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贸”与外汇外贸银行的业务开拓

来源 :国际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x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大外贸”的问题直接关系着外汇外贸银行的发展前途所谓“大外贸”的问题,就是作为国家外汇外贸银行的中国银行,不能只是为“外贸部门”或“外贸公司”服务,而必须为“大外贸”服务,包括为对外贸易、对外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引进外资服务等,并以“大外贸”思想指导外汇外贸银行的业务开拓。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经营机制的转变,外贸资金运转开始步入良性循环,出现了外贸信贷资金需求增长幅度小于出口创汇增长幅度的可喜变化。于是,有关部门一
其他文献
<正> 一、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代理国库的历史回顾代理财政行使筹集、保存和转移国库资金的职能是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美国独立后,自1791年开始,美国第一银行、第二银行、州立银行和国民银行先后都为政府行使贷款、代理金库和调拨资金等有效职能。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
<正> 在加利福尼亚银行业的集中程度要比纽约州高得多。在纽约州大银行林立,中小银行更不计其数。加州则不然,银行业十分集中。四家大银行:美州银行、安全太平洋、威尔士·法戈和第一联美几乎垄断了整个银行业。但由于这些类似寡头式的垄断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因此,消费者和小企业还是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好处。然而这些为数不多的大银行的合并会使这种情况发生巨大变
<正> 证交所最富吸引力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在于保证上市证券可按公平、合理的价格买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纽约证交所董事会任命了一些特种会员(Specialist)来保证每种上市股票价格的有序连续。每个特种经纪人负责一种上市股票。为了履行这一功能,特种会员可充当两种角色——经纪商和自营商。作为经纪商的特种会员,当二元经纪人无法立即执行客户的买卖委托时,他们就将这些委托转托给负责该证券的特种会员。这些委托的价格通常偏离市价较远。这种委托包括以限
利率和货币调换(互换)是最近十几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交易广泛、数量巨大的金融工具,并已被应用于我国的外债管理中。因此,需要对这种金融工具的形式、功能、操作方式、派生产品、惯例及规范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苏联原主要领导人雷日科夫新近出版了总结苏联解体教训的专著《大国悲剧》,作者在指出苏联解体的一些原因外,也突出了大国主义的倾向。这一倾向源于斯大林制定国策时的大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也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对此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予以总结。
<正> 在各国经济日益开放和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同时,各国的金融信贷体制也在逐步开放,各国的外国银行数量日益增加。这一趋势在工业发达国家尤为明显。80年代以来这种趋势已扩展到了部分发展中国家和东欧国家。目前我们国家也已批准少数外国银行在部分地区开设了分行,办理银行业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国银行及合资银行的数量还将有所增加。因此了解各国外国限行的业务开展情况及有关国家对外国银行业务的管理,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正> 1992年2月7日欧共体12因外长和财政部长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署了去年12月欧共体12国首脑会议通过的建立欧洲联盟的条约,从而使35年前的《罗马条约》所提出的建立欧洲联盟的长远目标开始付诸实现。欧洲联盟条约为欧共体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和步骤,如政治联盟方面,条约规定实行共同的外交与防务安全政策,扩大欧洲议会权力、实行多数投
2009年4月17~19日,由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联合主办,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学系承办的“企业社会工作与企业社会责任”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召开。来自大陆及香港地区高校、
<正> 在国际金融法领域,虽然一般来看法律协议都有共通之处,但它们毕竟又各有特色,千变万化。可在国际互换(swap)交易领域,一个被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接受的标准化的协议文件正在改变着该领域中法律文件的形象,并以日益深远的影响及对使用者的便利为所有互换的交易参与者所日益重视。下面我们就从发展的历史、协议的内容、标准协议与国际信货协议的差异、协议所包涵的业务种类、协议的使用前景五方面概括介绍一下这一标准文件。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发生的外债偿付困难的危机,无疑是国际社会在80年代乃至90年代遇到的重大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发达国家、巴黎俱乐部、国际经济金融组织采取了许多措施,诸如贝克计划、布雷迪计划、特立尼达减债条款、多伦多方案、债务重新安排等,这些措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效果。《十年来国际债务战略的演变及其成效》一文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