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红掌的标准化生产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ei_1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温室准备、基质选择与使用、水质要求、品种选择、上盆与换盆方法、栽培管理、环境卫生控制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红掌的标准化栽培技术流程,旨在为红掌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盆栽红掌;标准化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82.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177-02
  红掌又名安祖花、火鹤花、花烛,属天南星科花烛属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属热带花卉。具肉质根,无茎;叶从根茎抽出,具长柄,单生、心形、鲜绿色、革质、有光泽,叶柄纤细硬朗;佛焰苞蜡质,正圆形或卵圆形,色彩艳丽、有光泽,花梗韧性好,在适宜条件下终年开花不断,花期长,肉穗花序似蜡烛,切花水养期可长达1个月,盆栽花期可达4~6个月。目前,全球对红掌的科研已处于较为深入的阶段,荷兰在红掌的系统研究中居于领先地位。红掌有观叶及观花的二重观赏性,使它逐渐成绿植中小盆栽的替代品,红掌被广泛用于酒店、办公楼、会议等租摆业务中,红掌的销售量在全世界可以排进前3位,红掌也是我国主要盆栽品种之一,销售量在全国也位于前3位[1-2]。以下简要介绍红掌的标准化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温室准备
  种植前先清理温室内部及温室周边的杂物、杂草。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洒地面、苗床、排水沟等,喷至表面布满水滴,以减少病虫害传染源。种植前1~2 d用广谱性杀菌烟剂,一般使用45%百菌清烟剂,密闭熏蒸消毒12~24 h,消毒期间禁止人员进入,消毒24 h后打开风扇、门窗透气,排毒,强制通风6~12 h。对所用的工具进行消毒,如穴盘、花盆等,用高锰酸钾对水泡盆,然后再用水清洗干净,对生产工具、运输工具要定期进行消毒。对大棚内所有设施进行测试,确保温度、湿度、光照适宜,风扇、水帘等设备完好。并对每一位进棚的工作人员提前进行培训。
  2 基质选择与使用
  2.1 基质的选择
  红掌基质宜选用结构稳定、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且具有保水保肥能力的进口基质。为保证上盆后基质的浸水性,移植到7 cm以上盆径时,最好选用颗粒直径15~20 cm的基质。
  2.2 基质的使用方法
  到苗的前1 d,把基质准备好。将基质用塑膜垫起,不要接触地面;将基质袋剪开1个小口,加水,浸湿。注意避免用手揉搓基质。上盆时,基质不易过紧、挤压,适宜填上基质后再浇水,基质应填在生长点以下,还应尽量避免对根系的损伤。生长过程中,若盆内基质疏松应立即浇水,让基质处于湿润的状态。在上盆时,若运输过程中有损伤的植株,应避免叶片、根系接触到生水,以免引起感染。基质pH值保持在5.5~6.5,EC值保持在1.2~1.5 ms/cm。
  3 水质要求
  红掌对盐很敏感,因此它对灌溉水的水质要求较高,栽培水质pH值为5.2~6.2,EC值最好小于0.5 ms/cm。不达标水质在使用前需要进行脱盐、酸化处理。
  4 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的需要和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选择优良品种的优质进口组培苗。优质组培苗的要求: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种植、耐寒、耐热、抗病性好、易于管理、株形紧凑、苞片色彩鲜艳的品种。幼苗的根系发育良好、颜色白净、根量适中、高度适中、叶片完整、舒展。
  5 上盆与换盆方法
  5.1 上盆
  5.1.1 花盆的选择。一般来说,选择透光率低的花盆,如外侧为红色里侧为黑色的双色花盆透光率极低,是栽植红掌的理想花盆。花盆的大小规格应根据种植计划来选择。
  5.1.2 上盆时间。当穴盘苗株高达到8 cm左右时,需要移栽入80 mm×80 mm塑料盆中,上盆移栽时应根据大小对苗进行再次分级。经过上盆进入小苗阶段,该阶段生长期通常为2~3个月。
  5.1.3 上盆方法。在经过消毒的花盆底部装入少许基质,将大小同级的种苗2株扶立在花盆中央,四周填充基质,用手轻轻镇压基质,确保种苗生长点露出基质,填充的基质高度与花盆下环线持平。
  5.2 换盆
  5.2.1 第1次换盆。当小苗种植2~3个月后,肉质根系已很饱满、粗壮,它会沿花盆内壁绕住介质表面,此时需换盆,要移栽入120 mm×100 mm塑料盆中,换盆方法与上盆方法相同。经过第1次换盆进入中苗阶段,该阶段生长期通常为2~3个月。
  5.2.2 第2次换盆。当中苗株高达到20 cm左右时,需要移栽入160 mm×140 mm塑料盆或大花品种移栽入170 mm×150 mm塑料盆中,换盆方法与上盆方法相同。经过第2次换盆进入大苗阶段,该阶段生长期通常为3~4个月。之后进入成品花阶段,开始留花,该阶段生长期通常为4~5个月。
  6 栽培管理
  6.1 温湿度与光照控制
  温室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85%,可通过地面洒水、开启水帘、微喷等方法增加湿度。适宜生长温度为18~28 ℃,最适温度为20~25 ℃。最低温度为15 ℃,最高温度为35 ℃。光照强度以10 000~15 000 lx为宜,喜散射光,忌阳光直射。
  6.2 水肥管理
  红掌喜肥,但忌浓肥,施肥原则以“薄肥勤施”为准。肥料配比因生长阶段不同而有所变化。随水施肥,即每次浇水都伴随施肥。在施肥时建议用氮磷钾复合速溶液肥(15-15-15)。小苗14 d施肥1次,中苗、大苗7 d施1次,成品花4~5 d施1次。用于小苗的肥液EC值为0.5~0.8 ms/cm,中苗与大苗的肥液EC值为0.8~1.0 ms/cm,成品花的肥液EC值为1.2~1.4 ms/cm。养护过程中应保持基质湿润。光照长时间较弱的情况下,应适当降低基质水分[3-4]。
  6.3 摆放密度
  小苗、中苗、大苗、成品花的摆放密度分别为90~100、45~50、12~16盆/m2。养护过程中应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及时调整合理的株行距。
  7 环境卫生控制
  确保卫生,工人进入大棚前换消毒衣,双手要用85%的酒精或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消毒;在生产区门口设置消毒池、消毒盒,放置消毒垫,每天进行清洗和更换消毒液;不允许非本棚工作人员进入,万不得已时应换消毒过的衣服、洗手、消毒;所有的盆花、工作器具避免与地面接触;清除苗床下的杂草,保证打扫棚内及棚外的卫生;掉下床的盆花要经过换盆、消毒处理。定期给棚内进行消毒处理。
  8 参考文献
  [1] 武爱龙.凤梨和红掌的市场前景分析[J].现代园艺,2009(7):44-45.
