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猛如虎”为民生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u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靖三年(1524年),明朝官员庞尚鹏出生于广东南海县(今属广东佛山)一个小商贩家庭。他考中进士后,被授江西饶州府乐平知县。一到任,庞尚鹏就深入民间,查访百姓疾苦,为改善民生革新利弊,当地面貌为之一新。三年任期结束,庞尚鹏应召入京,百姓都哭着挽留他。
  庞尚鹏离开乐平后,当地百姓立起“去思碑”怀念他,并为之谣曰:“一廉如水,一猛如虎。”清廉如水的龐尚鹏,惩奸除恶确实犹如猛虎。
  嘉靖三十六年,庞尚鹏改授福建道监察御史。在巡视地方时,他严惩了横行乡里的锦衣卫校官,后来又发现严嵩的爪牙贪赃枉法、克扣军需,他不惧严嵩淫威,上疏弹劾他们。严嵩闻讯大怒,打算反击,幸亏嘉靖宥免,庞尚鹏才安全无事。自此,他声名大振。
  嘉靖四十年,庞尚鹏出任河南巡按御史。他在任上大力打击地方上压迫百姓的强宗豪右。对于阻挠执法者,他坚决依法行事。如此一来,地方上的贪官污吏闻风丧胆,纷纷解印而去,民心大快,人们都称庞尚鹏为“庞铁面”。
  庞尚鹏不但“猛”于惩治贪恶,为改善民生还“猛”于改革。
  当时,大明王朝已历二百年,朝政腐败,纲纪废弛,社会动荡不安。地方上,缙绅、豪强勾结,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加上朝廷赋役名目繁多,百姓负担极重,苦不堪言。嘉靖四十四年,庞尚鹏被任命为浙江巡按御史。为减轻百姓负担,他打击地方势力的同时,着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庞尚鹏深入田间查访,邀请各方人士讨论,经过日夜探讨,得出“积弊万端,以里甲为甚”的结论,决定推行里甲均平法。里甲是当时州县统治的基本单位,邻近的110户中,丁多田多的10户轮流充当里长,其余100户每10户为一甲。均平,就是将可以按例优税赋的人如官吏、举人、监生等,统计后登记于每甲名册前,使其无法借漏洞逃避税收。这一改革不仅解决了当时优免泛滥、赋役不均的现象,百姓的负担也得以减轻。
  改革初见成效,庞尚鹏又相继推行“十段锦法”和“一条鞭法”,也就是合并赋役,除特定赋税外,其余税收都折合成银两,由地方上统一征收,既减少税收的繁复,又使各户应缴纳的税银数目公开透明化。
  这些改革措施的实行,既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也促进了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更为后来张居正的改革起到启示和推动作用。庞尚鹏巡按浙江一年多的时间,改革效果显著,深得民心。后来他任福建巡抚时,也把“一条鞭法”带到当地,改善当地民生。
  然而,庞尚鹏的改革触犯了一批官员的利益,屡遭陷构,为官之路十分艰难,20年间起起落落,甚至被削职为民,但只要起复,他都排除万难继续推行改革,尽力改善民生,造福于民。
  万历九年(1581年),庞尚鹏在家中去世,消息传到福建,“闽人为之罢市”;消息传到浙江,杭州百姓在西湖堤上建“遗爱祠”来表彰他的功德……为民而官、一心为民的人,百姓一定不会忘记他。
  编辑/羽川
其他文献
清初四位著名的王姓画家是被朝廷认可的正统画派,人称“四王”,他们对清代300年山水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王时敏是当时的画坛领袖,而与王时敏并称的就是王鉴。  王鉴的祖父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家学的深厚和丰富的收藏使王鉴自幼就见惯历代名家的精品画作,有着常人难以具备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他出生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那时的琅琊王家还算兴盛,因此幼年的王鉴表现出对绘画情有独钟的天分之后,家中除了为他
公元前8世纪末,斯巴达出现了一位名叫吕库古的男子。此人不是国王,但比国王还要尊贵。这源于阿波罗神殿的神谕——女祭司告诉斯巴达人,阿波罗神说吕库古是诸神钟爱的人。吕库古周游列国之后,为斯巴达制订了众多法令,开启了“吕库古改革”,不仅明确了斯巴达的国体,还规定了斯巴达人的生活方式。  孩子一生下来,就要在五位监察官的监督下接受体能测试,只有身体健全的婴儿才能通过检测,被当作斯巴达人培养。如果婴儿有残疾
