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档证史说慈禧

来源 :北京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zhu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慈禧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位有重要影响且很有争议的人物,也是位有很多传说的人物。清末以来社会不仅对她的功过是非有各种评议,对她的生平事迹、家世出身等细节也都有各种传说。所以,本文就慈禧到底生于何处;慈禧称“老佛爷”时间这两个问题进行考证。
  一、慈禧生于何处
  对慈禧的出生地,很长一个时期,正统的都是北京说,虽然也有过几种不同说法,但并没引起史学家的重视和关注。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全国旅游业的发展和名人效应的产生,也随着清宫戏说充斥影视戏剧,各地打起了名人品牌,名人经济。历史名人成为各地争相开发的一个亮点,吸引游客的一道景点。慈禧太后也成了各地争夺的对象,对她出生地的讨论也热闹起来。
  自清末迄今,对她的出生地问题,共有六种说法:
  1、安徽芜湖说。又叫“生长南中”说,这是关于慈禧太后出生地传说中最早的一说。其根据是,慈禧的父亲惠徵,曾做过清朝安徽宁池太广道的道员,因之慈禧“生长南中”,喜欢唱南方小调,并因此得到咸丰皇帝的宠幸。《清朝野史大观》载:“慈禧,那拉氏者,惠徵之女也,惠徵尝为徽宁池太道,其女生长南中,雅善南方诸小曲”。
  2、内蒙说。和安徽芜湖说堪称南辕北辙的一种说法,是“山西绥远说”。清代的绥远城,民国时期改归内蒙古自治区,所以此说又称“内蒙说”。在北方塞外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有一种传说,慈禧的父亲惠徵,当年曾任山西归绥道道员,归绥道驻地在归化城,即今呼和浩特市,呼市新城有条落凤街,慈禧就出生在这里。
  3、甘肃兰州说。其根据是,惠徵曾任过甘肃布政使衙门的笔帖式,当时住在兰州八旗会馆以南的马坊门,即今永昌路179号院,慈禧就出生在乃父任职兰州之时,所以她的出生地就在这个院落里。
  4、浙江乍浦说。1993年8月22日,《人民日报》刊有一篇不足300字的报道:“史学界新发现,慈禧生于浙江乍浦”。文中说,其父惠徵,在道光十五年至十八年间,曾外放到浙江乍浦,任正六品武官骁骑校,而慈禧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生,所以她的出生地,是“浙江平湖市乍浦城内的满洲旗下营”。
  5、山西长治说。此说最具传奇色彩、最独特的说法,这种说法又称“潞安说”。因为当今的长治市,就是清代的潞安府。此说的新奇处在于,认为慈禧压根儿就不是满洲人,她的生身父亲也不是惠徵。此说正式提出于1989年。是年6月23日,长治市郊区下秦村农民赵发旺(自称是慈禧五辈外孙),到长治市地方志办公室找到负责人刘奇,说慈禧是长治县上秦村人,并交出了一份5位老人联名,还有每人按了手印的书面材料,要求政府帮助澄清。
  此说所依据的“铁证”,主要是上百年来流传于当地特别是长治县西坡村和上秦村一带关于慈禧童年的口碑传说。据说,慈禧原本是长治县西坡村汉族农民王增昌之女,名叫王小慊,4岁那年,因家贫,母又病死,被卖给上秦村宋四元家,改名宋龄娥。不料其11岁上,宋家又遭灾难,因而被转卖给潞安府知府惠徵家做丫头。一次,惠徵夫人发现龄娥两脚底下都有一个瘊子,被视为福相而收作养女,改姓叶赫那拉,更名玉兰,后来参加皇帝三年一次的选秀女,被选中入宫,一步步升成了皇太后。
