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优2号连作晚稻机械化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8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嘉优2号的特征特性,介绍了嘉优2号连作晚稻机械化插秧高产技术,包括种子消毒、育秧方法、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科学浇水等内容,以期为嘉优2号的科学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杂交水稻;嘉优2号;机械化插秧;高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2 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6-0082-01
  
  嘉优2号(原名嘉优嘉优04-1)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绍兴市农业科学院、诸暨市种子公司、长兴县种子公司、海盐县种子公司,用嘉60A与早熟晚粳恢复系嘉恢30组配而成的中熟偏早晚粳杂交水稻新组合[1],于2007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10),2008年8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 822)。该组合经多年试种,表现为熟期早、穗大粒多、成熟度好、稻瘟病抗性强、穗期高温耐性好、高产稳产、品质优、食味好等特点,适合连晚机械化插秧,是绍兴地区连作晚稻机械化插秧生产的机插首选品种。现将嘉优2号特征特性及连作晚稻机械化插秧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1特征特性
  1.1农艺性状
  该组合熟期早,2005年浙江省单季杂交晚粳稻区试全生育期平均143.8 d,比对照秀水63短2.4 d,属中熟偏早晚粳类型,适应性广,易栽培种植[2]。苗期起发快,分蘖力中等,生长清秀,茎秆粗壮,株型较好。作连晚株高85~90 cm,耐肥抗倒中等偏强,叶片挺举,叶色略深,中后期转为淡绿,熟色好,灌浆较快,无两段灌浆现象,成熟度一致。穗大粒多,每穗总粒数166.1粒,结实率89.8%,千粒重25.2 g。谷粒椭圆型,穗型近直立,穗着粒较密,脱粒性中等,谷色黄亮,无芒。
  1.2抗病性
  经2005—2006年浙江省农科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鉴定,嘉优2号叶瘟平均0.8级,最高2.5级,穗颈瘟平均3.0级,穗瘟损失率平均3.95%,稻瘟的抗性显著优于秀水63,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
  1.3米质
  2006年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糙米率83.2%,精米率73.4%,整精米率69.7%,长宽比1.8,垩白米率58%,垩白度11.5%,透明度2级,碱消值5.8级,胶稠度78 mm,直链淀粉含量14.8%,蛋白质9.0%。
  1.4产量表现
  2008年在绍兴市马山镇采用不同播期机械化插秧种植嘉优2号,7月5日播种时,嘉优2号实际产量6 492 kg/hm2,较对照秀水03(5 932.5 kg/hm2)增产559.5 kg/hm2,增幅9.4%;7月10日播种时,嘉优2号实际产量7 899 kg/hm2,较对照秀水03(5 845.5 kg/hm2)增产2 053.5 kg/hm2,增幅35.1%。
  2机械化插秧栽培技术
  2.1种子消毒
  用450 mL/hm2锐劲特 水750 kg/hm2 浸种灵2 00~3 000倍液浸种40~50 h,可防治恶苗病、线虫病等种子传染病害。
  2.2育秧方法
  一是选好秧田,精耕细作。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杂草、杂质少,田间无石子,灌溉水无污染的田块,提前5~8 d整地施肥。二是精铺秧盘。一般用塑料硬盘300~375盘/hm2,秧田比为1∶80~100,合理用好秧板。方法:整齐横排在秧板上铺2盘,盘盘贴紧,中间不留空隙,以防杂草生长。三是备泥上盘。改客土为本土,就地取泥就地应用。但田泥必须过筛,确保无杂质、无烂草、无小石子。秧泥取用秧沟中的沟泥,提前搞糊,待播种前1 d将沟泥带泥带水过网筛均匀筛在事先铺好的塑料硬盘内,装满泥后趟平,沉淀0.5~1.0 d后即可播种。四是适时播种。由于秧田比例高,播种密度大,機插秧对秧龄要求非常严格,秧龄弹性小,要掌握“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的原则,对机插较大的农户或专业合作社,要采用分期分批播种,嘉优2号作连晚的适期播种时期为7月7—10日,不得迟于7月15日,秧龄13~18 d,以短龄为佳[3]。
  2.3合理密植
  选用浙江湖州生产的23.1 cm×(10.0~20.0)cm的乘坐式插秧机栽植,调整好适合嘉优2号增穗数、成大穗的行株距,一般以23.1 cm×16.7 cm较适宜。
  2.4合理施肥
  施足有机肥,一生总肥量折尿素375~450 kg/hm2,配施磷钾肥,施肥方法做到重前控后,减少后期氮用量。在前期发育良好、搭好架子的基础上,做到连作晚稻8月中旬以后不再施用氮肥,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达到高产优质[4]。
  2.5科学浇水
  移栽后深水护苗2~3 d,以后做到浅水发棵,进入中后期干湿交替,健根壮蘖提高成穗率,成熟期切忌断水过早,防止青枯病发生,病虫害防治同现有一般晚粳品种。
  3参考文献
  [1] 张仁余,高荣林,刘明放,等.杂交粳稻嘉优2号的父母本特性及制种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07(2):184-186.
