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夏招贴艺术中的版式与构图设计研究——以《黄道十二宫》为例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a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阿尔丰斯穆夏的招贴画为研究对象,探究穆夏对招贴艺术中版式构图的设计.穆夏学习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并与自己的设计观念和美学思想结合,不断实践与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招贴艺术语言,其作品不仅受到当时巴黎设计市场的喜爱,而且为后世的设计风格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下,会形成不同的造物艺术,其反映着民族的文化特征、视觉活动和审美倾向.该文作者通过对先秦时期典型艺术作品的形态与装饰纹样的横向对比,跳出固有思维,分析先秦时期艺术的特征,以期为设计创作提供参考.
民国时期,林风眠谱写了中国绘画的新篇章,在当时的画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该文以林风眠女性人物画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图式造型特征和语言形态,揭示其笔墨与色彩呈现的中西融合的绘画美学观念.这是艺术史的重要课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当下文化自觉的中国绘画创作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董其昌出生的明朝晚期,正是赵孟頫书风盛行的时代.但赵孟頫书风在盛行的同时,招来了一些人对他的批评.在这股批评的潮流中,董其昌是最积极的代表.该文通过董其昌对赵孟頫书法的分析,探讨董其昌的书学观.
该文从古代摩崖石刻的起源入手,以其历史沿革、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等视角为切入点,探究摩崖石刻与现代建筑装饰的融合方向.
该文通过调整和丰富教学方式,使高校素描基础课教师在实践中注重线的空间暗示、黑白灰的空间色调、拼贴与重构及肌理的形式层次,以实现素描中构成观念的植入和拓展,从而使学生掌握现代构成理念并拥有形式表现的惯性,使素描课程符合高校的教学策略和时代的需求.
保罗特鲁贝茨科伊是一位自学成才的雕塑家,其雕塑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清晰的塑痕美与印象的造型美相协调,多题材表达的寓意美构成了其雕塑的基本美学特征.他将个人情感与精神融入塑泥,给予受众视觉与精神的双重审美,影响了当今和后世的许多艺术家.其雕塑艺术对当代中国雕塑创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中国肖像画的起步相比中国山水画、花鸟画等画种要晚,其风格相比西方肖像画更具中国绘画审美特征.前人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出较为成熟、完整、更具中国绘画特色的创作技巧和艺术理念.该文从多方面对比研究中国肖像画中人物五官的绘画顺序,说明中国肖像画的象形步骤和原理.
随着时代的变迁,冬奥会吉祥会的视觉设计也在不断变更.从符号学角度解析冬奥会吉祥物,可完善冬奥会吉祥物的研究体系,为冬奥会吉祥物的相关设计研究提供理论参考.该文作者从设计符号学、符号价值方面入手,从语义、语构、语用三个维度解析冬奥会吉祥物设计,从外延语义、内涵语义、构成法则、表现方式、认知习惯、审美标准角度探索与解析冬奥会吉祥物的造型元素和特征,从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商业价值三个方面分析冬奥会吉祥物的符号价值,并结合案例分析将符号学原理运用到产品设计中的意义和必要性.应用符号学知识分析冬奥会吉祥物设计,有助
模件化是提取艺术作品中的元素,通过变换、组合形成新的形式.现阶段,中国由于历史的悠久性、地域的复杂性、文化的丰富性,设计艺术的研究还不够完善.该文基于模件化特征的设计理论,分析汉字构成的根源,以期为研究中国艺术的特征提供参考.
20世纪90年代,日本人渴望平稳安定的生活愿望愈来愈强.宫崎骏认识到当时日本人面临的问题和困扰,开展动画电影创作并引发民众的思考.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其故事情节、对形象的细致刻画,而且得益于画面中色彩的巧妙运用.色彩不仅是画面的外在语言,而且是动画电影的灵魂,可以使作品更具特色,让观众感同身受、触动心灵,进一步启发人们对自然的赞美和生命真谛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