  与传说相呼应还有大量的物证:在上秦村关帝庙后,至今保存着一处“娘娘院”,被认为是慈禧入宫前住过的院落;在西坡村王氏家谱上,更明确写着“王小慊后来成为慈禧太后”;在位于西坡村外羊头山的荒滩岸边,甚至还有慈禧生母的坟;在长治市城区原潞安府后院保存有“慈禧太后书房院”;而在上秦村宋家的土炕上,又刨出了慈禧给宋家的信,光绪、宣统年间清廷特制皮夹式清代帝后宗祀谱以及慈禧本人的单身照片,等等。林林总总,口传、实物和文献,各种证据共达38项。
  6、北京说。在《清代宫廷史》《清帝列传》附传《慈禧太后传》中的记载是:慈禧,姓叶赫那拉,小名兰儿,生于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父亲惠徵,由道光十一年的八品笔帖式,历迁吏部文选司主事、员外郎、山西归绥道道员、安徽宁池太广道道员,为官17年,由8品至4品,成为主管一方的行政要员。母亲佟佳氏,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慈禧兄妹共4人,兄弟二人是照祥、桂祥,妹妹嫁给了咸丰七弟醇亲王奕譞。另外在《清实录》《清史稿》《清代人物传稿》《清代全史》等清史专著中,也都以“北京说”为基础,确认慈禧是满洲叶赫那拉家族惠徵的女儿。
  到底那种说法正确?我们除了要进行各种考证外,最有说服力的就是用档案说话。即用档案指误匡谬,以正视听。能证明慈禧出身的最主要的档案:一是记载慈禧父亲惠徵任职年代和生平的有关档案,其中有:“京察册”、“八旗官员奉银奉米册”;起居注档、上谕档中任命惠徵职务的有关上谕;还有大臣奏折中对惠徵的评语等等。二是有关慈禧的档案,包括:选秀女档、恩赏档、奏销档、脉案档、看戏档、膳食档等。
  “京察册”是清朝每三年一次考察京城各部官员的登记册;“八旗官员俸银俸米册”是给官员发放银两的登记册;选秀女档主要是清朝皇帝挑选秀女的名单。脉案档、看戏档、膳食档等是记录帝后诊病听戏用膳情况的档案。通过这些档案证实:
  1、惠徵任安徽道员是在咸丰二年二月,时年慈禧18岁,且已入宫,被册封为兰贵人。在清宫档案里清楚记载着:咸丰二年二月初六,谕令惠徵任宁池太广道道员,二月初八、初九两天,清宫挑选秀女,结果慈禧被选中,二月十一日,敬事房太监传达皇帝谕旨,封慈禧为兰贵人,并命于五月初九日进宫。惠徵将慈禧送进宫后,才携家眷赶往江南,七月到芜湖正式接印上任。另外,在档案中,还有不少咸丰二年,皇帝、皇太妃赏赐兰贵人的赏单,多者赏银百两,少者野味一盘。这就证明,慈禧不仅没有“生长南中”,甚至其一生根本没有去过南方。
  2、在清朝道光二十九年的档案“上谕档”中清楚的记载:任命惠徵为山西归绥道的时间是道光二十九年闰四月,是年七月惠徵走马上任,此时慈禧,年方十五,正等待宫中挑选秀女。显然,“落凤街前未落凤”,内蒙说也是不对的。   3、根据对官员的考核档案京察册看到,在惠徵的一生中,他确曾长期担任过笔帖式之职。但惠徵任笔帖式的时间,都是在京城各衙门,慈禧出生这期间,他没离开过北京,更没有去过甘肃,所以慈禧生于兰州说,也是没有可信依据的。
  4、根据“京察册”同时记载,道光十四年官员考核时,惠徵被定为吏部二等笔帖式,道光十九年,被任命为吏部八品笔帖式。如果按“乍浦说”的说法,惠徵在这几年之间在乍浦当过骁骑校的话,他将从一个京城八品以下的文官,忽然连升几级,成为了正六品的武官,这不合常理;再由正六品武官,无缘无故一下又降回八品文官,则更讲不通。所以“浙江乍浦说”也难以使人信服。
