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鬼镇”森特勒利亚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nvenx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煤炭而衰落被地狱之火吞噬的小镇


  灾难降临的那一天,谁也没有预料到。
  1962年,一些工人在矿场附近的垃圾填埋场一如往日般焚烧生活垃圾时,那朵似乎得到了地狱指示的小火苗,却没有一如既往地停留在垃圾填埋场,而是引燃了附近的露天矿,继而通过该矿井的一处废弃入口向下发展,最终蔓延至地下矿脉。
  这片巨大的无烟煤矿脉,正巧埋在森特勒利亚的正下方,对于这样一个矿藏丰富、矿井众多的煤层而言,发生火灾的话可不像森林火灾那样猛烈而迅速,煤层完全燃尽的时间往往很长,火势一起,便很难停止。
  这场经久不熄的火灾,后被称为“永恒的地狱之火”。它给小镇带来的,可不只是经济或自然环境损失那么简单。
  小镇的灭顶之灾,由此开始。

  1981年,12岁的男孩托德,在经过邻居家后院的时候,他所站立的地面突然塌陷形成一个新的坑洞,把他吸进了地下。这个圆锥状坑洞足足有25米之深,当人们把托德拉出来的时候,一股浓密的烟雾也跟着冒了出来,再往下看,只能看见洞底尽头熊熊燃烧的火焰。
  幸存者托德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了一本畅销书,而居住在森特勒利亚的其它居民,尤其是原本生活在林子里的动物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每隔一段时间,人们就会在林子里或者路边看到一只鹿角戳出地面,或者一只陷入地面已经僵死的小动物。它们有的是掉入坑洞中爬不上来,吸入过多一氧化碳窒息而死,有的是因为无法脱身而饿死,但那些从它们口鼻中滚滚而出的烟雾,却让它们看上去像是活活烧死一般。
  “这里的地面在吞食人类和动物,”回忆起当年的惨剧,杰克依然心有余悸。