  [2] 刘明放,高荣林,钱国壬,等.中熟杂交晚粳稻嘉优2号的选育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62.
  [3] 戈长水,应武,宋亮,等.晚粳稻“杭43”免耕直播最佳播种期与播种量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5):117-118.
  [4] 殷春渊,张庆,魏海燕,等.氮肥水平对不同育种时代粳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差异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9,24(5):123-129.
其他文献
摘要荔枝螺旋环剥可有效解决成花难、着果难的问题。阐述了螺旋环剥的原理,介绍了荔枝螺旋环剥的方法,并提出了其配套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荔枝;螺旋环剥;原理;方法;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667.105 .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7-0169-01    荔枝在兴宁的南部及中部栽培面积较大,但科学管理技术还未普及推广,病虫害严重,致使荔枝大面积投产迟、产量低,产
超级稻—再生稻是广西罗城县近年来示范推广的增粮模式之一。该模式田间栽培密度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头季稻与再生稻的穗粒分布与产量高低[1-3]。为探讨超级稻—再生稻一年两收丰产栽培模式,提高稻作效益,2011年笔者在广西罗城县中稻地区开展超级稻—再生稻不同抛栽密度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为大田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供试超级稻品种(组合)为Ⅱ优航1号,该品种头季稻生育期
摘要 分析当前双低油菜生产中施肥存在的问题,结合生产实际,提出施肥对策,以指导双低油菜施肥,为双低油菜的增产奠定基础。  关键词 双低油菜;施肥;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050-01调查表明,目前双低油菜施肥中存在配方不合理、用量偏低等问题,由于双低油菜的播种面积
摘要 为了筛选适宜东海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引进17个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其旱育秧移栽稻的分蘖能力、抗倒性、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及丰产性进行鉴定比较。结果表明:连粳7号、宁粳4号、连粳2008、中稻1号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东海县示范种植。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丰产性;江苏东海  中图分类号 S51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阐述了凤阳县水稻二化螟的发生特点与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防治措施,以为水稻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二化螟;发生特点;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安徽凤阳  中图分类号S435.1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8-0182-01    二化螟是凤阳县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年随着耕作方式及种植模式的改变,凤阳县水稻
摘要 为了促进南通地区荷仁豆产业的发展,研究以荷仁豆为主体作物的鲜食大豆—西兰花—荷仁豆一年三熟栽培技术,示范表明该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总结该模式各种作物栽培技术,以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鲜食大豆;西兰花;荷仁豆;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1;S635.9;S6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
摘要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盐卤水中的溴离子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降低了干扰因素的影响,提高了结果的准确度,缩短了分析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其加标回收达到93%~104%,精密度相对偏差小于3%。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盐卤水;溴离子;测定  中图分类号O657.7 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3-0017-02  目前,测定盐卤水中溴离子主要用次氯酸盐氧化法,该方法操作复杂
近年来,烟草行业开始进行“国际型优质烟叶开发”和“部分替代进口烟叶”研究,希望国内也能出产像津巴布韦烟叶一样的优质焦甜香型烟叶。宜宾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生态条件,气候温暖而不热,降水充沛适时,阳光和煦而日照充足,≥10 ℃积温高,日均温≥20 ℃持续天数多,具备生产优质烟叶的基本条件。经四川省烟草专卖局质量监督检测站反复测定,宜宾烟叶具有典型的山地焦甜香型风格,风格突出、特色明显,烟叶内在化学成分
摘要 以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行政执法工作为对象,介绍其工作现状,重点调查分析了该保护区林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该保护区林政执法管理的对策,以为自然保护区更好地开展林政执法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政执法;现状;对策;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 S759.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 订单农业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大幅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订单农业发展方面将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但是合作社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成熟。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和相关资料,借鉴台湾农会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合作社的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并对建议实施的可预见风险做出分析。最终通过对合作社的规范实现订单农业在我国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订单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台湾农会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