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皮安石榴苷纯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来源 :中南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72559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优化石榴皮中安石榴苷的纯化工艺,并对安石榴苷精制物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与膜分离技术联合的方法,以安石榴苷的含量为指标,优化工艺的洗脱及浓缩条件参数,确定最优工艺.将制备得到的精制物置于高温(60℃)、高湿(75%RH)、强光照射(4500 lx)条件下,于0、5、10 d取样测定,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纯化工艺中上样液经静态吸附后,洗脱条件为:使用6 BV 8%乙醇进行除杂(流速4 BV·h-1),再用含0.01%NaOH的纯化水洗脱至黄色条带到达柱底后,接收3 BV流分,流分经200 D纳滤膜进行浓缩.精制物中安石榴苷的含量为(84.56±0.13)%,收率为(69.66±0.87)%.安石榴苷精制物对光、湿、热均敏感.结论 采用HPD500型大孔吸附树脂和膜分离技术的相关洗脱、浓缩工艺参数可用于纯化石榴皮中安石榴苷,安石榴苷精制物应置于低温干燥避光条件下存储.
其他文献
目的 考察重楼皂苷Ⅶ对耐药胶质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划痕和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重楼皂苷Ⅶ呈剂量依赖性抑制替莫唑胺耐药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涉及下调迁移相关蛋白N-cadherin,β-catenin,TGF-β受体1和smad2.耐药胶质瘤细胞具有天然G1期阻滞现象,重楼皂苷Ⅶ可上调cyclin D1下调P21和P27影响其周期阻滞.结论 重楼皂苷Ⅶ具有抗替莫唑胺耐药胶质瘤的作用和进一步开发的前景.
目的 通过深度学习方法,研究如何对科学文献中的化学结构进行有效识别以达到药物重新发现的目的.方法 提出一个针对化学结构识别的编码器-解码器模型.该模型通过分子指纹预训练学习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信息,并将其融合到下游任务.此外,模型还融合了注意力机制,在提升模型特征提取能力的同时,增强了模型的可解释性.结果 在两个基准测试集上进行测试,本模型相比其他方法取得了具有竞争力的效果,并且提供了有效的可解释结果.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基于预训练和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模型,显著提高了化学结构识别的准确率,为药物研发提供了加速
目的 探讨血小板(PLT)及其参数和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及癌胚抗原(CEA)在术前肝细胞癌(HCC)及肝内胆管癌(I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274例,据术后病理将其分为HCC组229例和ICC组45例.比较两组PLT及其参数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有显著差异的指标进行单独和联合时对HCC和ICC的鉴别诊断效能,并将最佳方案应用于术前明确诊断和非明确诊断患者中进行验证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因缺乏敏感有效的检测标志物,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治疗手段有限,预后极差,因此早期诊断是患者能及时治疗、改善预后的最有效途径.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具有脂质双分子膜结构保证内含的大量生物活性物质稳定存在,可确切反映亲代细胞特征,并且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可无创、方便、实时提取,具有成为肿瘤早期诊断标志物的潜力.既往研究表明,与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外泌体在各类癌症的早期诊断中表现出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本文就外泌体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的治疗极具挑战性,仅凭手术切除难以达到满意疗效,近年来LARC诊治倾向于多学科协作(MDT)模式,依托其出现的新辅助治疗策略是LARC诊治的里程碑式进展.目前,LARC首选疗法为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本文围绕LARC新辅助治疗主要方案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UHPLC Q-Exactive Orbitrap MS/MS)技术和分子网络联合分析五味子联苯环辛二烯型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UHPLC CORTECS C18+色谱柱(4.6 mm×150 mm,2.7μ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Q-Exactive Orbitrap MS/MS数据,根据MS/MS碎片模式的相似性创建GNPS分子网络,运用Cytoscape 3.6.1软件筛选结构
目的 将膜分离技术与传统工艺大孔树脂吸附联合对山茱萸皂苷进行分离纯化.方法 采用不同孔径的微滤、超滤膜对山茱萸皂苷进行精制;对不同种类的大孔树脂进行优化;以HPD-300型大孔树脂对不同处理方式药液的饱和吸附量、吸附率、解吸率评价大孔树脂污染程度.结果 最佳分离纯化工艺为0.22μm微滤膜,50 kDa的超滤膜对山茱萸皂苷分离纯化,HPD-300型大孔树脂对山茱萸皂苷进一步纯化.使用微滤超滤预处理药液后,HPD-300型大孔树脂饱和吸附量提高40%.结论 适宜的微滤膜、超滤膜与大孔树脂吸附联用可以达到分离
目的 研究落葵薯内生真菌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TSQ-2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Prep-HPLC等色谱方法对禾谷镰刀菌固体发酵物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现代波谱技术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初步评价化合物1~5对两种人类肿瘤细胞(SMMC-7721、HepG2)的体外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和对两种致病菌(MRSA、E.coil)的抗菌活性.结果 从禾谷镰刀菌固体发酵物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z
目的 建立基于质量分数权重系数法的血塞通滴丸整合溶出度检验方法.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溶出度测定法第三法(小杯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塞通滴丸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 5种指标成分的溶出度,以质量分数加权后计算整合溶出度;对整合溶出度进行相似分析及模型拟合,计算溶出参数T50,Td,T85.结果 采用试验确定的溶出条件,15 min时血塞通滴丸整合溶出度均大于85%.整合溶出度与5种指标成分溶出曲线均相似(f2>50).溶出
目的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串联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HPLC-LTQ-Orbitrap MSn)对苦碟子药材醇提物不同洗脱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 采用Acquity UH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负离子模式下,分别对苦碟子药材醇提物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的30%、50%、70%和95%乙醇洗脱部位进行数据采集.根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准分子离子峰和多级质谱碎片,获取目标化合物的精确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