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长动力研究的若干视角

来源 :经济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新古典经济学兴起以来经济学对企业成长动力研究的一些主要理论视角,它们包括企业资源理论、新熊彼特主义、企业能力理论、企业制度变迁理论、奥地利经济学企业理论等。文章对每一种理论视角的主体逻辑和核心成果进行了扼要的表述,包含对以往文献的梳理和新近动态的说明。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Kydland和Prescott建立了以动态均衡模型为基础的重视模型的微观基础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简记为RBC)。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多因素框架结构的随机动态均衡模型。RBC模型已经从最初的依赖外生冲击自身的序列相关性来解释实际观察到的波动传导机制逐渐发展成内生传导机制的模型,并逐渐形成以数量化语言描述和解释经济波动特征的相对稳定成熟的方法论。本文重点综述和介绍20世纪80年代后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社会学视野下,导致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定因素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倒丁字形社会结构”。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从优化社会结构形态入手,探讨与此相关的制度措施。
本文分析了技术进步促进就业的理论。本文认为科技进步会导致社会分工的加深,就业领域的拓展,消费需求的增长,可以增加就业总量。我国应趋利避害,利用技术进步增加就业。为此本文提出了四个合理的、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本文从虚拟经济角度,通过建立虚拟资产及实际产出关系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二阶段和不同虚拟资产之间的对比与统一分析,指出虚拟资产在经济中的重要性,提出通过加权方法将虚拟资产作为整体统一纳入货币政策目标。
2006年我国相继出台了股权激励的相关法规,但股权激励也并非灵丹妙药,如果对商业银行股权激励的评价标准选取不当,会使管理者无功受股,侵蚀银行的股东权益,激化管理者与员工的矛盾。为此,本文建议建立以EVA为核心的商业银行股权激励机制。
本文对实施西部大开发六年来的政策效应,包括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实施的效应进行了评价,进而得出结论,短期的需求政策如政策倾斜和优惠只能解决短期的需求问题,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要用长期的供给政策来加以解决。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指二元经济中农业相对比重逐渐缩小,非农相对比重不断扩大,从而带动结构转换升级,最终变为一元现代经济。本文以湖北为例,对我国中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实证研究。
世界范围内财务舞弊案的持续发生,使得财务舞弊的治理在21世纪重新面临着严峻挑战。各国证券监管机构不断寻求有效治理财务舞弊的系统框架。我国财务舞弊的治理机制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文以治理主体为视角对此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述评,以期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展开系统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框架。
本文从银行存款余额、银行贷款余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方面分析了1980年以来我国金融聚集的趋势与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金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
资本结构理论是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当前,以行为金融的视角研究公司的资本结构已经成为西方资本结构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从投资者非理性与管理者非理性两条线索出发对行为金融视角下的资本结构理论进行综述,并展望了这一领域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及其对我国资本结构研究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