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兵》教学品评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HIJKLMN10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扣字导入,激发情感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菩萨兵》。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几个生字。其中“藏”这个字特别难写,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联系课文,由“藏”你能想到哪些词语?
  生:藏族。
  生:藏民。
  生:藏胞。
  师:藏民就是藏族的人民,为什么还会称藏民为“藏胞”呢?
  生:因为藏民是我们的同胞,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师:课文中谁把“藏民”称为“藏胞”的?
  生:(齐说)朱德总司令。
  师:藏胞又把朱总司令带领的红军称为“菩萨兵”。(生再齐读课题)
  师:藏胞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出示第9自然段,生齐读)
  【评析:先复习“藏”的字形,再组词,可以夯实学生的基础。为什么把“藏民”称为“藏胞”这一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朱司令对藏民的浓浓情意;读藏胞们说的话,让学生体验到藏民对红军的感激,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在课堂上弥漫开来,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的基础。】
  二、 精读课文,深化情感
  师: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呢?红军都为他们做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点。)
  师:红军都为他们做了些什么?谁来说说。
  生:红军到深山去找他们,还帮助他们春耕。
  生:红军为他们打扫院子,把土地整治得平平展展。
  师:红军为藏胞做了许多事情,当藏族同胞躲进了深山,这下可急坏了朱德总司令。一天,朱德同志把翻译找来,对他说——(出示第2自然段朱德的话)谁来读?
  (生读。)
  师:从朱总司令的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我能感受到朱总司令非常地着急。
  生:我能感受到朱总司令对藏民的关心 。
  师:谁再来读?
  生读。
  师:这么多天了,藏胞住在山里忍饥挨冻,朱总司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指名读,齐读)
  师:“我去找找他们吧。”那位翻译对朱总司令说。(出示第4自然段)谁来读读翻译对朱司令说的话。
  生读。
  师:如果你是藏胞,你能告诉我,你们为什么要跑吗?
  生:因为我们吃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苦头。
  师:你们能设想一下,藏胞都吃了反动军队的哪些苦头?
  生:反动军队把藏胞的粮食、养的家禽都抢走了。
  生:反动军队把藏胞的房子烧了。
  生:反动军队还有可能杀人。
  师: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同学们,其实,这些乌云是谁呀?(反动军队)所以藏胞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难怪翻译对朱德同志说:“唉……”
  (生齐读第4自然段。)
  【评析:“乌云”的内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想象藏胞们吃的苦头,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有效地化解了难点。】
  师:听了翻译的话,朱总司令说——(出示第5自然段),谁来读?
  (生读)。
  师:从他的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着急)你从哪句话中感受到朱总司令的着急,读给我们听听。
  师:对呀!节气不饶人哪!朱总司令很焦急。除了着急,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生:朱总司令不怪藏胞们跑走。
  师:对!翻译埋怨藏胞糊涂,朱总司令却说——(生齐读)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
  师:可见,朱总司令多么体谅藏胞。谁再读?(指名读、齐读)
  师:节气不饶人哪,错过了节气,藏胞来年就得挨饿。第二天的春耕动员会上,朱德同志对大家说——(出示第6自然段)谁来读?
  师引读:
  因为藏胞躲进了深山,所以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女生接读)
  为了不让藏胞来年挨饿,所以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男生接读)
  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同胞,所以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全班接读)
  师:朱总司令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开完会,朱总司令就带领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出示第7自然段)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是怎么春耕的?(出示:他们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还有的_______。)
  生:他们有的翻土,有的播种,有的施肥,有的浇水。
  师:翻土的战士尽心尽力地翻土,播种的战士——(生齐说:尽心尽力地播种),施肥的战士——(生齐说:尽心尽力地施肥),浇水的战士——(生齐说:尽心尽力地浇水),一个个干得真起劲,争先恐后,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评析:从“尽心尽力”、“热火朝天”这两个词语中,学生读出了士兵们在朱德总司令的带领下干劲十足,读出了红军是真正把藏族同胞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
  师:几天后,藏族同胞得知这一消息,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出示第8、9自然段)藏族同胞为什么要悄悄地返回家园呢?
  生:因为他们将信将疑。
  生:因为他们从未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
  师:如果说红军是“菩萨兵”,那么,反动军队就是什么样的兵?
  生:像魔鬼一样坏,叫魔鬼兵。
  生:恶狼兵。
  生:土匪兵。
  【评析:有比较才会有鉴别。通过对比,红军高大的形象令学生景仰,反动军队丑恶的嘴脸让学生唾弃。】
  师:藏胞们返回家园,看到干干净净的院子,平平展展的土地后,会说出怎样的话语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说一段话。
  生:朱总司令,你们帮我们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土地整得平平展展,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生:我们以前被反动军队糟蹋怕了,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我们就吓得躲起来了。没想到你们是大好人呀!
