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工程学案例式教学实践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re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其他文献
由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物理教学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下面就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谈几点认识.    一、创设情境,问题引路    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营造和谐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这方面我做了如下尝试:(1)依标扣本,定位教学目标.(2)确定准备借助哪些问题情境.(3)考虑学生现有认识基础,澄清与问题情境有关的事实与前提.(4)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
摘要 为了明确无为市冬小麦田的杂草发生危害情况,指导农民科学防除,研究人员对该地区冬小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无为市冬小麦田主要危害性杂草有菵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早熟禾、繁缕、阿拉伯婆婆纳、猪殃殃、野老鹳草等。其中,菵草、猪殃殃、繁缕为本地的优势杂草。最后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科学防治杂草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冬小麦田;杂草;防治对策;安徽无为  中图分类号 S451.2 文献
摘要 为探究沋河城区段水质指标空间变化,对渭南市沋河水库至沋河公园河段进行采样,测定样品的离子指标和总可溶解固体(TDS)、pH值、溶解氧、电导率,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离子空间差异度较大,其中K 、NH4 、Na 、Cl-之间成显著正相关;在沋河各段中,由河流上游至下游,NH4、Cl-呈先增后降的趋势,SO42-呈增加趋势,NO3-呈下降趋势。沋河城区
摘要 本文分析了高州市园林病虫害发生加重的原因,并详细提出了园林病虫害防控对策,包括农业技术措施、加强普查监测、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园林病虫害;加重原因;防控对策;广东高州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4-0103-01  高州市园林绿地发生的病
摘要 为了寻求韭菜的合理播种量与最佳施肥量,以廊韭9号为试材,开展了播种量与施肥量的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对头茬韭菜的产量影响明显、对二茬韭菜的产量影响不明显,综合考虑得出韭菜适宜播种量为35.56~44.89 kg/hm2;施肥量对头茬韭菜的产量影响不明显、对二茬韭菜的产量影响明显,但是本试验中韭菜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最大施肥量仍未达到韭菜所需的最高肥量要求,韭菜最佳施肥量有待进
摘要 总结2016年嘉善县花卉产业产销形势,针对鲜切花面积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列入农业保险、加强信息服务等对策,以供浙江地区花卉产业参考。  关键词 花卉产业;产销形势;原因分析;对策;浙江嘉善;2016年  中图分类号 F323.7 文献标识码 A  花卉产业作为嘉善四大特色产业之一,在政府扶持政策的引导和嘉善花卉产业从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成为嘉善高效生态
摘要 微纳米气泡的独特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理活性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关注,并在纳米气泡形成的机制、气泡测定方法、分布特征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微纳米气泡技术应用于环保领域具有广泛的研究基础和前景,在污水处理领域、河道治理领域、土壤及地下水修复领域、气浮领域、废气治理领域等方面均有涉及。本文综述了微纳米气泡技术在以上各领域方面的研究基础及前景。  关键词 微纳米气泡技术;污水处理;河道治理;环
摘要 本文探讨了导师制在能力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应用。建立“企业导师 校内导师”双导师制,并融入到能力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旨在让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不断积累自己的技术技能,提升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就业优势,提升了学生的竞争力。  关键词 导师制;能力递进;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摘要 外源茉莉酸对植物有一定的促进、抑制和诱导作用。为了调节雾培马铃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比例,本研究主要利用不同浓度茉莉酸(2.5万~20.0万倍),通过兑入营养液雾化形式给予马铃薯植株。结果表明,茉莉酸稀释20.0万倍后对雾培马铃薯株高和茎粗的抑制作用最强,茉莉酸稀释10.0万倍对雾培马铃薯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提高最明显。  关键词 茉莉酸;雾培马铃薯;植株生长  中图分类号 S532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科学探究时相似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探究题是近年各地中考物理的热点问题之一.现就2008年中考中出现的力学实验探究题归纳如下.  1. 实验数据、实验结论分析与评估探究题  例1(福州)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1的甲、乙、丙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