  5、山西长治说,虽然从人证到物证,纷纷扬扬,似乎证据最确凿,在史学界,争议也最激烈。但是档案还是最能说明问题。
  其一,慈禧给宋家的书信残片,据说是慈禧的五辈孙宋六则,从当年慈禧所住的房屋东面土炕里刨出的,这是长治说最重要的证据之一。但将其和清宫档案中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写的便条及咸丰刚刚去世时慈禧写给恭亲王奕訢的密谕进行鉴别对比,明显不是慈禧的手笔。再看全信的内容,支离破碎,仅剩下了45个字,而由“山西说”的学者按自己的思想猜测增加上去的竟达118个字,并且关键性的字是加上去的,所以可信度很低。另外请人代写这种私密信,不符合慈禧一贯的做事性格。
  其二,从清代的“起居注”档、上谕档、朱批奏折等档案中,详细查对历任潞安府知府的任职年代,均没有惠徵的名字。所以,既然惠徵没有在潞安任过职,甚至没有到过潞安府,怎么会存在慈禧在潞安被卖到惠徵家之事?所以长治说也站不住脚。
  6、综合各类档案记载,我们从慈禧的父亲惠徵的任官经历可以得出明确结论:首先在道光二十九年之前,惠徵不具备充任道府一级职务的资格,因为,按清朝制度,道府级的官员,起码要五品或五品以上,而惠徵在道光十九年,才官居八品,十年后,方被谕令准予授任道府级官职。而这年慈禧已经15岁,所以不存在生在外地或从外地收养之说。其次按京官三年一考核的制度,道光十一年至十四年、十八年至二十年、直至到二十九年之前,惠徵都在北京任职,这些都有明确的档案记载,所以完全可以推断:道光十五年慈禧出生时,惠徵正在北京任笔帖式。也就是说,慈禧的出生地是北京。
  再根据其他宫廷生活档案。包括记载清帝后每天吃饭情况的“膳食档”、每次看戏情况的“月戏档”、记录其生活起居的“起居档”等。清楚的记载着,慈禧最爱吃的是北京的小吃,如八珍糕、油炸糕、酥皮饽饽、奶油琪子、小窝头,爱喝荷叶粥、薏仁米粥、绿豆粥等;一生酷爱看的是京戏,就在她去世前一周,还看了京剧名角谭鑫培、杨小楼等演的《金钱豹》《艳阳楼》《鹊桥密誓》《伐东吴》等京剧名段。
  可是偌大的北京城,慈禧又是生在何门何院呢?根据档案记载,慈禧娘家先后住过三个地方:一是咸丰五年慈禧的胞妹参加选秀女时的材料,写的是“住西四牌楼劈柴胡同”;二是咸丰六年“内务府官房租库”的呈稿,写的是咸丰皇帝将“西直门内新街口二条胡同北官房一所”,赏给惠徵家居住,即慈禧娘家由劈柴胡同搬到了新街口二条;三是同治五年十二月,慈禧以同治皇帝名义下达的上谕:将“方家圆”入官房间,赏给其胞弟照祥居住,这样其娘家再由新街口二条搬到了方家圆。显然,后两处地方不可能是慈禧的出生地。所以,根据现档案中保存的咸丰五年挑选秀女时,慈禧的妹妹,即醇亲王的福晋、光绪皇帝的生母的记录咸丰五年之前,慈禧的娘家“住西四牌楼劈柴胡同”,这里也就是慈禧太后的出生地。
  二、慈禧被称“老佛爷”时间考
  称慈禧为“老佛爷”,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但是,为什么会称慈禧“老佛爷”,什么时候开始称她“老佛爷”,是谁最先称她“老佛爷”等问题,一直有不少人感兴趣,却很少有人真正把它当成历史去进行认真探讨,即使有,也是戏说、传说、猜想,或是参照笔记野史得出的结论。十多年前我就想写一篇考证文章,苦于档案太少,一直没写成。去年十二月,看到国家图书馆出版的升平署档案汇编,终于找到所要的史料。
  1、慈禧称“老佛爷”说法种种