  生:朱总司令,谢谢你们帮我们春耕,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帮我们种地。这样,我们来年就不会挨饿了,你真是菩萨一样的司令,红军就是菩萨一样的兵啊!
  师:所以,当藏胞们看到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院子时,感激地说——(生齐读)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师:所以,当藏胞们看到整治得平平展展的土地时,感激地说——(生齐读)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师: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生齐读)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
  师:菩萨在藏胞的心中是救苦救难的,普度众生的人,这就是藏胞给红军的最高赞誉。(生齐读)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师:同学们,我们还记得,朱总司令在春耕动员会上,还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出示)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红军在这里播下了种子,红军还想让藏胞们知道什么呢?
  生:红军还想让藏胞们知道他们不是反动军队,不会抢东西,烧房子。
  生:红军还想让藏胞们知道对他们的关心。
  师:红军的所作所为,红军对藏胞的关心,也如同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齐读)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师:这芽、这根、这花、这果不就是藏胞们发自内心的呼唤吗?(生齐读)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师:像朱德、像红军这样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就是“菩萨兵”(生齐读课题)
  【评析:“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是全文的中心句。一次又一次地读,一咏三叹,循环往复,紧扣着文章的中心,紧贴着文章的重点,一次又一次强烈地撞击着孩子们的心灵,在他们的心中铭刻了藏胞对红军的无比感激与热情赞颂,铭刻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作者单位:淮安市洪泽县外国语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能识“英雄”的人是英雄,愿为“英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是英雄。英雄惜英雄。在《三顾茅庐》中,诸葛亮和刘备是两位与众不同的英雄,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其英雄本色。  一、 刘备的“恭恭敬敬”与张飞的“嚷道”的对比:英雄就是寻找、守候英雄。  刘备十分清楚,诸葛亮这条“卧龙”对自己实现统一大业意味着什么。刘备慧眼识人才,不惜三顾茅庐,你看第三次拜访的时候是这样做的: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
学习动机不高是很多学生存在的问题,所以,学习动机的激发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 提升内在需求    1 思考、质疑,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动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就应当充分鼓励他们敢于“求异”,而不是跟着老师走,去一味“求同”。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在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时,我鼓励学生充分质疑,有的与课文主题紧
全面对外开放的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受到竞争对手全方位挤压。运用战略管理科学引导经营管理,增强竞争发展能力,对于商业银行的生存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如何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是一个历史故事,讲了春秋时代晋国的中军尉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在教学时,教师宜立足简洁,引导学生在理解、
通过分析恢复系明恢63、明恢86、航1号及其组合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光合效率,结果表明不同的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光合效率表现各异。在抽穗期,汕优63的光合效率最大,为19.2μmol
[教例]苏教版二年级下册rn一、以想象拉长宽度.感受母子情rn师:民间有种风俗,家里有人出远门,要为出门人做衣服,且必须做得针脚细密,以期望出门人早归.课文中,孟郊的母亲为了
在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人心稳定,大局稳定,是保证改革和发展的关键。目前有五大反差现象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局的稳定,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一、部分党员干部为政不廉与党的根
《蘑菇该奖给谁》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白兔和小黑兔参加跑步比赛的故事,告诉学生有勇气敢于和强手竞争,虽败犹荣。但“虽败犹荣”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深”了一点,如何引领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好?教学时我做到扣读导悟、读中见悟,使寓意自然呈现。  【教学片段】  师:清晨,兔妈妈要出门采蘑菇了,临走的时候怎么嘱咐两个孩子的?  生:兔妈妈嘱咐孩子们要好好练习跑步。  师:如果你
目的 探讨小剂量羟考酮(0.05 mg/kg)注射液复合依托咪酯、丙泊酚在无痛结肠镜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92例行无痛结肠镜
一、 初读:凭借实物比较,引起理解  课伊始,将实物蜗牛与长着翅膀的蜗牛图同时呈现出来,通过比较,问学生:“原来的蜗牛长什么样儿?蜗牛的翅膀到哪儿去了?它的奖杯怎么会变成硬壳的?”在一个个小问号的牵引下,使学生生疑,产生好奇和阅读期待,激起理解的愿望。  二、 精读:凭借情境想象,形象理解  采用问题引导,自主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展开想象,再现情景;再在形象中理解词句,以培养学生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