  [2] 江姗,张莹,贾琪,等.我国红掌育种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10(6):59-60,128.
  [3] 杜宝贵,黄丽娟,张志胜,等.红掌花药培养[J].生物技术通报,2009(S1):195-201.
  [4] 张正伟,曹玲玲,莫东发.国内外红掌研究与进展情况初探[J].北京农业,2007(30):103-106.
其他文献
摘要 分析朝阳地区多种气象因子对当地大枣产量的影响,以为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提供参考。运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朝阳市1981—2005年20年间的大枣产量和气象观测资料做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枣产量与5—8月降雨量、6月平均相对湿度、年日照时数、1月最低气温和6月平均气温都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当5—8月降雨量≥300 mm、6月平均相对湿度≥60%、4—9月日照时数≥1 450 h、1月最
摘要 结合湖南省永顺县种植香葱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香葱生长发育过程所需要的气候条件,并针对香葱生长中的气象灾害,提出了防御措施及香葱生产发展中的几点建议,以期提升香葱种植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 香葱种植;气候条件;防灾对策;湖南永顺  中图分类号 S162.5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0234-01  永顺县地处中西部结合地带的武陵山脉中段,境内地貌以山地
摘要 辣木水肥管理及种植密度对其鲜叶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辣木鲜叶产量随浇水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其中5 d的浇水频率对辣木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大;辣木鲜叶产量随施肥频率的增大而增加;随着栽培密度的缩小(行距增大)单株辣木鲜叶产量有增产趋势,但增产不明显。  关键词 辣木;水肥管理;种植密度;鲜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792.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057-
摘要 为探明三七皱缩型病毒病的发生规律,采取系统调查法开展了历时3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三七皱缩型病毒病在三七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表现出波浪式起伏、峰值多、峰期历时长的特点。高峰期出现时间、数量及峰值的大小因七龄及各年气候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峰值通常出现在4月下旬、5月中旬至5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下旬、8月、9月中旬至9月下旬、10月、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同龄七不同年可因气候变化而有所前移或后延
摘要 介绍玉门市苹果蠹蛾防控目标、防控策略、主要成效及主要做法,以为当地苹果蠹蛾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苹果蠹蛾;防控目标;防控策略;成效;做法;甘肃玉门  中图分类号 S436.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136-01  苹果蠹蛾是严重为害苹果、梨、桃、杏等果实的毁灭性害虫,是我国重点植物检疫对象。该虫自1991年由新疆传入玉门市之后便快速蔓延
摘要 如皋地区小麦扬麦23不同播种方式种植表现试验结果表明,经过2年的试验,发现扬麦23的抗倒性比较强,穗型大,个头矮,加之良好的栽培措施导致这2年在品比试验中表现出出色的抗倒性。扬麦23后期熟相也好看,穗层整齐,穗形纺锤,表现出综合性状良好,生育期短,产量适中稳定,因此认为扬麦23适合在如皋当地种植。  关键词 小麦;扬麦23;播种方式;综合性状;生育期;产量;江苏如皋  中图分类号 S512.
摘要 研究怀地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以怀地黄茎尖部分为外植体,在以MS作为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NAA、IAA、2,4-D、6-BA,配制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对怀地黄的茎尖进行分化与诱导、继代与增殖及生根培养试验,并对试管苗进行炼苗移栽。获得了怀地黄茎尖培养脱毒与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以及生长所需要的外部条件和配套技术。  关键词 怀地黄;组织培养;快繁;培养基  中图分类号 S65
摘要 主要介绍了金叶女贞、小蜡、小叶女贞、冬青卫矛、火把果等5种常见常绿灌木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及管理养护,以供廊道绿化种植管理参考。  关键词 常绿灌木;廊道绿化植物;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管理养护  中图分类号 S7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136-01  近些年来,周口市在全省平原绿化中创造了“周口经验”,其中廊道绿化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廊
摘要 在探索林菌经济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银耳林下荫棚栽培技术,包括菌材准备、接种、发菌管理、荫棚搭建、立厢排堂、出耳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加工等内容,旨在为同类环境区域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段木银耳;林下;荫棚;栽培技术;高原  中图分类号 S646.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074-01  甘孜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州内林地资源丰富,耕地资源稀少,耕
摘要 黑麦是世界上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引入到毕节市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所引黑麦品种能够适应当地自然条件,表现出耐贫瘠、抗性强和抑制杂草等特点,但作为粮食作物其产量低、生育期过长,不宜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黑麦;引种试验;贵州毕节  中图分类号 S512.5.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037-02  Research Report of Rye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