  慈禧为什么称“老佛爷”,自清末到现在,说法有多种。说法一,拜佛坐禅说。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孝钦后政暇,曾作观音妆,以内监李莲英为善财,李姊为龙女,用西法照一极大相,悬于寝殿。宫中均呼以老佛爷。”这就是说,慈禧曾经扮观音菩萨照过一张很大的相片,悬挂在寝宫之中,因而宫中上下才皆称呼她为“老佛爷”。按此说法,慈禧称“老佛爷”来自她一次偶然扮观音的行为和照的几张相。此说后来甚至被清史研究者作为正说引用。
  说法二,有人加号说。也叫做李莲英首称“老佛爷”说,这也是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据说,慈禧对佛祖十分虔诚,念经供佛从不间断。有一年北京少雨干旱,慈禧与朝廷官员便向如来佛祖求雨,只求告三天雨就来了,李莲英很兴奋,便趁机恭维慈禧,说太后真是了不得,差不多就好像是佛爷一样。这番恭维的话使慈禧很是高兴。从此以后,慈禧就变成了李莲英的“老佛爷”,不久,“老佛爷”这个称号就不胫而走,传遍宫廷内外。
  关于这个说法,还有另一个版本。说是光绪初年,慈禧刚满40岁,她一心想二度垂帘听政,又恐威望不能服众,终日心中不乐,心腹太监李莲英看在心里,便令人在万寿寺大雄宝殿后面按照慈禧的模样塑造了一尊佛像。佛像建好后,李莲英禀告慈禧,说:万寿寺大雄宝殿常有双佛显光,这是大吉大利的征兆,请太后前往驾临观看。慈禧听后十分惊奇,便乘皇船,来到万寿寺。果见一慈眉善目的观世音像坐在后殿中央,再仔细看,观世音塑像很像自己。这时,李莲英喊道:老佛爷到!其他人员当即伏地高呼:恭迎老佛爷!慈禧见状立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可还是故意问,你们迎接的是哪位老佛爷呀?李莲英答道,就是太后您哪,您就是当今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如今先皇晏驾,新君尚幼,国不可一日无主,臣民们请您垂帘听政,您可要救百姓于水火呀!李莲英的话使慈禧心花怒放。自此,“老佛爷”的称呼从万寿寺传遍京城,慈禧太后也就心安理得地再度垂帘听政了。   说法三,沿蒙古习俗说。曾参与创办《神州日报》工作的明末清初著名文人王无生在《述庵秘史》中说:“宫中称老佛爷,沿蒙古俗也”。
  说法四,自加徽号说。近代著名文人蔡东藩在《慈禧太后演义》中说,在慈禧六十大寿时,“自加徽号,令承值人员等称他作老佛爷,或称他作老祖宗”。
  说法五,起自老和尚建议说。据说有一个老和尚建议慈禧信佛,这样才能让她更长寿,于是慈禧退出政治舞台,专心在颐和园颐养天年,后来“老佛爷”的名字也就被叫了出来。
  以上几种说法,不管是被加称号说还是自加称号说,其共同点是:都认为慈禧称“老佛爷”的时间在光绪年间,最早在光绪初年二次垂帘听政前,最晚在光绪三十年左右慈禧照扮观音像之后,或“折中的一种说法,慈禧六十大寿(即光绪二十年)前后。不同点则有二:在原因上,一种认为是因信佛引起,一种认为是为垂帘听政所需;在首倡者是谁的问题上,一种认为是李莲英,一种认为就是慈禧自己。
  对上述各种说法,有人用档案进行过论证,但是,却没有一个能解释清楚慈禧究竟在什么历史背景和时间称的“老佛爷”。
  2、清宫升平署档案中有关称呼“老佛爷”的记载
  升平署,是清朝管理宫廷戏曲演出活动的机构,始于康熙年间,称南府,隶清宫内务府管理,署址位于南长街南口路西。道光七年(1827),改南府为升平署,直到宣统三年(1911),随清朝灭亡而解散,前后历时162年。和清宫其他衙署一样,升平署各处形成了详尽的档案,档案大致包括:恩赏日记档、旨意档、恩赏档、差事档、花名档、分钱档等几类。这些档案,记录了清代宫廷中帝后们关于戏曲的谕旨、内廷排戏、演戏、赏赐等各种活动。
