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办学模式的学校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j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城西安的雁塔脚下、曲江池畔,是一片流淌着汉唐风韵的土地。2010年9月,西安市曲江新区管委会与陕西师范大学联合兴办的一所公办性质完全中学——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凭借丰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学校在现代化教育教学中走出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1月12日,《教育》记者采访了该校。
  创建灵活的体制机制
  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的建设及办学经费由曲江新区财政全额承担;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区政府委托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全权负责;学校的办学质量由省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受教育者评价。遵循西安市“大学区管理制”的优者更优、弱者变强的原则,不断增加西安优质教育资源的存量,最大程度满足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2011年12月,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晋升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
  5年来,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与陕西师大附中深入落实“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共享设施、统一安排教师、统一教师培训、统一课程资源、统一教学活动、统一集体备课、统一质量监测、统一评价激励”的办学原则。这种全方位的深度合作,使曲江一中成为西安市推行的“大学区管理制”理念的先行者和成功典范。学校树立“根植传统,融合现代,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学校总体目标,相继制定了学校章程、五年发展规划、三年行动计划等,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理事会与校长权责明晰。学校对全体教职工实行绩效考核、动态管理,坚持优胜劣汰,此举激活了用人机制,提升了管理效率。
  这种全新的办学模式,给教育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5年来,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先后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中国地理学会授予“地理科普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首批国培计划项目和省级培训项目实训实习基地”; 陕西省教工委、陕西省教育厅授予“全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西安市教育局授予 “西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西安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卫生先进单位”。
  植根沃土的国学教育
  学校标志性建筑——钟塔取唐代“雁塔题名”典故设计建造而成,校内建筑廊柱及墙壁点缀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班级名片也渗透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学校认为,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植根沃土的国学教育,是指引学校教育教学的灯塔,是全体教职员工遵循的准则。每一位教职员工必须牢记办学理念,坚持特色办学,从而将办学理念升华到理念办学的境界。
  学校筹建之初,适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在领会纲要精神的基础上,经过反复酝酿和讨论,学校提出“学生第一,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所处区域——曲江新区历史人文资源丰厚的特点,学校还确立了“根植传统,融合现代,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办学目标,以“三风一训”——即文明惟真、乐群活泼的校风,有教无类、寓教于乐的教风,敏而好学、学而不厌的学风——为先导,大力弘扬“爱国明志,持节自强,厚德修身,乐学求新”的校训。学校的“三风一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元素,包括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学而不厌”思想,同时提倡“寓教于乐”“乐学求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完美结合,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使国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不断完善与延伸。
  学校要求教师与学生“同步”阅读国学经典,大兴儒学之风。积极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国学知识普及概述》《国学经典朗诵读本》及《陌上花开国学之归》并组织全校学生学习和诵读。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寒暑假儒家经典品读活动。规范推荐书目,教师根据自身实际选择相关书籍,通过阅读、抄写经典与撰写心得感悟,分享学习体会。通过国学经典读书展示及组织国学知识竞赛活动,汲取国学精华,传承古今师德,将校园文化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
  学校每年都选派优秀教师赴山东泗水尼山圣源书院、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及国学经典教育专题研修。学校连续举办三届海峡两岸“读《论语》《孟子》”师资研修活动,特邀台湾知名学者萧穗珍、唐慧文、周薆玫、刘桂光以及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周淑萍,分享儒家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学校邀请了大学区成员学校和帮扶结对学校教师参加此项活动,扩大了专家讲学的影响力。2014年9月,学校作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经典教育联盟校,被邀请参加纪念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两位教师以代表身份,前往北京人民大会堂聆听了习近平主席关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
