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金属植入物与后天性掌跖角化症关联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后天性掌跖角化症(PPK)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金属植入物(MI)对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后天性PPK,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PPK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参考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采用金属成分斑贴试验(MPT)检测两组金属过敏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3、IL-17A、IL-8水平。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PPK患者组81例,男42例,女39例,平均年龄48岁(范围21 ~ 65岁),37例(45.7%)有MI,其中牙科植入物34例,骨科植入物2例,心内科植入物1例。对照组纳入36例健康体检者,两组年龄及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MI组(37例)PPK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0.40(0.27,0.75)分]与无MI组(44例)[0.38(0.19,0.7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1.21,P = 0.225)。PPK患者组46例、对照组30例行MPT检查,患者组金属阳性比例(14/46)高于对照组(2/30,χ2 = 6.17,P = 0.013);46例行MPT检查患者中,有MI患者金属阳性比例(10/25)高于无MI患者(4/21,校正后P

其他文献
pSS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外分泌腺淋巴细胞浸润和B细胞活化为其临床特点。pSS的血液学累及特征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白血病,以大颗粒淋巴细胞增多为特点,同时多伴有粒细胞减少及贫血。临床上pSS合并LGLL较为罕见,本文报道2例pSS合并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患者,并复习总结文献,探讨pSS合并T-LGLL患者的临床特点,旨在加强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
AS较少累及心脏,通常认为与炎症相关,故尽早进行抗炎治疗尤为关键。本文报道1例AS合并冠心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力衰竭、传导异常的男性患者,其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原桥血管通畅,经介入和强化药物治疗后心绞痛症状仍反复发作,通过应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抗炎治疗后胸痛明显缓解,为其后续主动脉瓣置换争取了手术时机,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RA关节滑膜炎免疫微环境由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形成。近来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不仅调节细胞发育分化还有炎症驱动作用。Notch受体在RA滑膜细胞中表达并被激活,Notch信号通过调控多种免疫细胞和基质细胞的分化及功能促进RA的进展。本综述将阐述Notch信号通路如何通过促进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巨噬细胞极化、滑膜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这3个方面调控滑膜炎症免疫微环境促进RA滑膜炎发生的最新进展,为RA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增生性疾病,骨髓出现病态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近年来,随着对MDS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与风湿病可合并存在。本文就MDS合并风湿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临床上MDS合并风湿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帮助,减少误诊、漏诊,改善患者预后
顽固性(或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RA)以关节滑膜持续增生伴炎症为主要特征,而滑膜成纤维细胞的炎症记忆被认为是RRA的重要成因,具体机制可能涉及细胞的表观遗传、代谢重编程,但至今尚未见关联研究的报道。现将炎症记忆在R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期刊
为达到维持疗效、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目标,针对头皮疾病进行全程健康管理非常必要。为此,我国皮肤、美容领域的部分专家依据国内外有关指南及共识、相关文献和临床经验,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头皮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重点从头皮疾病病因、主要表现以及头皮健康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描述和提出指导性建议,希望为我国头皮疾病的全面临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分析毛囊型汗孔角化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2月在西京皮肤病医院确诊的8例毛囊型汗孔角化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果8例患者发病年龄6~67岁,男6例,女2例,均无明显发病诱因,发病至确诊时间6个月至20年不等。患者皮损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直径较小(
目的评价外用复方紫草油治疗轻中度尿布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采用多中心、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在全国19家医院纳入0~12月龄轻中度尿布皮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外用复方紫草油,对照组外用氧化锌乳膏,每日6~8次,观察期为7d。分别于治疗第0、7天进行访视,评估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病家庭生活质量评分(DFI)的变化,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两组间正态分布的连续性资料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连续性资料比较采用W
目的比较浅部、深部感染来源的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体外对8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及耐药基因突变。方法26株深部感染来源白念珠菌耐药株、33株浅部感染来源白念珠菌耐药株,参照CLSI酵母菌检测方案M27-A4测定上述菌株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特比萘芬、米卡芬净8种药物单独或联合的体外敏感性。提取所有耐药菌株DNA,通过PCR检测ERG3、ERG11、FUR13种耐药基因的突变情况。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检验的定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者组间比较采用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