  在该档案中首次出现佛爷的称呼见诸同治二年三月三十日恩赏日记档,称法是“二位佛爷”。内容是记载同治皇帝当天的活动行程,在到天穹殿、大高殿等处拈香,行礼后,“还养心殿,给二位佛爷行礼毕,少坐,吉祥门乘轿,进凤彩门陛乾清宫宝座,受王大臣礼毕,乘轿还养心殿”。
  第二次出现在同治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3册不同的档案中,不仅出现佛爷称呼,而且最早出现了称呼慈安皇太后为佛爷的记载。这件档案是升平署总管太监安福的奏折:“同治二年十二月二十四,奴才安福谨奏,正月初一元旦节令,佛爷在慈宁宫陛座受贺,奴才安福带领中和乐伺候中和韶乐。谨此奏闻。根据这件档案可以看出,最早出现单独被称老佛爷的人,是东太后慈安,不是西太后慈禧。
  同治三年开始频繁出现了佛爷的称呼。到同治四年,开始出现了“东佛爷”、“西佛爷”的称呼。档案中写道:“东佛爷赏李(三德)燕窝鸭子一品,饽饽二蝶,西佛爷赏总管、首领果桌八品,总管、首领吃食八盒,中和乐吃食八盒,官职太监、唱戏之人、前后台、钱粮处、档案房吃食三十二盒”。有意思的是,在这里,“东、西”两个字是分别都是小字在佛爷字上做的标注。说明这时对东佛爷、西佛爷的称谓人们还不习惯。
  再到该年元旦前十二月二十九日的记载中,就同时出现了“两宫佛爷”和没加注的“东佛爷”“西佛爷”称谓,标示着这一称谓的成熟。此后一直到同治十二年上半年,升平署的档案中,遇有慈安、慈禧的记载,除少数时候称“两宫皇太后”外,基本都是称“两宫佛爷”、“东佛爷”、“西佛爷”。由佛爷升格为老佛爷在同治十二年。是年九月初一的恩赏日记档,首次出现了这样的记载:“九月初一日,奴才韩跪奏,为求恩事。现今升平署人不敷当差,奴才叩恳老佛爷天恩,赏给本署太监学习差事,谨此奏请”。
  第二次出现“老佛爷”称呼在同治十三年,是直接称“东老佛爷”。该年“旨意档”记载:“十月二十八日,掌案传旨:内学首领、白兴泰、边得奎,宁寿宫伺候切末戏,不准首领往前台喧嚷,后台不准喧嚷,不准多音强话,首领站台不准斜倚歪靠。东老佛爷有信,中和乐迎请,接后台迎请,佛爷传开戏,止迎请开戏”。
  此后各种档案中经常出现“佛爷”“东佛爷”“西佛爷”二位“老佛爷”的称谓。
  但此间值得重视的一个现象是,光绪三年之前,各种记载中只要是慈禧慈安同时出现,一般是东佛爷在前,西佛爷在后,而从光绪三年开始,大多都是西佛爷在前,东佛爷在后。这一现象说明,从立光绪开始,慈禧地位在逐渐提高,已经公开超过慈安。
  光绪七年三月慈安去世,此后对慈禧的称谓,基本全是“老佛爷”,偶尔出现过不加“老”字单称“佛爷”的记载。也就是说,慈安去世以后,“佛爷”“老佛爷”的称呼才成为慈禧的专用词。
  综上所述,关于慈禧、慈安被称为“佛爷”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同治二年始,笼统称“二位佛爷”,明确称“慈安皇太后佛爷”,至同治四年定式为在并称“两宫佛爷”前提下,分称“东佛爷”“西佛爷”;
  第二阶段,同治十二年上升为“老佛爷”,并明确先称的是“东老佛爷”;
  第三阶段,光绪三年渐变为在“二位老佛爷”并称前提下,“西佛爷”在先,“东佛爷”在后,至光绪七年定格为慈禧太后独享的“西老佛爷”、老佛爷。
  3、“老佛爷”称呼变化的深意——时间、地点、人物
  历史上大至重要事件的发生,小至重要人物称谓的变化,都有着特殊的原因和深意,构成这些原因的要素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大环境,还要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在对慈安、慈禧被称“佛爷”“老佛爷”这三个变化阶段,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历史的拐点和深意。这个过程,恰恰是慈安、慈禧在政治斗争舞台上,权利、地位和威信从取得到不断巩固、不断提高、变化的历史过程。
