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西少数民族元素在景观雕塑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fuhai5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论文以广西雕塑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对广西本民族艺术资源在当代雕塑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从中提出一些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和方法,旨在能够为城市雕塑创作与地域文化精神的有机结合寻找可能的发展方向,为广西当地的民族艺术资源的延续和当代雕塑创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民族艺术 雕塑教学 运用 建构
  一、前言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是提高个人素质和自身修养的一种新兴教育。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艺术教育逐步占据了现代教育体系的主要地位,它不仅为现代社会培养了大量艺术家和专业艺术人才,还进一步推动了当代人的全面发展,是美术教育的核心。而雕塑教育作为艺术教育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的教育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跟随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步伐快速发展起来的城市景观艺术建设中,雕塑艺术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它的存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国内一些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不断涌现,如广州的五羊石像、澳门的胜利在望、天津的平津战役纪念碑等,不仅美化了环境,成为国内城市景观雕塑经典的代表作品为人们所熟知,还成为其所在城市的象征和名片,发挥着雕塑艺术独特的魅力。然而,近十几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许多城市的立项建设急功近利,使得雕塑行业在国内迅速膨胀发展,部分雕塑从业者为赶雕塑建设热潮而进行盲目创作,其过于强调景观雕塑的艺术性而使得很多城市景观雕塑创作缺乏创新与特点。在追求艺术创新的今天,在千篇一律的创造手法和雕塑语言的背后,社会性和文化性被忽略,所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而这种文化性恰恰是艺术创作的核心,没有内涵、没有核心的艺术作品也就没有生命力,吸引力和认同感就更无从谈起。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往往体现着人们的生活理念和审美心理,那些远离现实生活、缺乏地域文化特征的雕塑创作,违背了城市雕塑艺术作品创作的初衷,成为美化城市的垃圾和鸡肋。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城市雕塑艺术既要有艺术美又兼具深刻的文化内涵就成为目前雕塑创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那么,如何使问题得以有效的解决呢?就目前雕塑景观艺术行业良莠不齐,雕塑艺术人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景观雕塑艺术的创新性和延续性的良性发展的种种因素来看,追本溯源,我认为还是应该把解决问题的重心放在对雕塑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上。培养具有专业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景观雕塑艺术人才,既契合了当前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是解决当前城市景观艺术所面临的窘境的重要前提,更是艺术教育社会义务与社会功用得以体现的必要条件。
  二、雕塑教育的社会背景
  那么,如何培养当代社会所需要的雕塑专业性人才呢?我认为,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雕塑操作技能之外,更应该从专业的学术高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知识文化内涵,整合学生自身的知识架构,创造出具有内涵又独具艺术魅力的雕塑作品。
  在当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艺术的趋同性使得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于近代走进高雅学术殿堂的雕塑艺术而言,中国现当代的雕塑艺术更像是西方艺术的舶来品,其无论是创作思维、理念还是操作手法,都源于西式观念,使得中国当代雕塑在自身发展的道路上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尽管在中国的古代,我们也有着辉煌的雕塑艺术史,但是雕塑艺术却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显得如此重要和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历史的缺失以及近代以来雕塑的严重西化,使得雕塑艺术创作自身必须要挣脱追随国际一体化的牢笼,以谋求自身的良性发展。还是那句老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世界与民族,是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对立,也是统一。世界文化是由全球多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共同构建起来的,每个民族文化又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轨迹,并且又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它既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又统一在世界的整体文化中。而支撑起民族与世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取决于该民族是否有足够的话语权。倘若为了追赶潮流而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置若罔闻,一味地盲目吸收外来的文化艺术,那无疑是邯郸学步,使自身民族文化在当代发展中逐渐迷失。舍本逐末的做法,最终也会导致该文化在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中面临“失语”的窘境,而为时代、世界所抛弃。因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在文化艺术的发展中必然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在当代雕塑艺术发展中,若要谋求其长远的、独立的发展,必须从自身的传统文化中去找寻和探索。
  三、广西民族的艺术特色在当代雕塑艺术中的运用
