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荷载与地震耦合作用下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损伤与玻璃幕墙坠落研究

来源 :建筑结构学报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qianxiaoj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高层建筑服役周期长,在其全寿命周期内有可能遭受风和地震同时作用,需针对主体结构和玻璃幕墙受风、地震单独和耦合作用进行研究。基于结构高度为300.5 m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依据相关规范要求建立主体结构与玻璃幕墙整体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场地条件选取3组三向地震动记录,并通过已完成的1∶440缩尺模型风洞试验获得10、50 a和100 a重现期的风压时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风荷载、地震单独与耦合作用对主体结构和玻璃幕墙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幕墙对主体结构的影响较小,而主体结构对玻璃幕墙的影响则较大,其变形超过玻璃幕墙由荷载直接作用所产生的变形。在风荷载或地震单独作用下,主体结构的非线性响应和玻璃幕墙的破坏情况均随荷载强度增大而增大;在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进入非线性状态后,结构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角的增幅超过基底剪力的增幅,但低于峰值加速度的增幅;在风荷载作用下,主体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基底剪力和倾覆弯矩随风压增大呈线性增长,但因变形响应特性不同,变形产生非线性增长,结构扭转效应增大;在风荷载与地震耦合作用下,主体结构和玻璃幕墙的非线性响应超出风荷载或地震单独作用的简单叠加,结构变形为单独作用简单叠加值的110%~134%。结构刚度变化较大的加强层及其邻近1~2层,侧风面负风压较大,玻璃幕墙容易破坏而坠落,设计时需注意加强。
其他文献
<正>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义务教育在实现全面普及的基础上,用十年左右时间实现了县域基本均衡发展。2021年底全国所有县区均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这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着眼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我国将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期盼,
期刊
在实验条件下,对罗非鱼五个品系,即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78”品系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尼奥鱼和红罗非鱼的耐盐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在96h半致死盐度(MLS-96)、平均成活时间(MST)及50%成活时间(MT50)三个耐盐指标上,五个品系罗非鱼的耐盐性表现为“奥利亚”>红罗非鱼>尼奥鱼>“吉富”>“78”。在盐度为16‰的咸淡水中,“奥利亚”、红罗非鱼、“吉富”和尼奥鱼的成活率显著高于“78”
为更好分析低盐榨菜胀袋原因,寻求抑制腐败菌、延长榨菜货架期的方法,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分析货架期低盐大头菜胀袋组和未胀袋组中的细菌结构,通过比较两组细菌结构组成,从而全面揭示胀袋和未胀袋大头菜中细菌菌群同异性及优势菌属,同时以传统可培养法筛选、验证胀袋大头菜中腐败菌并进行热致死率分析。结果显示:胀袋组优势菌属为unidentified_Rickettsiales、unidentified_Cyano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在近十多年间经历了飞速发展。从最早的福利分房到如今市场化的商品房阶段,住宅价格和住宅相关配套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经常被提及的话题,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与此同时,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而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作为满足精神需求的一部分条件,被广大中国家庭看做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一环。在当下,由于教育资源的
作为一个南太平洋岛国,新西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导致其面临着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风险,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及潜在的人为灾害等威胁,新西兰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尤其是在2002年出台的《民防应急管理法》,新西兰提出了建设“韧性新西兰”的应急管理目标,强调国家与地方制度组织的协调与整合,重视公众参与等社会资本的有效利用,“制度韧性”和“社会韧性”明显提升。本文从国家和城市两个层面对新西兰采
<正>青少年社会化是从社会化中衍生出的概念,意指青少年通过与外部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内化社会规范、培养社会角色、完善人格发展,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交往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健康的社交有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与适应社会。近年来,随着网络社会的迅猛发展及其现代性的累积,青少年社交呈现出新的形式与特点,圈层社交就是其中之一,游戏圈、兽圈、娃圈、谷圈、盲盒圈……"00后"们总能想方设法做到"
期刊
期刊
碳中和背景下,将数据中心余热资源作为建筑供暖的热源,是降低建筑供暖碳排放的一种途径。为了系统掌握数据中心余热在建筑供暖中的技术应用现状,对近年来数据中心余热利用相关政策及标准进行了梳理,对影响数据中心余热利用的可行性因素展开了分析,整理了中外数据中心余热在建筑供暖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发现,政策与技术标准是数据中心余热回收利用的有力推动力;数据中心余热回收量受冷却技术、热量散发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