  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国学教育的影响力,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的教育团体来校交流学习。2012年至2014年,学校三次接待美国尤方玉屏学校百余名学生寄宿交流,还接待了来自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的6名毕业生来学校实习。2013年和2014年暑假期间,学校承办了由美国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办的“美国青少年海外语言学习助学金计划”项目。交流中,组织美国学生学习中国剪纸、传统泥塑、手工编织及传统文字解读、古诗文诵读、中华经典国画、中国古典音乐赏析活动,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展示了学校扎实、创新的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教师金慧说,如何更好地践行传统文化,一直都是我们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将其放置于这样的时代,更多人的目光都锁定在周围世界和未来的时候,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必将接受严峻的挑战;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除了面临升学压力之外,将祖国的历史文化展示出来,并促其长足发展,也是时代赋予的责任。
  富有特色的课程建设
  学校认为,要在现代化教育教学中走出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课改是方向。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互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交互主体的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校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教学原则,在校本研修基础上,形成本校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学校提倡“基于核心知识的教学”,以核心知识为主干、为依托、为线索而展开教学活动,注意核心知识的“收”与非核心知识的下“放”。“收”是把核心知识从纷繁复杂的课程知识总体中萃取出来,并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线、主题与脊梁;“放”是将那些与核心知识关系较远,甚至干扰、制约核心知识教学的非核心知识适当下放到课外或安排学生自学,创造一种知识主干清晰的课堂教学。学校教师教学因此从传统教学的传授者,转变为现代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促进者,学生能自愿地、创造性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   在特色课程教学方面,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省教育厅制定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实际,开设必修及选修特色校本课程。目前,已初步形成具有曲江一中特色的三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即根植传统类:学校开发包括语言与文学领域《陌上花开,国学之归》《素以为绚,国学经典读本》;人文与社会领域《长安,中国的“DNA”》《地理西安》《文化,西安符号》等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融合现代类:包括《西安印象 Impression of Xi’an》《模联在曲江》《西方文化》《百年战争风云》《数学的机智》《魅力物理》《绿色化学》《生命的智慧》《播音与主持》《美术与色彩》《动漫设计》《摄影》等校本教材,以及足球、篮球、跆拳道、武术、合唱、舞蹈等活动类校本课程。开放式校本类:主要有“专家讲坛”和“艺术课堂”等形式;学校聘请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和曲江文化产业集团文物保护专家,以周秦汉唐古迹遗址为索引,以专家讲坛的形式和学生一起回望长安千年沧桑,了解文化遗产保护,展望西安未来发展,通过“秦风唐韵”主题报告,打造成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必选类校本课程,使学生从厚重的历史文化中汲取知识和精华,学古通今,学史明志;学校还与西安音乐厅和曲江艺术博物馆联合开设“艺术课堂”,通过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资源,深层次地认识西安、了解西安、热爱西安,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和个人自信。
  学校还制定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办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集、分析、利用信息,创新与合作等学习能力。其中,学生参与课题有《论中国古典乐器与西方乐器异同》《仓央嘉措词著及生平》《古风歌曲》《宗教对人性的两面影响》《房价与人民生活》《世界校服文化》《关于利用植物色素酸碱指示剂的研究》《视觉文化》《西安古城墙及其历史变化》等。
  学校遵循“人人都是研究者”“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教学科研宗旨,近年来,共申报西安市课题41个,教师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61篇。课题包括《用文化视角创新高中文言文教学》《语文教师板书设计艺术研究》《关于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等。学校申报课题《个性化学习平台建设与学生独立自学能力的研究》获全国教育技术“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个性化学习开发与提高教学效率研究》总课题组审批立项;教师罗红梅申报的《陕师大附中学区学生政史地学习状况调查研究》获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审批立项。学校还成为陕西省2012至2013年度基础教育重大招标课题《中小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研究》实验学校。
  在特色课教学中,高中一年级作文教学改革获得好评。他们创立的“活页杂志作文”与“随笔文集”教学,受到学生喜爱。“活页杂志作文”,是每次作文由老师指定写作话题或范围,学生用活页纸写作文,上交之后形成一个由学生作文组成的“专题杂志”。该作文放在班级教室,学生之间互评和老师评改同步进行,所有学生也可随时阅读作文。每次作文形成一个活页本,累积起来形成一套班级作文册。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作文拥有更多的读者,也可以让学生、老师都参与到作文评价中来,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分享,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随笔文集”是学生平常的练笔而形成的文集。学校以往的做法,是每位学生备一个本子,每1周至2周自由创作一篇作文,但是很多时候流于形式,没有效果。现在改为将班级分为4个小组,每组一个精美笔记本,每天指定组内一位同学写文章,通过老师批改、点评,组内同学传阅并点评留言,乃至发展到家长也在孩子的文章后留言,形成学生、老师、家长互动交流的写作平台。通过这两种形式,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出现了学生盼作文、争相写作文的新局面。
  独树一帜的实践活动
  2013年7月和2014年7月,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依托曲江新区丰富的文化产业资源,组织学生在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世界、大雁塔北广场、城墙景区、大明宫景区、唐华宾馆、贝九艺术幼儿园等十几个单位,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成立“啄木鸟”小分队,集中查找、汇总曲江新区范围内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及不规范用字,并将错误内容汇总形成报告上交曲江新区管委会,此举得到了曲江新区领导的好评。刘津同学说,虽说“啄木鸟”只是寻找错别字,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认真地辨别,在找出错误和不规范用字的同时,也是自我学习的过程。这些有益的活动,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现代社会规范汉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此以后,我们要积极参与汉语标准化的宣传。