  广西是一个有着十二个少数民族集居的省份,蕴含着丰富多彩且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资源。由于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历史环境的不同,使得广西各个少数民族之间有着特定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信仰,并产生了各民族间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民族地域性突出、民族艺术多元化并存是广西民族艺术的最大特点。总的来说,广西民族艺术资源大致是从传统民族服饰、传统手工艺、建筑陈设、祭祀活动等几个方面演变衍生出的,其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不仅为广西当代雕塑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层次丰富的艺术素材,还为雕塑教学提供了精神和人文内涵。目前在广西区内建设的城市雕塑中,不乏有一些既具有深刻的内涵又富有独具民族特色的优秀雕塑作品。例如,广西南宁邕江湾河堤上的一组高浮雕,就是根据壮族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百鸟衣》这个美好的爱情故事获得的创作灵感。《百鸟衣》是百越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说故事之一,其故事流传历史久远,讲述的是一个为爱顽强不屈的青年爱情故事,并从中反映了壮族人民生活中的悲苦和欢乐、反抗压迫者的斗争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其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文化渊源。该雕塑通过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把经典的故事性与壮民族经典的服饰、广西山水以及花山岩画特殊的符号元素合理地结合起来,充分地把壮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用艺术的手段表现出来,符合了本土文化的认知和人文情怀。浮雕不仅体现了本地人特有的精神信仰和艺术追求,还唤起了当地人深深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这件景观雕塑其内涵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集中体现了广西当代雕塑的内在要求,也是当代广西雕塑教学中不可多得的经典范例。又如,广西的民族博物馆,其主体建筑造型取材于广西独特的铜鼓艺术形象,铜鼓建筑面上雕刻的各种有关人物、花鸟、走兽、太阳等抽象图案均来源于广西人们的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物象,高度提炼的艺术手法把广西农耕时代的生活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独特的壮文化艺术特色。艺术家把这些具有广西壮文化的特殊标识运用到建筑的形象中,使博物馆的内在功能性与抽象的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洋溢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它不仅成为广西南宁市最具特色的建筑物之一,更成为广西文化区域的一个重要地标。这件成功、新颖的当代雕塑案例,在雕塑艺术创作上、雕塑教学上都给目前的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思考与启发。此外,广西少数民族服饰上飞禽走兽、植物花舟等相关图案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蕴以及故事传说,也为当代雕塑设计以及课堂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如苗族“九黎裙”上所记录着的民族历史等等,为当代的雕塑教学提供带来了宝贵的民族资源。   然而,一方面,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广西一些“口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时间的变迁、口头传承的局限、老艺人的离世以及原住民日常生活的现代化转型而濒临失传。另一方面,在当代艺术教育中,现代化思潮以及西方艺术思想的涌入,也深深地冲击着民族民俗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延续和传承。学院雕塑创作中追求西方的审美思想,追求所谓的国际范,使得广西雕塑创作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因此,在当代雕塑教育中加强本土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及技艺传承和学习,是十分必要的。没有根植于传统少数民族土壤的雕塑作品,必然无法从民间汲取营养,搜取素材,雕塑创作也就无法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没有来源于生活的艺术作品,自然不会受到老百姓的喜爱,也不会产生民族认同感,固然也就失去了该有的生命力。所以,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精髓与广西当代雕塑艺术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培养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人才,是当代雕塑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四、广西民族的艺术特色在雕塑教育中的建构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与雕塑艺术相结合是从学校自身与雕塑专业的时代诉求出发的。广西艺术学院作为广西唯一一所国家独立设置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艺术院校,其成为广西高层次艺术人才的主要人才库基地。造就精英文化人才队伍,为广西民族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是学校新时代的要求,也是雕塑专业自身谋求发展的时代诉求。在全国文化艺术教育发展越来越趋同的今天,艺术学院乃至雕塑专业自身,如果无法看清自身所处环境,找不到自身准确的定位,盲目地追随潮流,最终将会迷失自我。人们常说,特色是艺术的灵魂。广西雕塑艺术专业只有坚定地扎根于自己脚下的这片民族的土壤,才能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凸显自身的特色,走出一条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品牌之路。而这条路线的实现,必然要在雕塑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建构起民间艺术与雕塑相结合的教学平台,从雕塑艺术本专业的教学定位、人才培养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以及校企合作等几个方面去探索和实施。
  (一)专业教学定位。雕塑专业的教学定位,应该以建立广西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为基础,致力于打造优于全区同类高校专业的特色精品课程以及先进的学科专业,在注重培养地域性特色艺术人才的同时,也对广西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做积极探索,以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多元化本土雕塑人才为目标,大力推动广西雕塑教育的本土化教学,使广西地方文化在雕塑领域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二)人才培养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人才培养多元化的理念推动教学改革,既强调丰富的文化理论知识,又强调扎实的雕塑创作操作技能。雕塑教育在突出与广西本土文化特色一脉相承的教学理念下,又兼具现代化教学风格的灵活性和时代性,为社会输送既能承担传承民族文化重任又敢于开创未来的优秀雕塑人才。
  (三)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兼顾,打破课堂的界限,让学生进入社会,通过采风写生、下乡考察等活动去深切体会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魅力。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体察、感悟中去分析、总结丰富的本土民族艺术资源,并通过筛选,过滤、保留和提取,把有价值的本土民族元素及素材运用到自身的雕塑创作中。其次,构建相对独立的工作室制,并有针对性地把本地优秀的传统民间艺人请进教学工作室,讲授技巧,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本土的民族艺术,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发掘艺术资源并从中学会灵活运用本民族艺术元素进行自主艺术创作的能力。在民族民间艺术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氛围中,创造出既符合时代审美,又蕴含民族特色的优秀艺术作品。
  (四)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广西本土民族艺术的教育,丰富雕塑教学内容,使雕塑教育中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刻和成熟。首先,整合本土艺术资源,调整当代民族艺术教学中的观念与认识,增加本土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雕塑理论教学中的内容;其次,增加以民间艺术为特色的教学课程建设;最后,使用多元一体的教学模式,将民间艺术资源应用到雕塑专业创作中,为广西雕塑专业课程资源注入新的活力。