  除了封锁公路出入口,政府甚至将森特勒利亚这个名字从众多路牌、州郡地图和记录中抹去,一些最基本的公众服务也不再延伸到这个只剩10名居民的“鬼镇”。美国邮政部门甚至取消了森特勒利亚的邮政编码。“我们都收不到邮件,因为没有邮政编码,什么都寄不过来。我们不得不去临镇上租一个邮箱,时不时开过去取本该送到家门口的信件和包裹。”回忆至此,留下的杰克对政府这一做法感到非常气愤:“政府想把森特勒利亚彻底抹掉。”
  经过20多年的抗争,当地剩余的10名居民终于在2013年取得了合法居留权。杰克的父亲盖伊对此总结道:“这是我的家,谁也不能把它夺走。”
  然而让这些居民没想到的是,一部由游戏改编的电影《寂静岭》却使得森特勒利亚再次声名大噪。故事中,那座永恒燃烧的小镇有着一股神秘的力量,可以将造访者从现实拖入到一个虚幻的“里世界”之中。而故事的作者罗杰·艾弗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寂静岭小镇是受到森特勒利亚启发而创造的。许多热爱《寂静岭》的粉丝从世界各地纷纷涌来,想一睹这个传说中诡异小镇的真实面目。然而,因为政府不同意给森特勒利亚颁发任何商业许可,所以虽然游客数量日益增长,受益的却是临近小镇。当地居民从一开始感到新奇,到慢慢对这些好奇心过于旺盛的游客感到厌烦。“他们会随随便便地踩到你新修好的草坪上,甚至会试图拽开你的房门,”杰克解释道,“因为他们觉得这里所有的房子都废弃了。他们压根没想到还有人生活在这里。”
  父亲盖伊却有更多的抱怨:“他们会偷偷从我的房子上掰下一块木头片——他们想要一个来自于地狱之火上的纪念品。”
  生活在森特勒利亚就等于同现代生活公共设施道了别,包括执法机构。“我们再也没有警察了,”盖伊解释说:“当然啦,他们时不时还会来转一圈,但这种游客类的小事,警察是不屑于管的。”
  而更糟糕的是所谓“涂鸦艺术家”。“他们在哪都要涂涂喷喷,”杰克说:“曾经还有电影公司想来这个地方拍电影,但看过这些涂鸦后就决定放弃了。”笔者在2017年曾两次拜访森特勒利亚小镇,那段在地图上被销毁的宾州61号公路,如今已经被厚厚的涂鸦层覆盖,几乎看不出原先的柏油路面。而前仆后继的游客,比起了解镇子的历史,似乎对在这条路上留下“到此一游”更感兴趣。不无讽刺的,这段废弃的高速公路,也由此得到一个新名字:涂鸦之路。
  因煤炭而兴,因煤炭而衰,森特勒利亚如今已剩不到五户人家,在不久远的未来,当这些仅存的居民也去世之后,森特勒利亚将彻底从政府纪录上消失,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鬼镇”。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改导向下,师生关系已由原来的不对等关系转变成当前的“尊重、平等、协调”的互动关系。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是一个应用广泛且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最大化地凸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作用,发挥英语教学的应用性和社交性等的特点。本文首先探讨了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加强新课改下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效果的策略,希望能够对提高互动教学质量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课
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傣家村寨中,有一种果树十分常见,在冬春两季,这种果树上密密匝匝地长满了指头般大小的果实,当地人亲切地称呼它为“木罕”,这便是酸角的别名之一。  酸角属热带、亚热带常绿大乔木,开花时节,枝头挂满了黄色花瓣带紫红色条纹的花朵,如同一只只彩蝶,微风吹过,时而翻飞,时而停驻在亭亭如盖的偶数羽状复叶上,格外动人。等到花姿退尽,褐色的荚果就从绿意中悄然探出了头,这些圆筒形的荚果形似挂在树上的花
187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种形似香蕉的蛞蝓进入了人类的视野,其身体如黄玉般纯净,故名“香蕉蛞蝓”。这种可爱的生灵,是王蛇、浣熊和蝾螈的可口大餐。逮到香蕉蛞蝓的动物,常将它们置于土里翻滚,让泥土遮盖其身体的粘液后才放心食用,对此美味,连体积小于香蕉蛞蝓的鼹鼠和蜘蛛也跃跃欲试。  香蕉蛞蝓是温带雨林区特有的动物,分布在北加利福尼亚海岸地区,其成体平均长度为25厘米,体重为115克,是世界上第二大蛞
【摘要】在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的重点教学内容,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对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共同培养,通过进行文章阅读训练、写作能力训练等多个方面进行对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训练。本文研究以读促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以读促写;英语;写作教学  【作者简介】马学萍,浙江省嵊州市高级中学。  在目前的高中英
潇贺古道  盐、丝绸、松香和马匹  都是很明亮的物体  它们选择从潇贺古道挥师出海  从此,古道如灯  明亮在天地之间  明亮在人们跋涉追梦的心里  盐,无论怎样的旅途都保持本色  依然潇洒,依然眨巴着眼睛  读着一些关于向晚的诗句  丝绸,绾着千年的月光和繁华  缠绵不止  松香,这琥珀的精灵  它认为语言是一种累赘,一路上  不喜欢开口说话  马匹,在挑夫的怂恿下  激情微醺地丈量  潇水与贺
【摘要】“化境”说强调翻译的最高理想既要保持原作风味, 又要不留生硬的痕迹,运用这一理论对比研究许渊冲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两家英译《山居秋暝》后发现许先生译文更多保留了原文风味,杨戴夫妇译文则做到不留生硬的痕迹,但两个译文都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关键词】“化境”说;《山居秋暝》  一、“化境”说  钱钟书的“化境”说一经提出,即被我国译学界奉为圭臬。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他指出“文学翻译的最
如果想要更深入地了解一个地方,最好在那里生活一段时日,体验不同的文化。相传,在上帝给各民族划分土地时,格鲁吉亚人却喝高了,醒来时,地已经分完。于是,上帝只好把自己的后花园划出一块给他们。格鲁吉亚就这样被誉为了“上帝后花园”。  我们的环球旅行刚刚开始,就来到格鲁吉亚的首都第比利斯,禁不住诱惑,便租了房住下来。这里遍布圣迹与葡萄园,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除了有碎片拼凑的斜塔与木偶剧场、光怪陆离的后现代
巴斯,英格兰西南部的一座古老小城,它没有鼓乐喧天的嘈杂,漫步干微风徐徐的埃文河畔,欣赏着古老而优雅的建筑,恍惚间,穿越千年。  巴斯,著名翻译家傅雷说它是一座“精致而美丽的城市”。在英国,它被誉为最漂亮最典雅的城市之一,也是英国最干净的城市,更是英国唯一一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  巴斯距离车水马龙的伦敦仅一百英里路程,但当你走出巴斯火车站时,会有恍如隔世的错觉。“那连绵的山丘,那静静地流向远
冬天,从西伯利亚来的季风寒冷干燥,吹彻东北大地。  此时的吉林,河水结冰,雾凇剔透,整个世界全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片土地这时候的风光,与冰和雪的诗篇有关,与川端康成笔下雪国的清冷寂静有关,也与穹顶星光的浪漫和尘世的灯火交相辉映有关。  你可以去雾凇岛看树挂的绽放与凋零,也可以去峰岭上领略针叶林的辽阔和壮美,更可以在迟暮时分和友人围炉煮酒,看窗外雪越落越大,一直落进茫茫无尽的夜色里……暮云低
赵武灵王因为一个浪漫的梦而结识了一个美丽的少女。他将梦中的少女娶为王后,并将少女所生的儿子赵何立为太子。然而,赵武灵王最终的结局,却是被这个赵何活活饿死在深宫……  梁启超年轻时,曾写过一篇名为《黄帝以后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的文章,在结尾,他用充满痛惜的语调写道:“亢龙有悔,遗恨于沙丘,呜呼!使赵武灵得永其年,则一统之业,其将不在秦而在赵欤?”意思是说,如果赵武灵王没有在沙丘死于非命,而是能够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