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民办高校教师育德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来源 :吉林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hl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思政的主导者是教师,其育德能力是影响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的关键因素。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教师队伍的归属感、教学积极主动性、教师队伍结构等诸多因素对民办高校教师育德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基于此,笔者建议民办高校将课程思政及育德能力纳入各类评价考核机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流程,将育德能力纳入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指标,通过选树优秀育德典型,以点带面发挥辐射影响力;同时,建议教师自身注重提升育德能力素养,将“课程思政”内化成融于身心的育德源动力。
其他文献
本文是作者从事振荡管流换热研究的总结。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在管内作轴向振荡运动时,可以极大地强化轴向的传热。本文给出了计及管壁效应的振荡管流换热的精确解析解,公布了变Pr数的实验结果。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影响振荡管流轴向换热的6个无因次参数的物理含义,并指出其中的某些无因次参数在物理本质上就是傅里叶数的倒数的平方根,这将有利于理解振荡管流换热这种非定常换热过程。由本文的精确解析解,经过简化,可以得到国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由数量众多的微型传感节点形成的具有信息采集、处理和传输能力的自组织综合系统。大量传感器节点用于对特定区域的多种环境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并根据应用需求对数据进行处理。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迅速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重点领域,其广泛应用在军事国防、自然灾害监控和室内环境监测等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经常需要部署在较为恶劣的物理
本文基于贵州省2010—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结合修正后的碳密度,运用InVEST模型对贵州省三期的土地利用碳储量进行测算;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 2010—2015年,贵州省耕地减少最明显,林地、草地次之,水域和未利用地变化不大,减少部分主要转为建设用地,贵州省碳储量由329246.41×10~4 t减少到327891.54×10~4 t,减少0.4
由大量传感器节点组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s)能够采集场景的状态信息,是现代通信网络中获取感知信息不可缺少的方式。近年来,WSN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节点携带的能量有限且不可补充,有限的电池容量制约着WSN的发展。随着能量收集技术的进步,可再生能源引入WSN越来越受到重视,能量可收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EHWSN,Energy Harvest
立体几何作为高中时期考查学生空间思维、计算能力的重要习题,也是必考题目.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与学生的空间思维、计算能力有紧密联系,同时,也与学生的解题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系统性的总结空间立体几何解题的常用方法,对于学生解题技巧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是中国生态最为脆弱的区域之一,开展其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对区域生态环境调控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县域为案例区,基于2005、2010、2015和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来探究不同高程范围、坡度类别和地形位指数下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地形效应,揭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机理,以期为区域生态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05—20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