日3次,既能防止动脉硬化加重又能减少动脉管壁形成小血栓。⑤平时随身携带或家中备急救盒。一旦出现先兆症状时(甚至较重),取出亚硝酸异戍酯一支(放手帕上)捏碎后用鼻吸入,口服(最好舌下含)硝酸甘油一片。并同时用手指轻按摩眼球,症状轻者可好。如仍不好应速到医院(争取在30秒钟-60秒钟)抢救。⑥已有一次先兆症者,为了预防第二次发作,应在医生指导下,平时要口服扩微血管药物如烟酸、地巴唑、潘生丁等。
  总之,凡属出现过先兆症状的中老年人,都要定期到大医院眼科就诊,让医生检查及制定更好的预防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非财务指标评价应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特点等来全面衡量企业绩效。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evaluation of non-financial indicators for th
作家兼电影工作者舒克申的全部特点在于他的方向,这个方向的定义就是“农村散文”。 这个在我看来是极其确切的定义不断地受到怀疑,因为它似乎缩小了方向的意义,甚至歪曲了
论述了结构流体充填的定义及特点,列出了结构流体充填料浆的输送阻力和充填倍线计算公式及实例,列举了多个矿山新建充填系统、改造充填系统及大流量充填系统在生产中的实际应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一阿震从上海回来,看见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哎呀,太阳你怎么长了两个下巴?”仿佛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台词,每次都不用改动半个字儿。结果自然是两人打得天昏地暗不知今夕何夕。
油茶低产林改造,是改变原有低产油茶林的生态环境,调整茶林的树体结构。使油茶林获得充分的阳光、有效地利用土壤肥力,增加肥料,便使油茶高产稳产。据试验要求,连续三年测产,
影片的来源在电影理论中,改编往往是最狭窄最偏远的领域,但是关于改编的论述,却是可以任君发挥无远弗届的。它的独到特点(将电影符号系统与其他系统中的先在的成就相匹配),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创立全新的办学理念,试行新的组织架构,学校的脚步稳实而坚定;“务实创新,真抓实干,精确管理”我校领导班子的期望清晰明了;抓实三大业务,合理定位功
通过集水区6年定位观测并对毛竹林、杉木林的森林水文基本特征进行对比观测和分析,基本结论是:在丘陵山地森林覆被率70%~80%的条件下,比同等条件的空旷地降水量多26.1mm,而林地
有的孩子已经四五岁了(或者更大些),仍然不会讲话,家长常误认为孩子嗓子有病,其实不是。有些聋哑人并非发音器官或大脑的语言中枢有什么病变,而是因为耳聋,听不到声音,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