  咸丰十一年(1861),咸丰皇帝在热河驾崩,立他唯一的儿子载淳为太子,缵成大统,由于载淳年方六岁,不能执政,咸丰皇帝同时任命肃顺等八大臣辅助小皇帝。在辅政体制基本确立后,为防止大权旁落,咸丰又将两枚随身私章“御赏”“同道堂”分别授给了皇后钮钴禄氏和儿子载淳,作为皇权的象征,以后下达诏谕,必须有这两枚印章作为信符才能生效,开头要盖“御赏”章,结尾要有“同道堂”章。但是由于皇帝太小,“同道堂”章由他的亲生母亲慈禧保管和代用。有了这两枚印章,慈禧慈安就有了参政的权利,这就形成了大臣辅政和皇后参政两种政治体制和两股政权势力。   由于当时八大臣势力强大,慈安和慈禧并未能取得实权,经过“辛酉政变”,慈安、慈禧取得奕訢等大臣的支持,终于在咸丰十一年十一月一日实现垂帘听政,两宫太后终于正式登上了政治的舞台。
  政治身份变了,政治权利有了,但不等于就有了威严,不等于能得到人们真正的崇拜和敬仰。特别是“佛爷”称谓,是一种宗教性质的称谓,是很神圣的称呼。所以,在慈禧、慈安两太后垂帘听政之始,还没有对其称佛爷的记载。但是,垂帘不久,清廷连续采取的一系列举措,震动朝野,也使两太后威严大振。
  一是两太后掌权后,为明纪立威,首先下令连斩了在对太平天国作战中临阵脱逃的两江总督何桂清和居功自傲、镇压回民起义不力的兵部侍郎胜保。这一举措,不仅使军政为之一肃,对鼓舞士气、重振朝纲,起到了重大作用,而且引起朝野巨大震动,对两宫太后来说,是借助文武两位大臣的头颅,树立了不测之威。二是在对官员和军队立威立纪的同时,又依靠恭亲王奕訢调整军机处、内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等中枢机构领导班子,放手使用了一批新人,调整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紧张关系。第三是重用曾国藩、胡林翼、骆秉章等大臣,对太平天国等农民运动进行强力镇压,稳定了清朝摇摇欲坠的政权。第四则是对西方列强各国采取了妥协合作的政策,使中外关系紧张局面出现缓解,给清朝社会发展带来了短暂契机,同治元年开始进入洋务运动,虽然这时中兴局面还没形成,但已经有了良好开局。所以,尽管两太后垂帘听政之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巨大压力,但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踢开了前三脚,稳住了政坛,打开了局面,在政治的舞台上站住了脚跟。
  政治上的良好开端,预示着两太后经过一年多的拼搏,不仅政治地位变了,政治权利有了,而且威信也逐步树立起来了。但是,要对她们叫出“佛爷”的称呼来,还有待特殊的地点和人物。从升平署档案中我们看出,“佛爷”的称谓首先是在清朝宫廷中叫开的,首叫的人群是升平署的太监,就具体人来说,第一次在个人奏折中称“佛爷”的是升平署总管太监安福。
  太监是个特殊的群体。升平署的太监,更较一般太监机灵乖巧些。面对威信越来越高的两宫太后,称她们什么呢?虽然她们两人行使着皇帝的权力,但不能叫她们皇帝,也不能用对皇帝的尊称“万岁爷”。叫太后吧,但那又毕竟只是行政上对每位太后都用的官称,没什么突出的地方,所以一个即神圣又亲切的称呼——“佛爷”就出现了。可以尊称皇帝为万岁爷,那么称太后为“老佛爷”,不是更显得尊贵威严吗?
