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配——兼论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和微观经济学的产品分配净尽定理

来源 :经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j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理论、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和微观经济学的产品分配净尽定理进行评述,同时对三种分配方式的效率和公平进行比较。分析过程尽力用数学模型进行表述,以便说明剩余价值是如何进行生产与分配的。
其他文献
国有经济的基本存在形式是国有资本。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应从管理企业转向经营国有资本上来,依据有进有退的方针,通过政企分离、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制、搭建资产经营公司和企业重组引导基金等资本流通平台手段,对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最终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国有资本运营体系的高效率。
语言学习的认知方面颇受学界重视,而情感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Stern 1983)。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学习过程中易受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现象。中介语的发展速度和最终水平呈现个体差异,是否与此密切相关呢?如果承认所有的正常人具有相同的语言认知天赋,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对东道国经济的资本积累作用,还表现在对东道国经济的技术溢出效应。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我们得出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与金融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居民的储蓄率有重要的联系,同时东道国技术存量对技术吸收能力有积极作用;该国的技术吸收能力对经济增长有正的相关性.但是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有消极的负效应。
由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普遍较高,实际收入上升将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和全球流动性过剩。但是,跨国比较却显示出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异常下降和流动性过剩的特殊性。实证结果表明,实际收入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被新的交叉变量放大,必须降低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经济开放进程,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中国的流动性过剩。
通货膨胀目标制通过钉住通货膨胀率引导通货膨胀预期,降低通货膨胀惯性,减低通货膨胀水平及其波动性,改善产出、利率和汇率等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行为,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和可信度,有效地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尽管目前的经验证据不够全面和充分,但总的来说,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个较为成功的货币政策框架,在很多方面为货币政策决策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基准,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资本管制对维护宏观经济稳定、促进国内投资和经济增长具有必要性,管制手段有直接性的和间接性的,资本管制对国民收入和经济福利具有影响,正确理解资本管制对一国经济的作用,有助于我国在金融开放进程中利用资本流动和控制金融风险,确保经济安全稳定发展。
期刊
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第5个年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使新农村建设具有区别于以往任何农村建设运动的全球化背景、全球化思维与新的知识内涵。确立全球化下与国情农情相适应的本土化战略,旨在以乡土型技术创新促进乡村自主发展和乡村竞争力提高。乡土型企业是乡村自主创新与自主发展的“实体”与实现形式,是全球化下对传统乡村企业的超越,是全球化视野下对乡村价值的重新认识,是全球化思维下乡村企业的适用性发展模式。当今以乡土特色产品创新和优势农产品创新为主的乡土型技术创新、当地人创业、新发展理念下的乡村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