1644年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的登基大典在紫禁城武英殿仓促举行。仅一天后,他就带着队伍急撤出京,败走西安,而他建立的大顺王朝也仅存在了42天。  一个多月前,李白成攻破东直门时,城墙上的明军如秋叶般纷纷坠落。把守东直门的河南道御史王章战死了,把守安定门的兵部尚书王家彦跳城自杀,结果摔断双腿,被手下藏在百姓家里,最后又趁人不备解下腰带,悬梁而亡。  第二天辰时,李自成冲入紫禁城。草根出身的他很想跟“
北齐宰相祖埏学识渊博,但品行不好,名将斛律光骂他多事又猥琐,祖埏听说后怀恨在心,暗中寻找机会报复。  斛律光战功卓著,多次击败北周的进犯,堪称“护国柱石”。北周朝廷得知祖埏与斛律光有仇,便瞅准了这把“刀”,派人到北齐都城散布谣言,“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斛律光字明月)。高山不推自崩,槲树不扶自竖”。祖埏听后高兴坏了,认为抓到了斛律光“功高震主”的把柄,于是暗中派人把这些谶语上奏后主高纬。高纬询问
五石散有毒,吃多了,整日昏昏沉沉,不说精于政事,没有荒疏就已很好,关键这药还有助兴功能,以至于男女不忌、乱伦寻常、放浪形骸的程度令人咋舌,难怪鲁迅要把这魏晋名士的标配比作清末鸦片。  因为太毒,所以最初提倡服五石散的何晏自然成了千古罪人。《世说新语》中说,何晏生病后吃五石散,不但病体痊愈,还觉得神明开朗,跟人闲聊时顺嘴提了一下。他是玄学大家,也是当时很多人的偶像,既然偶像说这药吃了能提高智商,大家
“诗仙”李白除了给后世留下900多首诗,还留下了25个亲笔字,就是《上阳台帖》。托《国家宝藏》和《王者荣耀》的福,李白的《上阳台帖》火了。2018年1月3日,《国家宝藏》推出了李白唯一的传世真迹《上阳台帖》。当天,《王者荣耀》宣布跟《国家宝藏》合作,给游戏中的英雄李白打造一款“上阳台帖”新皮肤。  不少人觉得《上阳台帖》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李白为什么要上阳台?上的是谁家阳台?古代的阳台跟现在的一样吗
1940年9月,德国开始对首都伦敦实施战略性轰炸。大量民房被炸毁,工厂、学校、工业中心等遭到重创,众多市民在轰炸中丧生。  一天晚上,连日的轰炸仿佛已经过去,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长期生活在战争中的伦敦市民想借此机会缓解一下紧张的神经,于是有人向广播电台提议播放几首乐曲,让大家高兴一下。  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马上将这一提议告诉了台长,台长又向伦敦市长请示。市长权衡再三,下发了播放的批示。 
一  《紅楼梦》中,宁荣两府之人特别重视各种节气,只要是个节,都要拿来过一过。要不是黛玉葬花,恐怕如今很多人听都没听过从前还有一个为花神饯行的芒种节。  贵族主子们不用上班,没有压力,说得难听点儿叫“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节日恰好可以填补他们精神上的空虚,给他们一望无际的平顺生活来点儿热气腾腾的点缀。所以他们逢节必过,还要大家聚在一起铆着劲儿地过好。  也有例外。端午节时,因为节前出了好几档子闹心事
北宋仁宗时期,欧阳修与狄青同朝为官。他们一个才华横溢、文章冠绝天下,一个骁勇善战、打仗所向披靡,看似毫不相干,却因忠君爱国的情怀而惺惺相惜,结为挚友。  狄青出身行伍,说话办事直来直去,不太会留余地。一次,狄青打了胜仗归来,宰相陈执中为拉拢他而率百官前来祝贺。狄青很高兴,忙摆盛宴款待大家,但并没特别恭维陈执中,反而在敬酒时先与欧阳修碰杯。这个小小的无意之举激怒了陈执中,他认为狄青居功自傲、目中无人
《倚天屠龙记》里有两个女生,朱九真和殷素素。她俩的家世很相似,殷素素的老爸是白眉鹰王、天鹰教创始人,朱九真的老爸是“朱武连环庄”庄主朱长龄。虽然朱九真家在武功上没落了,可毕竟是一灯大师的正宗嫡传,在方圆百十里内依然可以呼风唤雨。  她们从很相似的起点出发,按理说应该有相似的人生。然而,她们划出了迥异的生命轨迹。  朱九真作为武林二代,也跟着老爸练了一些武功。但她实际上是一个假的江湖人。关起门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