  (五)校企合作,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平台。通过打造校企合作的平台,整合学校与企业双方的优势资源,建立高水平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承接社会上举办的各种文化展览活动以及各种雕塑工程建设,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这样的合作机制,一方面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有效地运用到艺术实践中,并使其在雕塑创作实践活动得到不断的延续和深化;另一方面,也使得优秀民间文化遗产在得以传承和发扬的同时,突出本雕塑专业的教学特色和艺术特色,从而扩大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打造学校的品牌形象,最终确立本雕塑专业在广西雕塑艺术人才教育培养方面的领军地位。
  五、结语
  面对全球化、现代化的冲击,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损毁和破坏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仅仅靠某个机构或某个群体去呼吁去努力是不够的。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核心,学校教育在活态传承的层面上虽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却任重道远。当前的我们,唯有继续努力,积极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去传承我们的民族传统,让更多的学生深刻地了解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知与认同感的同时,延续和发扬传统艺术的民族精髓。而广西的雕塑教育在谋求自身的发展中,只有把广西本民族的传统艺术融入艺术创作中,才能找到一条合适广西雕塑自身发展而与其他民族雕塑不雷同的民族艺术之路。
  【参考文献】
  [1]潘琦.广西文学艺术六十年[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
  [2]许正龙.雕塑学[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
  [3] 孙振华.中国古代雕塑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4]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5]吕胜中.广西民族风俗艺术[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
  [6]朱蓉.城市公共环境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7]郑宏.世界城市雕塑景观发展趋势[J].装饰,2003(11).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平等的环境,使学会自己去学习,研究和掌握理论知识和演唱技巧,教师要善于吸取学生在学习中的创建,发现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断充实和改进教法。  【关键词】声乐教学 主体 主导 辩论  一、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于声乐教学之中  文艺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传播先进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培育社会文明道德风尚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在声乐教学
海洛因依赖者戒毒治疗出院后操守时间短,复吸率高。我们对1994年6月至1996年元月在本院住院的362例1485次复吸的社会心理因素及操守时间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
在HBV感染后,e系统的检测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传染性的判定和予后的估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关于HBeAg的本质,Sheita sherlock在总结四年来病毒性肝炎的进展时指出;乙肝病毒核心含
【摘 要】大多数高等学校并未建立专门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在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上尚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因此,可以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师生间的互动三个方面来完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以达到促进教学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通识教育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 构建  一、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现状  近年来,随着通识教育的深入开展,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也纳入各高校的议事日程,但
膀胱异物并发膀胱结石并非少见,然而膀胱异物穿通膀胱壁引起盆腔多发性慢性脓疡,并导致慢性贫血者,鲜有报导,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22岁,未婚,农民,因排尿困难7年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琐碎的工作,但是班级管理也需要讲究方法和艺术,讲究管理的科学性。有效的班级管理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要提高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艺术性。
为了使氧化锆在刀、模具零件的应用上更加广泛,需提高其放电加工特性。在钇稳定氧化锆(YSZ)中添加不同配比的导电氮化钛(TiN)粉末制成复合材料。对烧结坯测试电阻率、借助SEM观察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但科技成果不等于是生力。如何把科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所以成果管理的核心是推广应用。就其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粗略地谈点体会。一、科技成果的鉴
通过福建闽西南地区翠屏山组钻孔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从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热成熟度三方面讨论了闽西南翠屏山组泥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分析结果表明,福建闽
摘 要:信息化时代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本文简要阐述了信息化教学环境背景对学生学习产生的主要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教师应如何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习,从而有效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学习方式;问题分析;策略探讨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给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也对教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