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视角下农村电商不平衡发展与再平衡研究r——以东北三省为例

来源 :商业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nary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构建评价东北三省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定量评估了东北三省农村电商空间平衡发展指数,并检验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东北三省农村电商发展并不平衡,且黑龙江省与吉林省的空间不平衡问题有加剧倾向.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人口净流出、农村劳动力比重下降以及城乡差距是加剧东北地区农村电商不平衡发展的主要诱因,而普惠金融则有利于优化农村电商的空间布局.因此,需要进一步延伸东北地区农村产业链条,通过就近城镇化合理引导人口流动,为农村电商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对北京消费需求具有正向的影响;人口规模则分阶段影响.据此提出大力发展中高端商品和服务;建立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优化城市消费软硬环境,提升消费体验;高水平扩大开放,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等建议.
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为构建一体化的城乡消费市场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在构建定量评价各地区城乡消费市场一体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农村电商下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电商的下沉有利于推动城乡消费市场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农村电商的下沉,有利于实现城乡消费市场在人均消费规模、消费倾向以及产品消费价格上的趋同,进而推动城乡消费市场一体化发展.为此,本文提出需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商下沉,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夯实城乡消费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基础的政策建议.
我国物流业目前已进入增速放缓的新常态,然而由于运输效率低、成本高,因此运费居高不下,而共享经济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则为物流企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在此背景下,物流业提出了“智慧+共享”的协同发展策略,旨在促进物流企业的智慧化、共享化发展,从而有效规避其独立发展的劣势.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评价我国物流企业“智慧+共享”协同发展现状,旨在为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企业“智慧+共享”协同发展处于抗拒期,即智慧物流与共享物流协同程度较低,两个子系统在多方面出现不协调、不一
随着物流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城市群为代表的区域单位不断推进物流产业集聚,助推物流效率提升.本文基于2011-2019年10个国家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借助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度对物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度对物流效率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度每提升1%,对应物流效率将提高0.2813%;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物流资源配置水平将会加强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度对物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物流行业技术资源投入与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度存在联动关系,且此联动关系对物
本文利用2009-2020年我国31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基于熵权法对技术创新与物流业水平的综合值进行测算,通过构建一般线性面板数据模型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从静态与动态的角度分析技术创新驱动物流业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2009-2020年我国技术创新与物流业高质量水平整体上都在不断提升,两者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关系;静态层面来看,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物流业发展;动态层面来看,技术创新对物流业的积极作用表现出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并存,同时呈现出边际收益递增的特征,长期积极作用相对更大.另外,经济水平、人口
随着我国公司债市场管制进一步放松,我国公司债市场近几年成长迅猛.公司债市场对企业减少融资成本,改善资本结构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沪深上市公司2008至2019年发行的公司债为样本,从客户与环境的角度研究公司债信用利差问题.研究发现,客户集中度能够显著提高公司债信用利差,即客户集中度与公司债信用利差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不确定性高时,客户集中度反而与公司债信用利差呈负相关关系.
如何发挥跨境电商对商贸流通业的推动作用,实现内需活力的激发,是我国当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共同发展的新发展格局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域数据,就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典型三大细分行业的影响效应及其差异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发展对商贸流通业细分行业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跨境电商进口对我国批发零售业会产生进口替代效应,继而不利于我国批发零售业发展,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则能够产生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对住宿餐饮业的影响效应不显
本文从跨境电商互联网信息化水平、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跨境电商政策四个维度构建了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采用2013-2020年的省域面板数据,就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信息化水平、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跨境电商政策都是影响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但跨境电商互联网信息化水平、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跨境电商政策对我国进口跨境电商和出口跨境电商的影响效应却存在显著异质性.相比较而言,跨境电商互联网信息化水平、
通过流通业发展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的客观要求.准确把握流通业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因果关系,有助于充分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力,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发展.本文在研究流通业发展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机理分析基础之上,选取我国2015-2019年27个省级行政区数据,使用系统G M M估计方法检验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业三大细分领域的体量扩大均显著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同时城镇化率的提高与农村地区网络建设,均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正向作用.
本文研究了我国贸易自由化对物流业能源经济效率的影响,重点考察了总体影响效应及分段式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在一定程度提升了物流业的能源经济效率,但是贸易自由化与物流业能源经济效率之间遵循“倒U型”关系,过度的贸易自由化反而不利于物流业能源经济效率提升.通过门槛效应进行分段式影响检验,发现在不同门槛区间表现出来的作用存在较大差别,当贸易自由化超过第二门槛值时则容易引发对物流业能源经济效率提升的抑制效应,最优的影响状态是贸易自由化水平介于第一门槛值和第二门槛值之间.无论是“倒U型”效应还是门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