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闲适诗”创作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nxiaonv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居易将自己的诗分为四大类,即讽喻诗、闲适诗、杂律诗和感伤诗。对白居易闲适诗的研究,本文将从其闲适诗创作内容、修辞手法、影响因素这三个大方面进行分析,并从其家庭情况、社会客观环境、诗人主观欲望及道佛影响这几个小方面具体分析闲适诗的形成原因和思想渊源,深层次多角度地挖掘其闲适诗的价值,以期对闲适诗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新认识。
  关键词:白居易;闲适诗;内容特色;艺术特色;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076-02
  白居易生活在安史之乱后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唐德宗、唐宪宗时代,他的伟大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创作的关注民生、同情百姓、激愤贵族的讽喻性诗歌及一些感伤诗。与讽喻诗不同,他的闲适诗从家庭、友人、山水等入手,用日常的方式进行创作,有满满的世俗人情味儿。通过选题的研究,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侧面更加深刻地了解白居易,了解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真实的白居易,丰富对白居易诗的研究成果。
  一、白居易“闲适诗”的内容特色
  首先,白居易闲适诗的内容具有随感性。他在《与元九书》中白评其诗:“或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率然成章。”[1]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并不限于某一种形式,而是随心而发。他的闲适诗涉及而广,对于闲适诗而言,可以做到无拘无束、任意发挥,更加显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
其他文献
摘要:《傅雷家书》中流露的那种强烈、深沉、充满挂虑的感情就是父爱。父亲就是在孩子需要时站在孩子身后的那个人。  关键词:家书;艺术;父爱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065-01  引言:  如果我们爱一个人,我们会常常想念他。我们不需要被提醒去想他,我们不会忘记他的名字,他的性格,他的观点,他的口味,他的立场,他的职业;如果
摘要:王维诗中有闲适之美,这可从诗中人物的“神态行为”和“感官感受”两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诗人对自己和他人的神态行为进行描写,透露出闲适之美。另一方面,诗人针对人们视觉、听觉等感官感受来营造闲适之美。  关键词:闲适之美;神态行为;感官感受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067-02  唐代诗人王维,平日里或寄情于山水,或盘桓
本刊杭州11月6日讯(记者洪加祥)时值2002年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江坪同志从事新闻工作50年座谈会今天在杭举行。会上宣读了省委书记张德江为江坪新作《心向读者,情系万家》一
中华古诗是世界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其中许多唐诗佳作流传下来,国内外学者希望将这一宝贵财富翻译过来,已取得可观成果.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用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
用RFLP等DNA标记划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虽与依系谱资料的划分结果基本一致,但不受系谱资料不全,系谱不清和取样假设的限制,可将混合起源的自交系准确划归遗传结构相同的优势群,可揭示
研究目的:  探讨血浆IP-10水平、IL-28B rs12979860基因多态性与干扰素治疗慢性HCV感染患者病毒学应答的相关性。  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1月在我院传染科就
将AMMI模型应用于1997年四川省油菜区试参试品种(系)稳定性评价研究,得到如下结果:AMMI模型优于传统的回归分析法。6个参试种产量稳定性较好的是双低品系E,稳定性最差的为三系组合A。讨论了AMMI模型在
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叶外植体来源的愈伤组织经筛选、繁殖后,将来源相同、状态较为一致的淡黄色愈伤组织转移至O型或E型培养基上,可以诱导出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
摘要:明朝以来,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文学史上出现了人文主义,公安派的代表者袁宏道作为晚明文人,向来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为人熟知。他的文集也出现洒脱自在的倾向,本文将节选他首次辞官以后书写的《解脱集》来作为代表分析明朝散文家书写时的人文主义倾向,探讨人文思想在中国文人身上的可行性。  关键词:袁宏道;人文主义;解脱集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要:“尚奇”是《史记》的重要特点之一,主要表现为记录奇人、奇事、奇闻。本文从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刘邦的经历入手,分析“尚奇”倾向的具体表现,并总结“尚奇”倾向的原因。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尚奇;刘邦  [中圖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078-02  一、司马迁的“尚奇”倾向  《史记》的一大特色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书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