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贮藏教育深情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从历史中寻找校刊创办的意义,在反复思量中去追寻校刊之美,又以编委的全心全意筑起校刊之根,使得校刊《石梅苑》成就并守护了学校的书香文化。
  【关键词】校刊;内容;编委;书香
  【中图分类号】G52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58-0062-03
  【作者简介】曹丽秋,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江苏常熟,215500)副校长,高级教师。
  在素有“学道名邦”美誉的古城常熟,在浓荫蔽日的虞山南麓,有一片典雅、庄重的灰白建筑群,那就是常熟市石梅小学。学校有着浓厚的书香气息,其校刊《石梅苑》曾获江苏省“最美校刊”等荣誉。
  一、由来:在深情回望里寻找刊物之魂
  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的前身,是建于清雍正年间的游文书院,以邑人言子(子游)擅长文学而名。翁心存曾经当过书院院长,其子翁同龢曾在书院读书。在近三百年的悠长“旅行”中,学校小心翼翼地守护着“潜心会文”的书院精神,守护着“书香”满园。
  2007年8月,前任校长顾泳上任。一天,她在校园内寻走,巧的是在典雅的桂花厅旁偶遇正在编辑校志的老书记,手中正捧着一本微微泛黄的册子,封面上赫然写着“石梅苑”三个字。顾泳校长翻看着这本多年前的校刊,在略显斑驳的文字里读到了那个年代石梅人对教育的理解、对孩子的珍爱、对未来的期待。于是,在她心中有了一个想法:一定要把《石梅苑》接着办下去,让她成为石梅历史最真实、最珍贵的记录,成为石梅文化最宽厚、最充分的传承,也让她成为石梅教师思想交流的苑地、精神栖居的家园。
  由此,《石梅苑》在经历了走走停停二十余载后,于2007年正式改版复刊,形成一年四期的出刊常规,面向学校内部及教育同行发行,至今已出刊39期。
  二、内容:在反复思量中追寻刊物之美
  石梅小学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石梅苑》也知道。
  1.我们追求栏目与内容的丰实美。
  校刊设有“刊首”“大家”“回眸”“人物”“课堂”“讲述”“读书”“诗歌”“茶座”“人文”等栏目。这些栏目大多每期固定,但有时也会结合学校的特色活动而灵活变更,比如每年六月会增加“毕业季”栏目。我们期望它能呈现最真实的石梅、最完整的生命个体。刊物各栏目的内容如下:
  “刊首”由责任编辑曹丽秋老师结合本期内容撰写。
  “大家”分為“大家约稿”和“大家杂谈”两个小栏目,是刊物的重要板块。每期刊物都会策划一个主题,然后邀请教育教学专家和本校的教师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在高端与平实的碰撞间,给读者带去启示与思考。2007年《石梅苑》第一期的“大家”栏目,就“教育的儿童立场”这一话题,邀请了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副教授许锡良和学校同仁共同讨论。
  许锡良说:“任何教育工作者,在面对人的生命的时候,都要学会敬畏和谦卑。我们永远要记住一句话:我们不能够给孩子生命中本来没有的东西,我们只能够小心呵护孩子生命中本来就有的东西。”
  我校陈芝娟老师就此话题也发表了自己的感言,她在《孩子是玻璃做的吗》一文中这样说:“孩子的心是玻璃做的吗?不,当然不是。有时,我们能‘看透’他们,但千万不能‘说透’他们。”沈丽新老师在《别轻易走到孩子对面》里这样阐述:“在孩子们有失误和过错的时候,别轻易走到孩子们的对面,我们完全可以轻轻地走到他们身边,帮助他们。”类似的主题很多。比如“当今时代,师生关系应该如何定位?”“找寻教育的原点”“教师的专业成长”“何谓好教师”“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什么是好的课堂”“回到童年”等等。
  “回眸”分为“石梅记忆”和“毕业生”两个子栏目。“石梅记忆”记录的是石梅校友对学校的回忆,“毕业生”记录的是他们目前的学习、生活状态。我们希望所有的石梅学子深记:石梅是他们永远的家园,他们是石梅永远的牵挂。
  “人物”包括“对话”“记录”“素描”等小栏目。每期刊物我们都会挑选一名教师作为采访对象,有专门的编辑与其对话并记录整理,然后再邀请同事、学生、家人或朋友等从多个角度来进行“人物素描”,丰满形象。这些教师或是班主任有工作突出的,如江苏省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周丽娜;或是教学能力高超的,如苏州市名教师高丽;或是多才多艺的,如爱好旅游、摄影、运动的苏州市体育学科带头人皇甫屹春;或是热衷公益事业的,如学校爱心团团长、团支部书记汪明波等等。“人物”栏目聚焦的是鲜活的个体,折射的则是一所学校的精气神。
  “课堂”包括“主题论坛”“科研在线”“教育论文”几个小栏目。这一板块努力还原石梅教师们的实践、研究与思考现状,努力呈现团队合作的面貌与力量。我们每一期的“主题论坛”内容均来自各学科研究中心组的相关主题研讨活动,如数学组的“自主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语文组的“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策略的研究”等。“科研在线”每期提供一名教师的课题研究成果。
  “讲述”包括“老班方略”“班级故事”和“家有儿女”三个小栏目。“老班方略”的诞生来自于改进《石梅苑》办刊质量的问卷调查,有不少教师建议,可以引他人智慧来为我所用。因此我们会从《今天怎样“管”学生》《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书中精选内容放入这一板块,拓宽教师们的视野与治班思路。“家有儿女”的作者有时是本校教师,有时也会邀请优秀家长撰写,比如我校魏芳老师撰写了《用心陪伴,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的系列“家教”篇,来分享培养出苏州市理科状元女儿的经验。
  “读书”这一栏目有时呈现的是教师们的阅读心得,好书推荐,有时也会呈现学校“心灵之约”读写社团的共读笔记。我们希望,阅读永远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阅读与分享就像空气般自然存在。
  “诗歌”一所学校要有诗歌才柔软,因此学校欣欣文学社邀请全国诗歌学会会员浦君芝常年担任辅导老师。一本刊物要有诗歌才空灵,因此我们的刊物上或是刊登学生的诗歌,或是刊登教师的作品,还有学校举办诗歌会后的特别策划等。
其他文献
【摘要】慢教育理念下的对话教学以尊重学生思维特征、语言认知规律为前提,能夯实学生的语言习得,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课例译林新版《英语》六下Unit 5 A party(Story time),展现了如何在慢教育理念下开展对话教学。  【关键词】慢教育;对话教学;语言习得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3-0055-02  【作