  席梓涵同学在随笔中写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被分配到售票、营业、保安、饲养等不同的工作岗位。这些操作不难,但却辛苦。每日汗流浃背,让我切身体会到父母终日劳作的艰辛。”易靖雅同学也在随笔中写到:“没有亲身体会,你永远不知道劳动人民当中‘劳动’二字的真实含义。”蔡星辰同学说,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成长舞台,在活动中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认清自己的位置,在无形中使自己对未来有了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学生陆鹏坤说,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社会实践对我的帮助,会享用一生。
  曲江一中多元化的特色发展道路,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办学5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艺术、体育、知识竞赛中表现优异。2011年7月,校啦啦操队以全国花球比赛总冠军的身份,应邀参加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14届国际大众体操艺术节,广受赞誉; 2013年,参加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暨中国啦啦操之星争霸赛再夺桂冠;2014年5月,学校合唱团在西安音乐厅与西安交响乐团同台演出。学校通过独特的教育方式浸润学生心灵,许多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养成方面,悄然发生变化。学生们真正做到了言有礼,行有规。行之有效的系列活动,让学生与传统文化走得更近,学生时刻都在感受着曲江一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温度。
其他文献
内蒙古东胜区第十二小学坐落在物产丰饶、风景秀美的鄂尔多斯市东胜经济技术开发区。源远流长的“河套文化”不仅滋养了这片富庶的土地,还孕育了十二小这朵教育奇葩。该校现有30个教学班,1600余名学生,教职员工106名,建筑面积12078平方米。学校设备齐全、设施完善,配备有科技活动室、机器人实验室、中国书画室、陶艺室等二十多个专业教室,为学生多种才能的发现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教育平台。  该校自建校以来,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写作的《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中指出:“在电视时代,人生有三个阶段:一端是婴儿期,另一端是老年期,中间的人可以称之为‘成人化的儿童’。”当这群人审视当下的社会形态,在电子媒介、功利色彩的作用下,成人又重新回到心理年龄上的童年,儿童则在加速成长,成人的儿童化和儿童的成人化正在加速发酵,其产生的后果将是“童年的瓦解”。一直以来,这群人总是处于自己成人立场的思维系
金克木,字止默,笔名辛竹,安徽寿县人,1912年8月14日生于江西。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学者。和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一起被称为“燕园四老”。历任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教授,第三届至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五届至第七届常委、宣传部部长。  “好奇”贯穿其一生  金克木自诩是一个“杂家”,他精通梵语、巴利语、印地语、乌尔都语、世界语、英语、法语、德语等多国语言,还学会了拉丁文,日语也不错
中学阶段,化学制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化学产品制作,即利用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化学反应,以及实验操作的基本技术(如加热、溶解、过滤、蒸发、蒸馏、分离、结晶等)进行一些典型产品的制作。另一类是化学仪器和设备制作,包括简单化学模型的制作、实验演示装置、仪器制作以及化学工艺制作等。  在“制作简易制氧机”项目中,学生需要完成的最终项目产品非常明确——一台简易制氧机。无论是从制氧剂还是制氧装置的角度,它都毫
为了让迈入校园的一年级新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爱上校园,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學实施融合课程,打破原有学科界限,重组、融合多学科知识,以探究性活动为载体,让课堂贴近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在校园中幸福成长。  摄影报道/ 刘浩轩
张寅平,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主任,北京市室内空气质量评价和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  《教育》:哪些装修材料容易造成空气污染?  张寅平:目前大部分装修使用的辅助材料,例如黏结剂等,会产生空气污染。虽然现在很多板材都能做到绿色环保,但大部分胶类材料现状令人担忧。市面上几乎所有胶类都含有甲醛,装修时要尽量减少使用量。但是,国家对人造板、家具的甲醛限量有明确标準,正规厂商应出具来自国家认可检测单位的检
近日,湖北省襄阳市樊东教工幼儿园举办了主题为“我运动,我健康,我成长”的冬季趣味运动会。以运动展示生活,以生活展示亲情,通过趣味比赛,不仅让小朋友和家長们感受到了运动的乐趣,深切地体会到了亲情的温暖,还培养了小朋友自信、坚强、勇敢的良好品质。  摄影报道/通讯员 张壮蕾
理念解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华夏文明长期积淀的思想结晶,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最为深远,“君子”在《论语》中共出现107次,《易经》《诗经》《尚书》也广泛使用。“君子人格”在中国历史上陶冶培育了一代代志士仁人:范文正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三闾大夫,上下求索,九死不悔;苏武牧羊,苦忍十九载,不忘汉社稷。“礼、乐、射、御、书、数”被称
从2000年正式起航,新教育实验已然走过了16个春秋。16年来,新教育实验由偏居一隅到遍地开花,由合抱之木到参天大树,由微弱星火到燎原之势,这一历史盛况的背后,无疑是诸多实验区、实验校和实验个人的热烈响应和热情汇入。正是由于许许多多遍布各地的实验区、实验校和实验个人的汇聚,才编织成了今天新教育实验壮丽的历史画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教育实验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地方实验区和实验校的发展史,就是一部
一、项目学习源自生活  项目学习来源于生活,这是项目学习的重要特点,也是项目学习得以发展的基础。“项目”既可以来自于学生自己的生活,也可以来源于社会生活,其首要目的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把学生组织到教学中来,创建丰富而真实的学习活动场景,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亲身体验现实世界,进而学会知识,并能运用知识,提升能力。  数学项目学习打通了数学课程与学生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使数学课程真正地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