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21年度全球承包商250强

来源 :工程管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yu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ENR发布的2021年度全球承包商250强的统计数据,从业务领域、新增合同额及公司分布范围3个方面对进入250强的公司进行具体分析。通过资料提供的进入全球承包商250强中59家中国内地公司的主要业务领域构成和排名情况,结合ENR往年提供的详细数据,分析近五年来位于承包商250强中前10强的公司以及中国公司的逐年排名和业务领域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其他文献
针对我国政府公共工程管理模式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问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对德国、英国和美国的政府部门及项目管理组织在政府公共工程管理的创新实践进行了梳理,明确了以原则和价值为导向、控制职能强化、以及政府公共工程管理标准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并通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为我国政府公共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区块链技术的特性有助于解决知识产权管理中的痛点问题,促进内容产业进一步发展。选择以太坊作为区块链底层架构,在知识产权管理领域创新性的引入“双通证”体系,提出一种基于以太坊智能合约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该模式解决现有方案的痛点问题,有更好的适用性,能够灵活的服务于各种类型的版权确权及用权过程。
由于PPP项目中的社会资本方之间存在差异,做出的投资决策也各异,进而对PPP项目的资本构成产生影响。为研究投资者的异质性,从影响其决策行为的因素入手,基于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构建了期望效用函数模型,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投资者的决策参照点、盈利分配比例和投资比例对决策行为的影响。由于不同投资者有不同的风险偏好,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异质投资者决策参照点和投资比例会存在不同的决策行为,而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投资者存在逃避风险的心理,偏好选择盈利低且亏损低的方案。
为研究韧性城市内部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通过文献分析、调研问卷和专家访谈的方式从环境、基础设施、经济、社会、政策5个维度提取了32个影响韧性城市的因素。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进行矩阵迭代运算与层次化处理,将影响因素划分为5个层级,形成韧性城市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并分析因素间的内在影响关系与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影响韧性城市的因素可分为直接因素、中间因素和根本因素3个层次,且开放合作、技术创新、城市历史背景、信息共享和公众参与是影响韧性城市的根本因素。模型分析的结果与实际调研情况相符度高,能
基于高校战略管理理论,采用平衡计分卡方法构建高校博士后科技人才培养绩效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行深入探讨与系统验证,总结提炼了科研活动、培养服务、品质素质、客户满意、学习交流、职业发展等六个主要因子。最后基于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为高校改进博士后科技人才培养绩效提出针对性建议。
基于2008—2016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科技公共服务效率评估指标体系,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各省市科技公共服务效率,并通过静态、差分GMM和系统GMM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科技公共服务效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公共服务效率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正向滞后效应;区域创新能力本身存在累积效应,前期创新能力是当期创新的基础;市场化程度、城镇化和人力资本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替换区域创新能力指标后结果依然稳健。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社会创新、知识产出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社会创新能够促进知识产出和提升企业经济价值,知识产出在企业社会创新与企业经济价值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企业社会创新对企业社会价值不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在对国内外有关技术预见效果评估方法与实践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分析技术预见活动的效用和提高其效用的因素,为未来技术预见效果评估和技术预见活动的组织改进提供参考。主要采用案例分析与对比分析方法,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有关技术预见效果评估的研究和部分国家技术预见评估报告,重点分析英国、奥地利、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评估结果,结合技术预见的目的,总结提出本文的观点。国内外有关技术预见效果评估的研究与实践有助于解决技术预见效果评估“评估什么?如何评估?”等问题,可为后续评估提供借鉴。有关技术预见效果评估的实践,证明了技术预见活
美国《工程新闻记录》8月发布了国际工程承包商250强榜单,统计了250家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过去一年的业绩表现。以该榜单数据为基础,对榜单中企业总体情况、盈亏情况、用工情况和业务领域及区域分布进行了分析;针对榜单中的中国内地企业,特别关注了本年度企业数量、排名、区域及行业分布等方面的变化,并对5年来榜单10强及中国内地企业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面对疫情给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带来的严重冲击,对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研判,探讨了工程承包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可行策略,以期作为企业海外市场竞争的参考。
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将农业碳排放与农业面源污染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分别从省域与区域层面探讨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并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近60%省域的农业技术效率未达到生产前沿;东部地区效率值最高,中部地区最低;东部沿海地区农业技术效率处于最优生产前沿面,长江中游地区处于较低水平;粮食主销区效率值最高,粮食主产区最低;农业技术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U型关系,互联网发展水平和农业财政支持对农业技术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种植结构存在负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