  但是,这里还有个谁敢先叫的问题。一般太监恐怕还不敢盲目叫慈安、慈禧为“佛爷”,因为还不知道两太后是否喜欢和爱听。所以必须是她们十分喜欢的人亲近的人,能够了解慈安、慈禧喜好的人,所以“二位佛爷”的称呼最早出现在了升平署太监口中。这是因为两太后喜欢看戏,从经常给的赏赐中也能看出,他们对升平署演戏的太监比较偏爱和喜欢,每次赏赐出手阔绰,比如第一个为个人私事上折给两太后并称呼她们“佛爷”的安福,九岁进宫,同治二年时已经72岁,在升平署为皇帝、皇后演戏60余年,经常得到赏赐。同治四年他痔疮病复发,左腿跌伤,请假数次调治不愈后,请求开缺,慈禧慈安不仅同意其带薪照旧当差,而且同意其“如若腿好,帮着总管当差”。包括后期的杨小楼等进宫演戏人员,都得到慈禧偏爱,他们在太后面前敢挑赏、拒赏,曾有人就以此为例,评价慈禧,说在她眼里大臣还不如戏子,清朝焉能不灭亡。
  我在这里不想进行评论,只是为了证明,升平署太监在两太后面前比较得宠,所以“佛爷”的称谓能从他们首先叫起,绝不是无缘无故的事情。
  第二个时间节点在同治十二年,将慈安、慈禧的称呼由“佛爷”上升为“老佛爷”。
  有了前面对慈安、慈禧被称“佛爷”的论述,我们对称她们“老佛爷”理解就简单多了。这个时间节点就在于同治十二年同治皇帝亲政。
  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十一年,历尽政治斗争的风雨坎坷,终于稳住了清朝政权这条大船,期间彻底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运动,支持洋务派兴起了洋务运动,使全国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好局面。同治皇帝这时也长大成人,在同治十一年九月十五日,同治皇帝举行了大婚盛典。皇帝结婚了,就意味着要亲政了。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举行了同治皇帝亲政大典,两宫太后撤帘归政。
  这时的两太后,较当初刚听政时已经大不相同,资历、资格、政绩都有了,威信更高了。撤帘归政后就要到慈宁宫居住去颐养天年了,人们对她们的称谓加老字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现在,是谁最先叫出的“老佛爷”?我们只能依据最早在档案中出现的记载,认定最早还是出自升平署的太监之口。具体人物,则是在继安福之后的升平署总管韩福禄,在奏为升平署当差人员不敷使用,请“老佛爷”赏给生平署学习太监折中使用的。韩也是深得两太后喜欢的太监。
  至于第三个阶段,主要在于反映的是两位太后谁的位置在前的问题。从升平署档案的记载很明显看出,在前两个阶段,都是东太后位置在前。从光绪三年开始,档案中的记载逐渐变成西老佛爷、东老佛爷,慈禧到了前面。说明在同治时期,同治皇帝亲近慈安,加上奕訢的支持,慈安地位高于慈禧,但到光绪时期,随着奕訢权力被削弱,慈禧权势和政治地位已经超过慈安。到光绪七年慈安暴亡后,就剩下了西太后慈禧,此后“佛爷”、“老佛爷”都成了慈禧的转用尊称。再后来人们也就忘记了慈安也曾被称过“佛爷”和“老佛爷”。特别是清末慈禧又照了一些佛装照片,所以人们才认定“老佛爷”的称呼就是慈禧太后的专享。
