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背景下的多幕裂陷作用及其迁移机制:以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为例

来源 :地学前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a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海的形成演化受控于印一澳、欧亚以及太平洋板块的相互运动,为研究汇聚背景下板块碰撞及其远程效应提供重要窗口。为了揭示该汇聚背景下的多幕裂陷过程,本文选取地质信息丰富的整个珠江口盆地为典型区,利用三条高精度地震剖面,对盆地各地质单元进行断层活动速率和构造沉降速率的定量计算及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盆地裂陷期东部、中部和西部主要控凹断层的平均活动速率分别为96 m/Ma、223m/Ma和124m/Ma,且其平均沉降速率依次为8.5 m/Ma、34 m/Ma和12.7 m/Ma,盆地整体呈现中部裂陷作用最强,其后向西部和东部逐渐减弱的特征。本文认为这与先存断裂以及初始地壳厚度有关:盆地东部和中部存在NE向先存断裂,并且东部先存断裂更加活跃,因此在新生代拉伸应力下东部更易表现为裂陷作用最强的区域,其次为中部和西部:而受前新生代时期俯冲作用的影响,岩浆的底垫作用引起盆地东部地壳增厚,东部裂陷作用强度急剧降低,造成裂陷作用强度的东西差异。此外,盆地南段凹陷裂陷期的断层活动和沉降速率发生激增,裂陷作用存在向南迁移的现象。本文推测在深度相关的伸展模式的影响下,南段凹陷地壳温度升高,强度减弱,因而在伸展应力下发生快速的拉伸减薄,导致裂陷中心向南迁移及岩浆物质上涌。同时,侵入的岩浆物质导致高角度正断层转换成低角度正断层,进一步促进裂陷中心向南迁移。
其他文献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能够拓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通道,丰富高职英语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跨文化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课程思政视阈下的高职英语教学,需要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合理构建课程内容体系;运用多元教学方式,提高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深度;改革考核评价形式,加大优秀传统文化考核比重;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开设课程思政第二课堂,促使高职英语教学
报纸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腹外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山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治疗的20例腹外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均衡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出院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均优于对照
在压铸生产过程中,压铸工艺的改进和优化对提高压铸件质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在压铸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其各方面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关注。压力铸造的特点是高速高压。在压铸过程中,金属液内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气体,因此压铸件不适合通过热处理来提升力学性能。真空压铸方法可以减少压铸件内气孔,提升压铸件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真空压铸是当前高质量铝压铸件的必要生产条件。
电流变液(Electrorheological fluids,简称ER流体)是由高介电常数的固体微细颗粒分散于低介电常数的绝缘油中形成的悬浮液,其力学性能(粘度、剪切强度等)可以通过外加电场连续调控。泊肃叶流动(Poiseuille Flow)是电流变器件的一种重要工作方式,对电流变阻尼器、离合器、液压阀等电流变器件的设计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首先对电流变液的研究历史及现状从机理、材料、
介绍了长安汽车某系列直列式四缸发动机缸体的产品特性、铸造工艺特点和浇注系统。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水泵孔气孔缺陷进行分析,实施了使用真空系统改善气孔缺陷的措施,总结了一些真空压铸解决产品内部气孔的经验。
河流阶地是地表最常见的地貌之一,常被用作研究新构造、气候事件的材料之一。青藏高原东南缘山高坡陡,有多条强烈活动的大型断裂,是强震多发区,区内的河流往往流经高山峡谷。因此,河谷堆积物除正常河流相堆积外,还有多种其他成因。文章以金沙江中游地区河谷堆积物为研究对象,根据沉积特征和测年结果,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发现有以下的非正常河流相堆积:1)由于河道宽窄相邻,可形成短期雍水湖,从而产生的沉积;2)高山峡
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模拟实验,引领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演示、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状况,更好地把某些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成因揭示清楚,并且获得结论和验证,从而使抽象内容具体化、难点内容通俗化、复杂内容简单化。文章以"模拟土壤盐碱化的形成过程及治理"实验为例,