主持人语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名片,是一所学校的精神氛围,也是一所学校教师和学生特有的精神气质。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探讨“学校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实施”的观点屡见不鲜,但深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研究或是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来演绎学校文化;或是综合实践活动游离于学校文化精髓之外;或是对学校文化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纯理论阐述。而对于以学校文化为根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构
【关键词】段感;语感:中年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1-0050-02  【作者简介】1.朱俊,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江苏淮安,223000),一级教师,淮安市语文学科带头人;2.葛艳青,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江苏淮安,223000),一级教师。  著名语文教学专家张志公先生说:“段的训练是语言的训练、逻辑的训练、思想
【摘 要】立足校本资源,借力专家智慧,营造儿童数学文化,打造儿童数学乐园。开发《数学好玩》数学校本课程,以数学游戏活动,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启蒙儿童数学思维,促进儿童多元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层次,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关键词】儿童数学文化;数学校本课程;数学游戏;多元发展;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052-02  【作
【设计理念】  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说过:“光是把世界上所有的优秀作品熟悉一下,就够你忙的——即使把你的生命延长一百倍,也还是不够。”古今中外的音乐名曲浩如烟海,学生能演唱和演奏的只是沧海一粟。借助音乐欣赏教学可以扩展学生的音乐“内存”,开阔音乐视野,还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多聆听世界名曲,犹如阅读一样,已成为一个人审美修养和文化素养的标志
2016年8月10日,19点51分,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财务处王宝芳给学校总务主任徐世明发了微信。“徐主任,安保处顾主任想更换报刊箱,昨天我向吕校长批票的时候,顺便问了这事。”“那吕校长同意吗?”徐世明回复。“嗯,他说可以。”“好的,那就抓紧找人来做。”“今天人事科布置了在职和退休人员信息调查会议,涉及养老保险退休待遇问题。”“放心,这个事情我来和张主任说。”几句再正常不过的微信聊天,王宝芳万万没想
【设计理念】  “年、月、日”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课前已经积累了大量感性经验,但由于个人兴趣、课外阅读习惯、家庭条件与文化的不同,他们对于“年、月、日”知识的经验是有差异的。对于这个客观存在的差异,如何做到既尊重又为教学所用呢?我想,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因此,课前,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对“年、月、日”的个体研究,以此作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素材;课中,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让
【设计理念】  《多边形的内角和》是苏教版四下的一节数学活动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具体的活动,发现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教材是在学生探索了三角形内角和及认识了多边形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展开设计的。教材从简单图形开始,依据三角形内角和的结论,依次对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进行探索,运用“转化”的思想求出这些简单图形的内角和,然后对探究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推理,获得多边形内角
【摘 要】为有效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地方文化传承、校园文化重构、课程改革和质量提升,泰州市明珠实验学校建设了立足体现生命化教育的“地理泰州·三水文化”课程基地,进行了校本化课程基地建设开发与实施的探索,并以工作坊为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彰显生命化基地的活动,从而使课程基地成为成长学生、成就教师、发展学校的绿色引擎。  【关键词】课程基地;“三水文化”;生命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
【设计理念】  《学会合作》是苏教版六下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文体是演讲稿,为说理性文章。课文以“合作”为话题,先讲了合作的重要性,接着列举“乐团演奏”和“逃生实验”两个事例来说明如何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最后指出学会合作的意义。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本文举的两个事例作用不同,缺一不可。第二个事例中巧借外国专家之口说实验在其他地方从未成功,与7个小学生的顺利逃生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印证了合作中自我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