  另外可以佐证在清朝末年慈禧被称“老佛爷”巨大影响力的是,在光绪二十六年以后的清宫里,还有了以“老佛爷”命名的慈禧太后的专门档案,如“老佛爷脉案档”、“老佛爷漱口方”、“老佛爷戏曲档”等档案。在清宫后妃档案中,一般都是用封号冠名,如在咸丰年间慈禧为懿贵妃时期的“懿贵妃遇喜档”“某某皇后大事档”“某某贵妃用药底簿”等等。以尊号冠名的档案,只有康熙、乾隆的“万岁爷万寿盛典档”。以“老佛爷”冠名慈禧的档案,说明此时的西太后,经过戊戌政变得以第三次“训政”,地位超过光绪皇帝,在清宫里,其尊贵和威信已达到和康熙乾隆齐名的高度。也说明在清末“老佛爷”的称呼已经成为对慈禧的惯称。
  4、最后的结论
  归纳档案的记载,证明过去对慈禧太后称“老佛爷”的各种说法都是不准确的。
  首先,是时间不准,慈禧称“老佛爷”的时间是在同治二年两太后垂帘听政不久即被称“佛爷”,同治十二年撤帘归政不久被称“老佛爷”。
  其次,是最早称慈禧“老佛爷”的人不对。不是李莲英,而是升平署总管太监安福。按照同治二年升平署档案中出现佛爷的记载时间计算,此时李莲英还没到慈禧身边,当时慈禧的贴身侍卫太监是安德海。同治八年安死后,李才逐渐得宠。所以,在这一点上应给李莲英正名,不是他为了讨慈禧欢心先称的“老佛爷”。
  第三,被称为“佛爷”的不仅仅是慈禧太后,还有慈安太后。并且不论称“佛爷”还是“老佛爷”,起初都是慈安被称在先。
  第四,也不是慈禧自己给自己加的徽号,不是她硬要求宫里的人称她“老佛爷”,而是宫里太监主动送给她们的尊称。所以在这里也要给慈禧太后正名。
其他文献
期刊
毛古斯是土家族民间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毛古斯作为中国文化史上为数不多的原始的戏剧文化的活化石,以其原始的文化内容,独特的表演形式,自然的风格面貌
2014年12月,廊坊市文物管理处对廊坊临津配套110KV线路工程霸州段施工沿线进行了文物调查,在任水村发现古墓群,遂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墓葬虽遭破坏,仍出土了一些陶器、瓷器和铜钱
2013年6月25日—7月27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石景山区西小府村的古代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清理明光宗朱常洛第二子简怀王朱由墓,对研究明代贵族墓葬的形制、葬俗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下面以《心意要诀》和《交手法》为底本分析如下,两相对照,源出不言自明矣。(注:[]内为笔者分析,【】内为《心意六合拳谱》内容)    此捶一名心意。[开篇点题,因为姬夫子造拳初名曰“六合拳”,这里作者又指出“这个拳另一个名字叫心意拳”,可见,在斯时人们已经习惯性称心意拳了。至于名字来源以及转化因缘等作者没有说明,暂且按下不提。]盖心意者,意自心生,拳随意发。[进一步阐释“心意”内涵,另有发挥,简明
期刊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赡的编年体史书,由于古代巫史合一的现象及史官由巫官演变而来的事实,故史官在修史时会不自觉地掺进一些奇幻之笔,这就使得《左传》中包含着大量的小
清华简《耆夜》内容涉及先秦诗歌、史实、文字、仪礼等诸多领域,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从史学、文献学、文字学以及文化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相辅相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